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当前,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工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人点.也是工会组织服务职工和服务大局的重要结合点.体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要求。工会组织必须准确把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中工会的角色定位,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和谐发展,互利双赢”的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原则之一。从历史的沿革、现实的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看,实现互利双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既有迫切的必要性,又有现实的可能性。尽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上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但劳动关系双方可以通过调节实现合作,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达到互利共赢。现阶段,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要防止双方利益的失衡,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要充分考虑劳动力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3.
北京建工集团工会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坚持两个维护相统一的维权原则,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维权宗旨,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维权理念,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维权方法,党政主导、工会运作的维权格局。积极探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实现方式,在全国建筑行业中取得了十个方面的"首创"与"率先"。  相似文献   

4.
北京建工集团工会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坚持两个维护相统一的维权原则,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维权宗旨,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维权理念,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维权方法,党政主导、工会运作的维权格局。积极探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实现方式,在全国建筑行业中取得了十个方面的“首创”与“率先”。  相似文献   

5.
充分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滨生 《中国工运》2007,(1):1-1,26
王兆国同志在全总十四届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从中国国情出发,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强调要坚持两个维护相统一的维权原则,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维权宗旨,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维权理念,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维权方法,党政主导、工会运作的维权格局,从而明确了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原则、根本宗旨、核心理念、途径方式和基本格局,是对工会维权工作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与系统观点的集中反映,也全面体现了我们党对工会维权工作的总体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运》2006,(12):36-37
长安汽车集团公司工会深入贯彻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把建立起“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突出建立维权机制,主动协调劳动关系,强化职工法制教育,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  相似文献   

7.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并为工人阶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会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应把切入点和着力点放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上,团结动员职工群众建功“十一五”;当好主力军,和谐建小康。  相似文献   

8.
为职工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随着劳动关系日渐复杂,劳资纠纷越来越多,维权,也成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作为劳资博弈第一线,维权问题较为突出。在企业维权中,企业工会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才能发挥作用?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劳资双方互利共赢?本期视点从基层工会干部来稿中摘编了一些亮点,与大家一起探寻企业工会维权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确把握工会维权观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提出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这是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工会性质的科学概括,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对工会维权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其基本内涵,不断提高思想上的自觉性和工作上的主动性,切实遵循这一维权观并贯穿到工会维权工作中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核心是以职工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工会维权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其根本要求,就是要坚持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劳动关系,是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其主要内涵是:相互依存、各尽所能、共决利益、和谐共赢.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既要肯定资本的正面功能和积极作用,又要坚决有效地引导、限制和阻止资本的负面功能和消极作用;同时要引导和促进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利益相关、命运相连、共同合作的企...  相似文献   

11.
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证明,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产生不同性质的劳动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劳动关系的发展体现的是文明取向的进程。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共谋企业发展的伙伴合作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比资本主义劳动关系更具优越性。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发展企业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当积极打造企业的合作共建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和法治机制。因此,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应当各司其职、共决利益、共保健康、共同成长;尤其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企业改革的今天,企业应当依法积极建设相互依存、各尽所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豪 《中国工运》2007,(5):23-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工会工作的具体体现,是通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最新成果主要内容由工会能力建设、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构成,最新成果的理论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蔡建军 《中国工运》2006,(10):38-39
民营企业工会作为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重要基础和前沿阵地,维权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必定会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我们一定要从工会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认识和把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做好民营企业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树立科学维权理念,找准维权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主动要约,推动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争创活动。2006年3月2日,苏州市委、市政府两办转发了市总工会、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工商联等五家单位关于在全市广泛开展争…  相似文献   

15.
孙宝树 《中国工运》2006,(9):11-14,26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体现了维护职工权益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统一,是工会工作融入党政工作大局,服务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契合了党政、企业、职工、工会共同的关注点,是扩大工会维权社会化程度,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各级工会组织应当大力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创建活动作为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开展创建活动,是推动建立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有效载体。各级工会一定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运》2007,(5):25-26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树立和落实工会维权观,必须把工会的维权工作统一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之中。2005年,我们与省纪委等8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7.
工会要把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切入点,健全各种机制,努力构建规范有序、企业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企业新型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12,(10):60-60
认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应坚持"三个必须"。1.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维权机制,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不断增进双方的理解合作,企业与职工共谋经济发展、共享改革成果,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更重要的在于体现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运》2007,(7):20-21
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目的在于指导工会的维权实践。因此,工会组织必须悉心研究劳动关系状况,积极推动调  相似文献   

20.
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会作为员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把协调劳动关系作为推动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以促进企业劳资双方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为重点,以维护员工队伍和企业稳定为目标,深入开展以劳动就业好、收入分配好、社会保障好、安全健康好、民主管理好为主题的维权工作,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企业新型劳动关系,使企业形成利益关系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