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把握人文实质重塑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蕾 《理论导刊》2001,(2):57-57
提高全民素质,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热点。人们开始高举人文精神的火炬向道德沦丧和功利主义发出挑战。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人们并不能明辨人文精神的确切涵义,缺乏对人文理论的深入理解,因而在重塑人文精神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甚至偏离了方向。    首先,表现在高校的人文教育上。高校是培养栋梁之材的摇篮,也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受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积习的影响,只注重教育学生如何成才,忽视了教育他们如何做人。这种不够合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学理论》2014,(1):197-198
军校人文精神是军校的灵魂,是军校人文素质教育和核心。基于"三个转型"的需要,对军校人文素质的构建就称为军校人才培育的必然要求。诠释了军校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军校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其缺失原因,并提出培育军校人文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人文教育既包括传统意义上人文知识的教育,更在于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凝结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正是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文化是大学之魂,大学文化建设应不断追求、创造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以弘扬人文精神为主旨,高校应加强文化育人,将文化力转化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兰 《理论导刊》2007,(11):113-115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质量。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存在着文化底子薄、知识结构不合理;音乐专业能力、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基本的伦理道德修养和文化礼仪修养等方面的缺陷。高校音乐教育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优化教学过程,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注重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音乐教育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刘金石 《学理论》2009,(19):58-59
在医学领域,从健康、疾病的概念到临床决策过程,从社会角色到医患关系,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到患者的终极关怀,无不雄现出入文精神的传统。文章分析了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提出结合思政教育作着力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入手,阐释了人文素养的概念,强调了培养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之途径的探讨性意见。只有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等教育才是完美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孙琳  肖兰英 《学理论》2011,(2):269-270
经调查,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在人文基础知识方面呈现"三多一少"的明显特征,在人文精神方面更偏向于自我拥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在人文修养方面有些同学显然做的不如说的多。针对此现状,高校应从转变教学理念、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寓人文教育于日常生活、提高教师人文修养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丽英 《学理论》2012,(8):197-198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整个社会人文精神水平。在高校的人文精神教育中,情商培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是塑造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9.
大学人文素质课教学对策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国  杨维波  王海英  高飞 《学理论》2009,(32):215-216
大学人文素质课是以积累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素质、提升人文精神为目标的人文学科类公共课程,其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其目标在于唤醒人文需要,养成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信仰情怀。人文教育既是启蒙教育,也是自我教育。因此,创设民主氛围,发挥师生主体作用,以开放的心灵在自由的空间里,积极思考,主动交流与对话,共同探讨存在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人文素质课的教学原则。据此原则,入文素质课的教学主要应选择启发探究武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廖信伟  何少华 《学理论》2010,(7):174-175
苏区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应当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在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要求培养出以质量为核心,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一形势下就要求高等教育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三方面更新观念,明确方向及抓稳质量。通过发展高校特色专业,改变课程模式,增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以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图书馆通过确定人文教育观念,树立人文精神,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激发读者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达到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story of the Baghdad zoo in the Iraq war and the ‘human interest’ it attracted are important for the analysis of warfare and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The activities at the zoo are notable precisely because they provide a specific site through which to analyse the increasing entanglements between war and humanitarianism, and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civil–military cooperation. Th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efforts at the Baghdad zoo brought together a diverse, ad hoc assemblage of civilian, military,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actors around a common problem: how to turn a symbol of the tyranny and ‘backwardness’ of the Hussein regime into a space that would foster liberal humane values amongst the Iraqi population. The activities at the zoo thus tell us much about the kind of warfare that not only involves lethal force, but also fosters civilian and military action in reforming a carceral and leisure institution. They also reveal a broader aspiration of reforming the whole Iraqi population around an idea of humane governance, while providing a potentially profitable investment opportunity for foreign speculators.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要意义,提出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价值取向困惑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方向和精神动力。并提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工作落实"三进,并与校园文化、校外文化有机统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大学生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行动的指针。  相似文献   

15.
德育工作对人才培养发挥着方向性和导向性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所需人才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素养,这些都需要在公安院校经过系统的、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来完成。公安高等院校要通过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几方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铸造忠诚警魂为根本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公安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丹丹  南志涛 《学理论》2010,(11):192-193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在全国全面推行,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新型高素质的教师的使命。加强师范生的师德观、拓展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等教学内容是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江苏高校廉洁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校作为传授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弘扬和创造先进文化、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的廉洁教育不仅事关高校自身的反腐倡廉建设,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反腐倡廉建设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课题组选取省内20多所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校发放问卷10000多份,从廉洁教育的基本概念到接受廉洁教育的对象、从廉洁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到接受廉洁教育的渠道和途径、从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基本情况到影响廉洁教育成效的原因、从高校反腐倡廉教育对廉洁教育的影响到师生员工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等方面,就各校开展廉洁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全省高校共有12508名师生参与了此项调查,课题组通过对调查所示的各种信息与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进而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高校廉洁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进一步增强高校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从源头上预防与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18.
Does civics instruction have an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engagement of adolescents? If so, how? Analysis of data from CIVED, a major study of civic education conducted in 1999, finds that an open classroom climat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adolescents’ civic knowledge and appreciation of political conflict, even upon controlling for numerous individual, classroom, school, and district characteristics. Furthermore, an open classroom environment fosters young people’s intention to be an informed voter. Results further show that exposure to an open classroom climate at school can partially compensate for the disadvantages of young people with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相似文献   

19.
张秀梅 《学理论》2012,(11):248-249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东北广大人民进行抗日斗争中产生的精神成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联精神内容丰富,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起巨大作用。当代青少年正处于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强烈的时期,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可能对青少年产生各种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在青少年中弘扬宣传东北抗联精神对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我馆信息服务空间建设的可行性、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及信息服务空间建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