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史纵览》2013,(6):53-53
更改原子弹试验场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原子弹试验场在罗布泊,但鲜为人知的是.苏联专家最早选定的试验场竟是敦煌。后来,中国第一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张蕴钰到实地考察,发现苏联专家采用的敦煌地图都是错的,地图上的几条河,100年前就干涸了。并且敦煌土质太松。高空风又是飘向黄河中下游.核试验将影响到内地生活的百姓。更要命的是试验场离莫高窟太近.  相似文献   

2.
1958年7月,苏联政府派出高级别的核武器专家抵达北京,讲授原子弹的基本原理,这是中国方面第一次接触到原子弹的奥秘。苏联专家边讲课,边用最快的速度擦  相似文献   

3.
1964年10月13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三天。试验场总指挥张爱萍上将得到一份意外的秘密情报:有一支一两百人的杂色队伍,突然出现在  相似文献   

4.
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消息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喜事。没想到好事连连,聂荣臻率团赴苏联谈判传来佳音:于同年10月15日双方达成协议,苏联答应在火箭和航空等方面援助中国,还许诺向中国提供一个原子弹教学模型和生产原子弹的一些技术资料。虽然这些东西当时已经过时了,但对于一张白纸的中国还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5.
正1964年10月16日,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二是苏联赫鲁晓夫下台,周恩来后来戏称是中国用原子弹送瘟神。赫鲁晓夫下台后,中国共产党想利用此契机改善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争取扭转中苏关系恶化的趋势。毛泽东提议并经党中央讨论,决定由周恩  相似文献   

6.
叶慕安 《世纪风采》2014,(11):36-42
1964年10月16日15时,随着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在中国大西北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地爆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当时罗布泊沸腾了,全国沸腾了,人们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新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今年是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50周年,谨以此文,献给为空投原子弹试验作出贡献的英雄们。  相似文献   

7.
胡平 《党建文汇》2005,(10):46-46
苏联向中国大规模传授核武器技术 赫鲁晓夫的儿子赛季特·赫鲁晓夫回忆说:“1957年我父亲就考虑,要慎重地将苏联的核武器技术秘密传给中国。在1957年的时候,苏联和中国的关系亲如兄弟,绝对能够相互信任。所以苏联才愿意把原子弹的技术传给中国,而且苏联向中国传授核武器技术是大规模的。但到了1959年,苏联突然停止向中国传授核武器技术,两国的紧张关系来得太突然。”  相似文献   

8.
叶学贤 《世纪风采》2014,(10):20-27
1964年10月16日15时,随着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在中国大西北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地爆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当时罗布泊沸腾了,全国沸腾了,人们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新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距离丝路名城敦煌几百公里的罗布泊上空,升起了一朵震惊世界的蘑菇云."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当电波把这一特大喜讯传到中南海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兴高采烈,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0.
肖岱 《党的建设》2009,(1):61-61
我赴苏人员两年无床睡沙发国人对苏联专家援华建设的事情已经耳熟能详,但在查阅外交部解密的档案时发现,其实在1957年到1960年期间,中国也向苏联派遣了很多专家进行技术援助和其他服务。1957年,中苏签署协定,要求双方互派的专家都享有同等待遇。但1964年的一份档案显示,中国赴苏联专家的待遇与苏联专家在华待遇相比,差距很大。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除每月可获  相似文献   

11.
1964年4月,包头核燃料元件厂(即二0二厂)904研制成功。8月,41号工程总联动试车。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科学家评论说:没有904的研制,就没有41号工程的总联动,也就不知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要延至何日。而负责904核燃料元件的功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长子刘允斌。1949年8月29日4时,苏联第一颗代号为“铁克瓦”(俄语意为“南瓜”)的原子弹爆炸。在莫斯科留学的刘允斌注意到,苏联原子弹爆炸后,美国对苏联的强硬政策立即缓和下来,接着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些事实使刘允斌意识到,原子弹不仅能…  相似文献   

12.
1964年发生了两个震惊世界的大事件,一个是中国的原子弹炸响了,另一个是苏联的赫鲁晓夫下台了。毛泽东决定派周思来前往苏联,看看勃列日涅夫意欲何为?是不是能缓和两党两国间日趋紧张的关系。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竟会是周恩来最后一次莫斯科之旅。  相似文献   

13.
1969年12月6日,毛泽东正在中南海游泳池里等候着周恩来的到来.从1964年开始,苏联在中苏边界大量增兵,并制造大量流血事件,中苏边界形势恶化.珍宝岛事件以后,毛泽东越发意识到中国必须在国际上重新展开一种足以与苏联抗衡的外交攻势,从而才能有效地挫败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领导集团的军事扩张.周恩来到游泳池后,了解到毛泽东此时正在为中苏边境问题劳神.毛泽东表示:“俄国的问题总要解决的嘛.世界上各国的问题都总是要解决的嘛.”他对周恩来说: “如果中苏之间的边境冲突,当真要酿成一场战争的话,那么也许会引起原子大战.如果那样一来,就不能不有所准备.中国的原子弹只有这么大(毛伸出小拇指),苏联的原子弹有这么大(毛伸出大拇指),美国的原子弹有这么大(毛又伸出另一个大拇指).它们两个加起来有这么大(毛把两个大拇指合并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孟红 《党史纵览》2014,(10):31-36
正1964年10月16日清晨,罗布泊地区晴空万里,碧蓝如洗。中国核试验基地笼罩在一片紧张、肃穆的气氛中,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试验进入了倒计时,起爆零点被设定在北京时间当天下午15时。试验场中,由8467个构件组成、重70吨、高102米的铁塔,在金色阳光的辉映下,傲然挺立。在它顶端  相似文献   

15.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核大国垄断的格局被动摇了。1967年6月,我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花了7年,苏联是4年,而中国只用2年零8个月。这种速度,不能不引起世界震惊。 了解我国核发展情况的人们都清楚,钱三强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汤胜利 《世纪桥》2005,(4):76-80
1945年8月15日,穷途末路的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的投降.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国人民在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由于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上空投掷了两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和苏联在中国东北出兵百万,一举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之后发生的.于是.就有人强调.在日本投降的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的原子弹与苏联的出兵,而不是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这种看法是很不公正的。谁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质的飞跃乃是一定量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从1868年明治维新起就决心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相似文献   

17.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第三世界要富。”  相似文献   

18.
在戈壁深处,他执行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秘密任务1958年6月11日,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的功夫完全可能。”就在这一年,美国进行了66次核试验。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后,美、英、法、苏4个核大国对中国在原子技术上实行严密封锁,中国别无选择,只有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1960年3月,由钱三强“点将”,经邓小平批准,程开甲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所技术副所长,另外两位技术副所长是核物理学家朱…  相似文献   

19.
黄德渊 《党史博采》2005,(12):37-39
经过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投掷了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当时中国的国民党政府企图抹煞苏联出兵的作用,极力宣传美国原子弹的威力,从而引发了一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是“苏武”还是“屈原”之争。众所周知,苏武与屈原是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苏武是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前106年)出使匈奴被扣,牧羊于北海边(今贝加尔湖)。屈原,名平,战国时楚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爱国诗人。所谓“苏…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前,曾经有一大批苏联专家活跃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待遇怎样呢?围绕这个问题中苏之间曾出现过怎样的外交风波?笔者从外交部最新解密的文件中发现了很多详细的材料。斯大林提出高额工资要求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对于派遣专家来华的待遇要求是很低的。1949年6月27日,斯大林在莫斯科接见刘少奇时表示:“我们已经准备好在最近按照你们的要求,派出第一批专家。但我们应当谈妥关于专家的报酬。我们认为,如果你们是按照粮食价格向你们的专家提供报酬的话,对苏联专家也可照此办理。但是应当按照你们的优秀专家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