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减轻各种自然灾害、预防和支持抗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的税收措施力度,在各个税种的税收优惠措施中都有体现.然而,在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对于扶持和鼓励防灾减灾以及灾后重建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零散、不明确、不完整、不成体系,而且在防灾、抗灾、减灾方面的总体支持力度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2.
正中央财政历来重视支持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实施防灾减灾规划,在支持灾害预防监测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极支持灾害预防监测工作一是支持防灾减灾科研与科普宣传。2006-2013  相似文献   

3.
<正>为西部欠发达多灾易灾县配备民政救灾应急专用车辆,在灾害多发市、县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统筹各方资金用于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与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紧密集合,加大对贫困地区救灾政策、灾后民房恢复重建、救灾资金以及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08,(10):40-40
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下发通知,决定对受到地震灾害影响的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重灾省市实施恢复金融服务的特殊政策。与此同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9日也发布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要求各级财政税务机关将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中可以适用于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1,(7):4-7
中国灾史绵长,灾种繁多,灾域广袤。中国有着先进的防灾减灾理念,历史上代代都有治灾贤能出现。也留下了不朽的防灾减灾工程。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国民的防灾教育仍旧很滞后。尤其近年来,灾患频发,虽然国家的救灾力度一再加大,应对巨灾的措施也不断加强,但对国民防灾减灾的素质教育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端时论     
<正> 支持晚稻及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8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晚稻及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了支持晚稻及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一是继续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保证补助资金迅速到位、技术服务落实到田。二是搞好抗灾减灾。及时发布农业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加强抗灾调度,抓好灾后生产恢复。制定防灾预案,落实防范措施,降低灾害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正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密切协同湖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履行防灾减灾救灾职能。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查灾核灾和倒房恢复重建验收、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建设和物资保障等方面,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防灾减灾抗灾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防灾减灾抗灾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非常重视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对此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亲自指导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任务,保障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防灾减灾抗灾的重要性、举措等方面对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灾情是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强调指出,要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入汛以来,湖北省连续遭受多轮强降雨袭击,房屋倒损严重,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艰巨。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唐山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做好我省因灾倒损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切实帮助受灾农户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13,(11):26-27
志愿服务是减灾救灾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灾减灾宣传、受灾群众救助、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覃子建 《中国减灾》1992,2(2):41-41,37
针对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旱涝、风雹、病虫等多种自然灾害,贵州省在农业减灾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努力普及农业适用技术,尤其是防灾抗灾农业适用技术。灾前采取预防性措施是关键。最近几年来,贵州防灾抗灾农业适用技术不仅有推广,而且推广的覆盖面逐年扩大,为灾年夺丰收创造了良好条件。1987年与1990年相比,贵州半旱式栽培由5.86万亩扩大到60万  相似文献   

13.
新年展望     
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国成功应对了许多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日渐成熟,这离不开新一届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和专家们在灾害损失评估、次生灾害防范、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委员和专家们不仅推动了防灾减灾救灾领域重大政策的出台,还围绕防灾减灾热点问题,通过举办高层论坛、开展专题调研和召开咨询会议等多种方式,成功发挥了专家咨询、决策支持、科技支撑、桥梁纽带的作用.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本刊特邀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的部分委员、专家围绕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并对未来提出殷切的期望.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中国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巨大损失。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灾后恢复重建、推进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实施以及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9月,北京秋高气爽,硕果满枝。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派出几组专家,分赴西南、西北、东南等地,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灾害风险特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实地调研。 记者应邀与5位专家一同赶赴福建,就当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巨灾应对等方面进行专题调研采访。  相似文献   

16.
重建新村要注重科学选址灾后重建新村,科学选址至关重要。从闽北近几年灾后重建的实践看,要做到科学选址应把握以下四点:一要“立意”高。如同写文章一样,重建新村也有一个“立意”问题,我市分管民政的新老两位副专员廖荣元、陈国 都多次强调,重建新村在防灾抗灾上...  相似文献   

17.
聚焦     
正贵州:召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题会8月24日,贵州省召开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大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要求  相似文献   

18.
赵飞 《中国减灾》2011,(10):32-34
社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减灾的基本单元。在危机管理领域,社区是指在同一范围内居住和生活,具有共同的灾害风险和减灾目标,由一定人口和家庭组成的区域。它直接面对和抗击灾害,在防灾救灾、灾后重建方面均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作为"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于5月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办,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气象局和四川省减灾中心协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防灾减灾工作实践中,宝鸡市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深切地感悟到:只有调动和运用各种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坚持不懈地向公众普及推广和传授综合减灾与公共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切实做到灾前有效预防、灾发沉着应对、灾中正确施救、灾后科学恢复,把灾害造成的影响减轻到最低程度。宝鸡市综合减灾与公共安全科教培训中心建设项目,于2006年酝酿策划,2007年首次批准立项,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列入了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