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毅在苏北     
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了新四军番号,并欲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毛泽东在延安代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下达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主任。这  相似文献   

2.
徐南 《党史纵览》2001,(5):33-34
在皖南事变血与火的洗礼中光荣诞生 1941年1月上中旬,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大部牺牲、被俘或失散,仅2000余人突出重围。 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在而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随后将华中各地新四军部队9万余人改编成七个师,继续在华中敌后广大战场坚持抗日斗争。3月17  相似文献   

3.
1941年1月20日,“皖南事变”发生后半个月,中央军委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1942年1月,刘少奇回延安参加“七大”。在刘少奇的建议下,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这样,陈毅和饶漱石就正式开始搭班子。为了打击排挤陈毅,饶漱石利用当时党内整风正在深入的  相似文献   

4.
1939年3月,何士德到新四军军部工作,负责组建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并担任队长。何士德到军部时,正赶上参加欢迎周恩来副主席的晚会,他唱了一支《歌八百壮士》,陈毅也即兴唱了《马赛曲》。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陈毅感慨地对周副主席说:"我们新四军应当有支军歌!"周恩来说:"好呀!你是诗人,你就写个歌词吧!"陈毅慨然应允,并商定由何士德谱曲。1939年7月1日,军部文化队请军部首长听唱、审定军歌。大约中午时分,项英副军  相似文献   

5.
柳守忠 《湘潮》2004,(4):11-13
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了新四军番号,并欲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毛泽东在延安代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下达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  相似文献   

6.
经过皖南事变腥风血雨的洗礼,新四军在苏北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从此,新四军重整雄风,奋战在大江南北。 陈毅在戎马倥偬中不仅团结了大批从上海等地来到根据地的文化人,而且同新安旅行团的小同志们结成了革命的“忘年交”,在苏北、在华东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7.
冯晓蔚 《世纪桥》2005,(11):50-54
刘少奇说:“中央调我回延安,我走 了没有问题,在饶漱石同志,陈军长领 导下,许多同志一定能团结一致,努力 工作。”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 布命令: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 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刘少奇为政  相似文献   

8.
王志刚 《湘潮》2011,(3):6-9
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着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主动权,不但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而且迅速重建新四军军部,使部队由原来的6个支队扩编为7个正规师。蒋介石妄图通过围歼皖南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部队来达到消灭新四军的阴谋也彻底破产。在这一过程中,刘少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第 1期刊登了写于1994年8月8日的拙文《新四军新军部何时成立》,现根据近来所见材料,对拙文作几点补充。 新四军新军部成立于1941年1月25日的根据,除拙文已提到《陈毅代军长就职演讲》、陈毅《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赖传珠《抗战四年来的新四军》三个外,还有三个:  相似文献   

10.
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迅速在江苏盐城重建军部,下辖7个师。粟裕被任命为第~师师长,后又兼任第一师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和政委、苏中区党委书记。苏中位于长江以北,京杭大运河以东,北起高邮至盐城东部斗龙港,东临黄海。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人口SOO多万。新四军军部自重建之日起,就继续高举抗日大旗,成了日、伪、硕的心腹之患,眼中之钉。因此,[J伪加紧了对新四军的“扫荡”,妄图乘新军部刚组建、正在整编部队之际,围歼新四军军部及主力,占领苏中、苏北。汪精卫群丑公开宣扬要“完成院变未竟之功”,日军…  相似文献   

11.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同意刘少奇关于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建议,并以中央军委名义于当日发布命令,命令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陈毅、刘少奇接令后立即宣布就职,并发布《就职通令》。刘少奇同陈毅没日没夜地商量、处理急办的事。刘少奇认为,当务之急首先是备战。这时,蒋介石乘皖南事变之势,调集了第31集团军汤恩伯等部ZO万大军向豫皖苏边区进攻,企图消灭我彭雪枫部和皖东部队;李先念部正遭受桂军的“清剿”;在苏北,韩德勤部正策应汤恩伯等…  相似文献   

12.
正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黄花塘村,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除主体纪念馆外,还有军部礼堂旧址和陈毅、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曾山旧居等。在建筑风格上,除主体纪念馆为造型别致的现代建筑外,其余均为当年民居式样的院落和茅草房。1943年1月,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移驻盱眙黄花塘,直到抗战胜利,历时两年零八个月。这是新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兵站建设主要包括兵站领导机构建设和兵站线路建设两个方面。新四军建立后,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兵站领导机构,军部成立了总兵站,其下建立了若干派出所,各支队也建立了兵站组织。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兵站隶属供给部领导。在兵站线路建设上,于华中各根据地之间建立了战略兵站线,在根据地内部建立了基地兵站线路,在根据地与敌占区之间建立了秘密兵站线。新四军的兵站建设为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运输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兵站建设主要包括兵站领导机构建设和兵站线路建设两个方面。新四军建立后,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兵站领导机构,军部成立了总兵站,其下建立了若干派出所,各支队也建立了兵站组织。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兵站隶属供给部领导。在兵站线路建设上,于华中各根据地之间建立了战略兵站线,在根据地内部建立了基地兵站线路,在根据地与敌占区之间建立了秘密兵站线。新四军的兵站建设为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运输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1943年夏秋间,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为排挤陈毅而一手策划了"黄花塘事件".11月下旬,陈毅怀着近乎伤感的情绪离开军部,奉党中央之命赴延安.临行之际陈毅赋《留别华中诸同志》五言组诗,一抒胸臆.其中几首曰:  相似文献   

16.
<正>1941年夏,日军纠集十几万人马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残酷的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盐城,妄图在一举击溃新四军主力的同时,顺手牵羊地把新四军军部的附属单位一网打尽。为了反"扫荡",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  相似文献   

17.
施昌旺 《党史纵览》2017,(12):15-20
<正>四、皖南事变、新四军重建军部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由安徽泾县云岭一带出发北移。当部队行至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袭击。新四军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阵地全部失守。除约2000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捕。军长叶挺下山谈判被国民党扣留,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被  相似文献   

18.
陈毅请客     
“陈毅请客,来人吃来物”,这是流传在江苏阜宁县的歇后语。 事情是这样的:1942年,皖南事变后重建的新四军军部驻在阜宁县城50里外的汪朱乡停翅港。指战员都住在老百姓家里,他们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农忙时还帮助群众干农活,深受老百姓的爱戴。群众说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老百姓的军队,当地群众也常常  相似文献   

19.
在我军的历史上,新四军之谜甚多,在其组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在编制从属问题上与国民党存在分歧;另一方面,由于项英的“左”倾关门主义,造成新四军内部有不团结的因素,其中项英与陈毅就有两次分歧。 第一次分岐: 陈毅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对军部实行先斩后奏”  相似文献   

20.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3个月前,陈毅为平型关大捷所赋七绝一首正是这一时期抗日情形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