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38年,一位青年只身从四川千里跋涉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91年,这位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离休老干部,在病危时对前来看望的同志说:“我记得19岁入党时的宣誓,我没有食言。”他,离休后还热心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成为全国先进个人,逝世后又留下遗嘱,成为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个自愿捐献遗体的干部。  相似文献   

2.
曾先后担任过中共鞍山市委书记、鞍山市政协主席等职的鲁森,于1990年离休。离休后,鲁森的革命精神不减,共产党员的本色不变,继续关注党的事业,并身体力行,积极为党工作。他担任了鞍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鞍山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千山诗社》社长,为鞍山市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鞍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创建与发展,是与鲁森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革命热情分不开的。他亲自参与了鞍山市“关心下一代协会”的创建,并先后担任了协会的副会长、会长等职。他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执著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  相似文献   

3.
正朱德元帅戎马一生,非常重视体育锻炼,他常说:"锻炼身体,不容易得病,才能为革命多做些工作。"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得享90岁高寿,重视体育当是最大因素。从"喜欢锻炼身体"到"模范二朱"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的《朱德传》记载:"他从小喜欢锻炼身体,爱爬山、游泳,还翻杠架,所以身体一直很健壮。"四川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朱德故居旁的双株柏树,就曾被他用来绑横木练  相似文献   

4.
大事多、新事多、好事多的1999年,迎来了“五四”运动80周年,倍感喜上加喜。在纪念这个光辉的青年节日的时候,我向全省各界青年朋友致以热烈的节日祝贺!说起来,我与青年是有缘分的。我参加革命工作伊始就做青年工作,那时正值战争的艰苦年代。1947年党派我从西柏坡奔赴东北解放区,我又在一个新天地里同青年们工作、学习、生活在一起。10多年后,我才调转做党务工作。事情就是那么巧合,1990年,在我快要离休的时候,党又安排我做关心下一代工作,再次回到青年中间。可以说,我是从青年中来,又回到青年中去。同青年朋…  相似文献   

5.
离休之后,本该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却把这段宝贵的时光,无悔无怨地献给了关心下一代事业,而且,不取分文报酬,一干就是9年。他就是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春孝。1989年12月,王春孝同志离休后婉言谢绝了老战友———辽...  相似文献   

6.
洪耀光离休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上海定居。按理说。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可是。从迎接新中国隆隆炮声中走进革命队伍的他.在青海高原默默奉献了几十年.却主动放弃安逸的生活。竟然打工挣钱。捐资助学.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用实际行动抒写了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对人民的深爱和对党不渝的忠诚.多次受到表彰.2004年被授予西宁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05年3月5日.上海市黄浦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2004年度黄浦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称号。  相似文献   

7.
1988年,栾文盛从辽源市委党校离休I。作为全市第一代理论工作者,他曾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出了许多中、占年理论骨干,并且著述颇丰,先后发表论文162篇,约100万字,他撰写的《理论工作者基本功训练讲话》一书,受到了省内外理论工作者的好评。离休之后,奕文盛并没有呆在家中享清福。他一方面受聘创办并主编《辽源党校学报》,一方面走上社会,到机关、工矿、农村、学校做形势报告,搞理论学习辅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辽源市政协委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经常深入全市的中小学搞调查研究,为学生们做…  相似文献   

8.
“我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变成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是安西县柳园镇派出所长张彦明同志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张彦明同志1985年参加公安工作,十几年来,他本着对公安事业的满腔热忱和对党、对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自1993年以来,他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多次被地县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在他的领导下,柳…  相似文献   

9.
刘福喜今年76岁,在职时一直从事房管工作。1987年,57岁的老刘走进了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的校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决心离休后做一名律师。回忆起学习的那段日子,他老伴儿的印象比他还要深刻:“那才叫没日没夜,屋里头全是法律书。喊他才出来吃饭,困了躺下就睡。连外孙子来了,他也就是亲热一下,然后就回房看书,闺女们都说他执著,我说他是‘魔症’。”  相似文献   

10.
“干革命工作不认真不行,不听从党的话不行。”这是一位已77岁高龄老人在执著追求党43年后道出的朴实话语。王金秀同志194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通化市政府、市工会、自来水公司工作。1956年,他就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人党申请书。由于种种原因未被批准,在“文革”中受到了错误对待,老伴受到牵连,抄家时被吓成精神病。然而,在他心目中始终未改的是,党的事业永远高于一切。为了大家舍小家,他曾30个春节没有和家人团聚。1983年他从自来水公司离休后,本可以享晚年之福,他却主动要求担任每月只有30多元钱的委主任工…  相似文献   

11.
王文杰离休不休二十年义务奉献刘玉军,刘琦那是1974年,金塔县邮电局局长王文杰因身患多种疾病被组织照顾提前离休。这个1940年参军、1945年入党的老党员,本该抱享清福了,可他在身体稍为好转一些之后,又重新踏进了他工作过的邮电局大门,义务承担起了每天...  相似文献   

12.
李国玉是1949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多年来一直从事公安工作。1993年离休。1994年当选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16年来。在厅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他带领离退休老同志们。围绕公安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任劳任怨,主动热情地开展党支部工作。为厅党委分忧。为离休老同志解难。发挥了重要作用。离休干部党支部在1999年和2004年两次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先进党支部的荣誉称号;2005年被省公安厅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05年他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徐汇区财政局离休干部石玉,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被人们誉为捐款“专业户”。2002年12月,石玉被授予“青岛市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称号。 现年83岁的石玉,原籍是山东省平度市崔召镇西丁家村人。1942年入党,1980年10月,他从上海离休后回到了家乡。回乡后,他始终关心着国事、民事、家乡事,并做出了一桩桩、一件件令人敬佩的事……石玉有个老战  相似文献   

14.
喻虹 《党史纵横》2005,(5):60-60
马天宝是营口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所属预制件厂的抗日离休干部。1985年离休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弘扬雷锋精神、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去,助人为乐,培育新人,无私奉献,被营口市授予“学雷锋标兵”。作为雷锋生前的战友,马天宝老人始终把雷锋精神牢记在心中。从部队转业到地方那天开始,二十多年来,他走到哪里,就把雷锋精神宣传到哪里。离休以后,更是积极主动、全身心地宣传雷锋精神,为周围群众义务服务,受到群众赞扬。为了更好地宣传雷锋,证明营口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之一,已过古稀之年的马天宝老人不顾战争时期留下的伤病身躯,每日…  相似文献   

15.
沈局 《党史纵横》2005,(9):59-59
今年78岁的温希武,1983年从法库县四家子地区卫生院离休,在离休的日子里,他坚持老有所为,老有所用,时刻把关心下一代、开展社会宣传和义务看病作为自己的光荣责任,为党的事业发挥着余热。20多年来,温希武先后17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离休干部和老有所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从2001年开始,每到学生放暑假,温希武都会把自己仅有的两间小房让出来,开辟为学生的活动室和家庭电影院。他经常利用这个时候,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教唱革命歌曲,讲法库地方历史,组织学生排演文艺节目等。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假…  相似文献   

16.
1985年6月,年已花甲的长春市朝阳区环卫运输管理处干部刘永芳离休了。当他拿到“离休荣誉证书”时,心情十分激动,也很不平静。他一方面感激党对老干部的关怀,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身体还算硬朗,还可以为人民做点事情。这位老共产党员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为革命事业奋斗了几十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东打听西打听,得知驻军某部家属区急需一名清洁工时,就自告奋勇地要求承担这份工作。老伴和子女劝他:“家里也不缺你这几个钱,你在家享享清福多好,管了一辈子环境卫生还没管够?”老刘说:“我不是为钱,我干不了别的大事,扫扫院子不也是为人民服务嘛!”  相似文献   

17.
读了《黄宗汉和他的浮生三梦》,使我感动,催我振奋。黄老的追梦和光彩人生,给我的深刻启示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要学习他老而弥坚、自强不息的精神。黄老在离休前就是一位对革命、对人民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他不求虚名,只做实事,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先进、老模范,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共产党员。像他这样功成名就的人,离休后理应逸然自得,安享晚年,但他却没有丝毫的懈怠,反而“老而弥坚”,做出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业,他的光彩业绩,有许多不是在离休前做出的,而是在离休后仍自强不息,孜孜追求,进而登上人生高峰的。  相似文献   

18.
王德明是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为党为人民工作40年。1986年离休后,他没有按常规颐养天年。他反复思考的是怎样完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炳南叔父的遗愿。王炳南是建党初期参加革命的,曾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和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等职务。他在遗嘱中将积蓄两万元交给原籍陕西省乾县好畤村办教育。当时他的堂弟们都远在国外,执行遗嘱的重任就落到王德明的肩上。王德明回到家乡,在征求乡亲们的意见时,乡亲们提出:“咱们村这么大,应该建立一所学校,像城市的娃娃一  相似文献   

19.
我是1957年被分配到原对外文委工作,后归人文化部,1997年从文化部外联局退休,正好40年。其间先后两次曾在驻苏联使馆工作。可以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做中苏文化交流工作,特别是电影方面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李润五的行为准则孙奇“共产党员就是应该按党章规定办事,任何人都不能含糊”,这是润五同志生前经常爱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一举一动也是这么做的,党章规定始终是他的行为准则。作为秘书,我在润五同志身边工作几年,这样的感触是很深刻的。以党的事业为重,党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