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 导思想。研究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 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 一、立足长远的"台阶式"经济发展观 邓小平对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台阶式"发展 的方针,他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 阶。"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 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 "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 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 能够办得到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实现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经济的思想,他明确提出:“从我们自己这些年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能够办得到的。”“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台阶式”发展经济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从客观经济规律出发,对建国以来我  相似文献   

3.
<正> 问题之一,“加快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同坚持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是否相抵触? 坚持稳定、协调发展经济的方针,是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得出的重要经验教训,其含义是国民经济要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重大比例关系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当前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则是指在客观条件具备、时机有利的形势下,通过主观努力能够实现的经济高速度发展,也可称之为“跳跃式发展”或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强调指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真抓实干,讲求效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文选》第123页。以下简称《文选》1980年1月,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  相似文献   

5.
大连,作为中国北方最具开放色彩的城市,其发展目标已定位于建设社会主义“北方香港”。这样,分析、借鉴香港经济发展的经验,对尽快实现我们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香港以很高的速度走在世界新兴工业经济地区的前列,保持波浪式高速增长达40年之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获得“东方之珠”的美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经济奇迹?第一点启示:抓住机遇,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香港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步登天,也不是一马平川。它在战后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跳跃了三道险滩。每道险滩都曾使香港出现剧烈的经济波动,仿佛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但渡过险滩后又柳暗花明,经济发展水平比前一阶段更高。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香港抓住了各种有利时机,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很少有词语像“幸福”那样叩击我们的灵魂、打动我们的心扉,让我们为之苦苦求索、为之感慨万分。时代在飞速前进、财富在大量涌现,我们在“获得”越来越多的东西,可又常常发现“失去”很多。幸福在哪里?这一恒久的生命问题再次成为时代的话题,“幸福指数”概念的传播就是一个标志。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敏感的神经,激起了我们心中的波澜,而成为时代的追问。追问幸福指向了对经济发展的反思。“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而追求经济增长、改善物质生活则成为普遍的价值诉求。经济发展使人免除物质的匮乏,这是获得幸福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学习邓小平思想指导闻喜经济发展王水成怎样才能尽快赶上发达县区的发展速度,使闻喜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的台阶,一直是我们县委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论述,使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第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理...  相似文献   

8.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思想。他指出:“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改革开放18年来江苏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在理  相似文献   

9.
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四次谈到扶贫工作,并明确指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水平前进。”“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江总书记的报告闪烁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有许多理论创新: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解放生产力,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坚持生产力标准,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生产力为核心的“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党的工作得失、政策对错的标准,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的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1.
玉林,一个响亮的名字。 “玉贵走廊”,曾带给了我们多少梦想和憧憬。 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浪潮,把玉林市推向了泛珠三角 经济圈的“前沿”。2002年以来,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合 作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东 部沿海产业转移力度的加大,位于东西结合部的玉林迎 来了一个个发展的新春天。 今天,当你沿着一路春色的“玉贵走廊”走进今日的 玉林,你所见到的、听到的,都会不可抗拒的赋予你一种 强烈的感受:“玉贵走廊”在崛起! 既不临江又不沿边沿海的农业大市何以在几年内实 现经济发展的二次腾飞?我们都在寻找着答案。 玉林市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中的一个个亮点告诉我 们:玉林的决策者在重新审视、寻找自身的优势——劳动 力资源、旅游资源、农产品资源等不断被发现,但最直接、 最快捷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莫过于利用区位优势大力招 商引资,积极接纳东部产业转移,做强做大工业文章。 确实,没有工业的规模化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跳 跃式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英明的决策,玉林的决策者正确的 思路,使玉林的经济发展活力无限,势头锐不可挡。  相似文献   

12.
目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 ,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跨世纪难题。因此 ,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 ,如何进一步科学定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 ,已成为充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所在。从建国前 30年的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 2 0年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 ,我国区域经济总体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 ,我们有必要站在均衡和非均衡两级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 ,以确立超均衡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原则 ,结合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文化背景 ,确立“金三角复合型经济与文化综合开发模式”。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乡镇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遇到了问题,出现了困难,一部分乡镇企业管理不善,经营粗放,货不对路,效益下滑。这虽然只是局部性的问题,也是前进中的问题,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努力解决好这些问题和困难,促进乡镇企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求得更新的大发展。一、新情况给乡镇企业提出了新课题乡镇企业近20年的大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总的背景是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乡镇企业得改…  相似文献   

14.
从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看,今年宏观经济环境良好,我国经济将进一步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新的市场机会已经到来。笔者认为,我国经济这次新的发展至少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经济发展速度不是“压”而是“保”。朱鎔基总理前不久明确指出,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必须确保达到8%。我们也许还记得,多少年来,我国经济面对的问题都不是“保”速度,而是“压”速度。现在大家关心的  相似文献   

15.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已经14年了。这十四年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大放光彩的十四年。在14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抚今追昔,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大地在屈指可数的短暂岁月中之所以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在14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我们坚持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而邓小平同志对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制定和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均做出了  相似文献   

16.
一回顾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应该肯定地说,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推进是成功的,因为市场取向改革展开的十余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也还可以肯定地说,90年代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将以市场取向改革的推进来全面展开。然而,也应该看到,我们在推进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计划体制本身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了。这种“相对滞后”表现在我国自1978年以来在市场取向改革道路上迈出的每一个重大步骤上: 其一,我们在坚持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了城市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这充分表明我国经济结构现阶段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急需在“十五”计划实施中重点去解决。加强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系到国家强盛的大事,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要早认识,早调整,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我国进入新世纪实施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不是暂时性,局部性的调整,而是战略性、长期性、宏观性的调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都会带动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我们在实施“十五”计划过程中必须按照这一规律办事。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必须与以下几条原则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以沪、宁、汉、渝为主的140多个大中小城市迅速崛起,它们打破区域隔绝和条块分割的旧格局,开展横向联合,组成了一条绚丽多姿的长江经济带。这条经济带与东南沿海接轨,使“T”字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变成现实,并且极大地推动了沿边和腹地经济的跳跃发展。长江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令人瞩目。当前,“浦东开发”、“沿江开放”、“外轮进江”更把长江经济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长江航运既是长江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邓小平同志首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及这个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最引人注目的伟大事件。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概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成就时,用了三个“上了一个大台阶”,即“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这种历史性的变化,谁都知道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运用乃至不断发展这一理论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本身也为我们的理论事业注入了极大活力,开拓了崭新局面;也可以说是使我们的理论工作走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如果说,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需要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继续跃上新的台阶,那么,理论工作,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社会科学各学  相似文献   

20.
“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在我国城乡悄悄地产生和发展,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形态。被人冠之以“苏南模式”的、素以集体经济发达而著名的无锡地区,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