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随后,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被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新四军军部机关在后勤方面设供给部、卫生部和军工部。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的反贪污浪费,正应了陈毅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引用的孟子的一句话:"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现在的弱点就是浪费公粮和乱用钱"重建军部后的新四军,既要抵御十几万日伪军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四军新军部成立的日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第573页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73页都认为是1941年1月28日,其主要根据是陈毅为纪念中共成立20周年而发表的《论建军工作》一文(刊登于1941年7月10日华中局出版的《真理》创刊号上),该文说;“自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当机立断,于一月十八日任命新四军军政首长后,新的军部于一月二十八日宣告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7册第89页)笔者认为,该文是不足为据的。陈  相似文献   

3.
1939年3月,何士德到新四军军部工作,负责组建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并担任队长。何士德到军部时,正赶上参加欢迎周恩来副主席的晚会,他唱了一支《歌八百壮士》,陈毅也即兴唱了《马赛曲》。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陈毅感慨地对周副主席说:"我们新四军应当有支军歌!"周恩来说:"好呀!你是诗人,你就写个歌词吧!"陈毅慨然应允,并商定由何士德谱曲。1939年7月1日,军部文化队请军部首长听唱、审定军歌。大约中午时分,项英副军  相似文献   

4.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37岁的陈毅被任命为第一支队支队长。1939年,新四军第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江南指挥部。陈毅为指挥,粟裕为副指挥。下辖第二团、第四团、新三团、新六团、“江抗”、丹阳挺进纵队及句容、镇江、丹南、丹北、丹金武、溧阳、溧高、郎广、宣当芜、江当溧、江溧句的地方武装,约25000多人,地跨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 江南指挥部成立大会一结束,陈毅指挥了贺甲村伏击战。前几天,段焕竞率领的新六团在余巷打死70名日本鬼子。丹阳的日军大队长武村率领300名鬼子,开到余巷搜寻新四军扑了空,又从九  相似文献   

5.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3个月前,陈毅为平型关大捷所赋七绝一首正是这一时期抗日情形的写照:  相似文献   

6.
正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黄花塘村,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除主体纪念馆外,还有军部礼堂旧址和陈毅、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曾山旧居等。在建筑风格上,除主体纪念馆为造型别致的现代建筑外,其余均为当年民居式样的院落和茅草房。1943年1月,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移驻盱眙黄花塘,直到抗战胜利,历时两年零八个月。这是新  相似文献   

7.
1941年1月20日,“皖南事变”发生后半个月,中央军委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1942年1月,刘少奇回延安参加“七大”。在刘少奇的建议下,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这样,陈毅和饶漱石就正式开始搭班子。为了打击排挤陈毅,饶漱石利用当时党内整风正在深入的  相似文献   

8.
1943年夏秋间,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为排挤陈毅而一手策划了"黄花塘事件".11月下旬,陈毅怀着近乎伤感的情绪离开军部,奉党中央之命赴延安.临行之际陈毅赋《留别华中诸同志》五言组诗,一抒胸臆.其中几首曰:  相似文献   

9.
徐南 《党史纵览》2001,(5):33-34
在皖南事变血与火的洗礼中光荣诞生 1941年1月上中旬,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大部牺牲、被俘或失散,仅2000余人突出重围。 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在而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随后将华中各地新四军部队9万余人改编成七个师,继续在华中敌后广大战场坚持抗日斗争。3月17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同意刘少奇关于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建议,并以中央军委名义于当日发布命令,命令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陈毅、刘少奇接令后立即宣布就职,并发布《就职通令》。刘少奇同陈毅没日没夜地商量、处理急办的事。刘少奇认为,当务之急首先是备战。这时,蒋介石乘皖南事变之势,调集了第31集团军汤恩伯等部ZO万大军向豫皖苏边区进攻,企图消灭我彭雪枫部和皖东部队;李先念部正遭受桂军的“清剿”;在苏北,韩德勤部正策应汤恩伯等…  相似文献   

11.
1941年1月1日深夜,刘少奇正准备上床就寝,机要员送来新四军军部急电。电文说:“我们决定全部移苏南。”此电是发给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并告诉刘少奇、陈毅的。刘少奇看了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项英终于同意率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转移了。担心的是,现在向苏南转移能安全吗?长期以来,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驻在皖南任县、繁昌一带纵横不到100公里的狭窄地域,北临长江,和日伪沦陷区,东、南、西三面被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监视着。中共中央鉴于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的险恶处境,三令五申要其北移。项英由于受王明右倾错误的影响,对中…  相似文献   

12.
1943年深秋,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淮南盯眙县黄花塘,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整风学习运动,已转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按照华中局代书记和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的安排,10月26日下午,由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华中局常委会上作自我批评.陈毅以严格要求自己的态度,坦率、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式的检查.他严于律己,不谈功绩,只着重检查自己20年革命生涯中曾经犯过的错误和教训,主动承担责任.当晚,饶漱石以华中局、军部主要领导成员的名义,致电中共中央,罗列“陈毅十大错误”,要求中央派人来主持军事工作.陈毅亦致电中央,简单陈述黄花塘事件的经过,他情操高尚,顾全大局,维护团结,提出去延安学习.毛泽东认为陈、饶矛盾较深,一时难解,11月8日复电,“希望陈毅来延安参加七大.”2 1942年12月,一支由新四军数十名旅团级干部组成的教导队,从黄花塘出发,赴延安参加  相似文献   

13.
陈毅为他改名 提起刘飞将军在阳澄湖畔“沙家浜”的故事,还得从陈毅为他更名说起。 抗日战争爆发,刘飞和一批干部从延安“抗大”毕业分配到新四军工作,他先到皖南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担任组织科长。不久,三支队六团开进苏南敌后,刘飞被任命为六团政治处主任。 1939年2月,周恩来到皖南向新四军传达六中全会精神,要求新四军放手组织民众抗日,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敌后,并要新四军执行“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陈毅从军部回到苏南茅  相似文献   

14.
2001年8月26日,是陈毅元帅诞辰100周年的日子。江苏省盐城市重建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时,收到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赠品———超写实人物雕塑《陈毅托子》。说起这组由5个人物构成的超写实雕塑来,还有着一段军民鱼水相依,血肉情深的感人故事。1941年1月7日,国民党反动派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月17日,又发布了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和进攻新四军北部部队的命令,声称要将叶挺军长交军事法庭审判。至此,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了顶点,中华民族抗战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在这…  相似文献   

15.
一 赖少其,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大师、新兴版画运动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赖少其参与“新版画运动”,在广州成立“现代版画研究会”和出版《现代版画》刊物,被鲁迅誉为“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1939年10月,赖少其风尘仆仆来到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他的到来受到很高的礼遇——新四军军部专门组织了官兵列队隆重欢迎。  相似文献   

16.
1943年11月25日清晨,寒风凛冽,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突然离开军部黄花塘。冷冷清清地奔赴延安,临行时连送行的人都没有1943年11月下旬,初冬的寒风呼啸着掠过淮南大地。昔日波光潋滟的洪泽湖变得明暗了。浩淼的湖水轰鸣着腾起阵阵波浪扑向远方,似乎急切地想申诉些什么。25日清晨,广袤的原野笼罩在一派沉闷的浓雾里。寂静之中,从安徽省盱眙县(1955年划归江苏省)黄花塘新四军军部驻地走出一行五人。为首的,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这位往日里神采飞扬、行走如风的抗日名将,此时却显得步态迟缓,脸上更是双眉紧皱,神色怅然…  相似文献   

17.
冯晓蔚 《世纪桥》2005,(11):50-54
刘少奇说:“中央调我回延安,我走 了没有问题,在饶漱石同志,陈军长领 导下,许多同志一定能团结一致,努力 工作。”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 布命令: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 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刘少奇为政  相似文献   

18.
刘勉钰 《党史文苑》2012,(13):36-37
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谈判协议,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由北伐名将叶挺任军长,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最高领导人项英任副军长。但新四军成立不到一个月,国民党江西瑞金当局就挑起了一起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事端,史称"瑞金事件"。由于谭震林沉着应对,没有让事态扩大,经过多方努力,事端终于得到解决。1938年1月9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正式挂牌办公,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委新四  相似文献   

19.
率领军部移驻南昌 新四军筹备处1937年10月底在武汉成立.项英12月23日从延安抵达武汉,在新四军筹备处一共12天,除和5个红军游击队的负责人或代表商谈改编、集中事宜外,还多次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会议,给中共中央书记处、毛泽东、张闻天、中共中央三次发电报请示汇报新四军编制与干部配备问题,催调来新四军的干部.纷繁的军务、党务,使项英废寝忘食,忙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20.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南昌市象山南路三眼井友竹路7号,原为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建于1915年,内有两栋两层楼的楼房和一栋平房,属中西合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整个旧址占地面积为2350.3平方米。南昌新四军军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主力部队之——新四军的诞生地。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驻扎在此并正式对外办公。军部在南昌期间,成功组建了新四军并指挥开赴华中敌后抗战,使南方八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汇聚成一支英勇的新四军部队,成为活跃在大江南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力军。旧址还是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所在地。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分会、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同时在南昌成立。同年4月4日,军部离开南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从东书院街的危家大屋移驻于此,直到1939年3月南昌沦陷前夕才撤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