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世纪初开始,曾是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附庸的广州"英印港脚商人"逐步崛起,成为了英国产业资产阶级对华扩张的重要有力量,他们成功地打破了清帝国的对外贸易体制,在广东沿海进行大规模的商品和鸦片走私,并直接参与英国政府发动的对华战争——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鸦片战争一百五十周年。一百五十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研究鸦片战争史和中国近代史,目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一步一步地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虽然爆发在中英之间,但实际上是中国封建主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一场较  相似文献   

3.
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用鸦片和大炮进行侵略中国的战争,从此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旧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鸦片战争已经过去150年了。在这一个半世纪里,世界局势发生了多次重大的变化,而中国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50年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证实了一条真理,那就是国家只有真正的统一、强盛,才能有独立自主的外交。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鸦片战争的150周年纪念。1840年英国侵略者,以鸦片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在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的深渊中,为了挽救中国于危亡,不屈不挠,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艰苦斗争,终于找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唯一能挽救中国、振兴中华的道路。尽管道路是曲折的,许多问题还要靠我们去探索,但历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着重视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在禁毒学专业学生中开设《中国禁毒史》课程是总结鸦片战争以来历史上中国人民同鸦片毒品作斗争的经验教训,从历史上禁绝鸦片毒品的斗争中受到启迪,迎接新的挑战,对今天的禁毒工作有借鉴意义。学习《中国禁毒史》要从新的视角出发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更体现出对禁毒学专业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铭记国耻 毒品入侵多悲怆 罂粟花,是迄今为止人们见过的世间最美丽的植物。也就是这妖娆的罂粟花,它既可以制作成具有一定医疗作用的药物,也可以加工成令人闻之丧胆的鸦片、海洛因等毒品。对它,国人并不陌生。从19世纪初年到鸦片战争前夕,帝国主义列强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急剧上升。1800年为4570  相似文献   

7.
中国毒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毒品历史世人皆知,中国近200年来,深受鸦片烟毒之害。从18世纪中期,殖民主义者即怀着险恶目的向中国输入鸦片。1835年至1839年,英国殖民者从输入中国鸦片每年获利平均折合白银59.6万两。1837年7月11日至1838年6月30日,广州从英国进口的货物中,仅鸦片一项就占了337万英磅,抵销了当年中国全部对英出口额314万英磅有余。吸食鸦片在中国迅速蔓延,并成为一种“时尚”。社会各个阶层,从政府官员、军警到商人,从富绅、贩夫、妓女至闺中少女以及僧尼道士,均有吸食者。有人估计,在1838年前后,京官中有十分之一、二,地方官吏中…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实际上是英国对华的经济扩张 ,而“港脚贸易成了整个结构的基石”。[1] (P14 )最初 ,港脚商是在东印度公司的控制下进行对华贸易的 ,双方互为依赖、互为补充的贸易商。之后 ,伴随着对华贸易的发展 ,双方的冲突也在不断升级 ,关系日趋紧张 ,最终导致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废止。他们的港脚贸易 ,尤其是鸦片的走私贸易不仅为英国政府最大限度的获取东方殖民体系的利益提供了可靠的依靠 ,还使得中国人民深受其害 ,大量的白银流失以及肉体的折磨与精神的败坏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社会初期,魏源较早意识到中国政治、经济格局平衡被打乱的现实,认识到"外宁则内蘖"、内忧而外患共存的不和谐现象.鸦片的输入与西方的"船坚炮利"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打乱中西方平衡的主要原因,是造成中国社会不和谐的罪魁祸首.魏源力主禁绝鸦片,力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积极谋求近代中国社会的和平及和谐发展.魏源的和谐社会理念就集中体现在其政治主张中.  相似文献   

10.
站在今天的台阶上,用审慎的目光看满清王朝的背影,发现在它苟延残喘的暮年时代,被赫然烙上了鸦片的灼痕。在吸食鸦片的吞云吐雾中,满清王朝加速了衰落的步伐。衰落的王朝让曾经傲视一切的“天朝”子民变成了羸弱的“东亚病夫”。有人曾深怀遗憾地说,假如没有鸦片的危害,中国的历史也许会重写。但假设代替不了严正的现实,严正的现实是,几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都在承受着鸦片带来的痛楚。生理上的病弱导致了精神上的脆弱和软弱,进而导致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好端端的国家满目疮痍。多少年过去了,时间的风吹得散鸦片战争的硝烟,却…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发动的每一次侵略战争 ,都无一例外地打上思想文化侵蚀和掠夺的烙印1840年的鸦片战争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对“船坚炮利”的英国侵略者 ,腐朽的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 ,在进行赔款割地的同时 ,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文化侵蚀和掠夺也从此开始。概括来讲 ,这种文化侵蚀和掠夺有四种表现形式 :一是倚仗武力进行公然掠夺。其代表作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等。二是披着传教外衣隐蔽渗透。鸦片战争的惨败 ,使清政府长期以来严禁传教的禁令也被迫中止 ,大批外国传教士依仗各国炮舰政策的支持和庇护 ,…  相似文献   

12.
第一、毒品犯罪情况相当严重 毒品犯罪是旧社会遗留的丑恶现象。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向我国强行输入鸦片,曾经激起两次鸦片战争。我国人民深受鸦片的毒害,对此深恶痛绝。 从我国历史上看,曾多次制定禁烟法。早在清朝雍正七年就制定了《禁止买卖鸦片条例》;嘉靖十八年又颁发了《严禁吸食鸦片则例》;道光十九年制定了《查禁鸦片章程》。在国民党时期,1914年4月21日制定了《吗啡治罪法》;1925年7月21日公布了《禁烟条例》;1928年9月19日公布了《禁烟法》,并于1929年7月25日作了修正;1935年10月28日公布《禁烟治罪暂行条例》和《禁毒治罪暂行条例》;1941年2月19日公布《禁烟禁毒治罪暂行条例》,等等。在旧中国虽然颁布了不少禁烟禁毒法律,却不可能真正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正如1950年2月24日《政务院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所指出:“由于封建买卖的官僚军阀的反动统治,与其荒淫无耻的腐烂生活,对于烟毒,不但不禁止,反而强迫种植,尤其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曾有计划地实行毒化中国,因此戕杀人民生命,损耗人民财产,不可胜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认真禁毒,严厉禁止鸦片、烟毒的流行,取得了举世  相似文献   

13.
西方多党制是资产阶级实质的反映 ,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邓小平深刻揭示这一实质及其弊端 ,并从我国国情分析指出中国不能搞多党制 ,而应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认为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重温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中产阶级” 第一种观点是按照马克思关于阶级和阶级分析的理论、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来划分的。他们认为,“中产阶级”就是相对于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而言的中等资产阶级。在马、恩著作中,“中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通用的。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中产阶级代表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发展轨迹探微王春聆*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和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移入中国,变更或改造了原来的经济政治结构。正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作为挽救和解决中华民族危机的救国方案被从西方搬...  相似文献   

16.
关于毒品犯罪中毒品定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7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下称《决定》),我国开展了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活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毒品定量问题没有引起司法部门应有的关注,本文就此谈一点看法。 《决定》第一条明确地把毒品划分为六类: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和国务院管制的其它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决定》这种对毒品种类的划分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对毒品量所作的分析。 我们知道,鸦片(Opium)是一种取自罂粟未成熟塑果的麻醉性镇痛药,这种未成熟的塑果被人们用刀划破,白色的乳汁从割口流出,经干燥凝结,即氧化变成褐色鸦片(黑色生鸦片),每一个未成熟的塑果大约只能割出半粒米般大的鸦片。而吗啡(Morphine)是从生鸦片中提取的易溶于水和醇的白色粉末,吗啡只占鸦片中的10%,就是说每10克生鸦片中只能提取1克吗啡。反过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解释未含9.5%以上的吗啡的鸦片,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鸦片。海洛因(Heroin)则是吗啡的衍生物,是从吗啡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既轻又细的白色粉末,这种由英国化学家C·R·赖特于1874年首次合成的毒品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  相似文献   

17.
一、资产阶级多党制、议会制和三权分立的历史资产阶级政治是政党政治,即通过组织政党的方式参加政治生活。资产阶级政党制度,一般是指由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轮流执政的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分化为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层,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和矛盾,这就形成了代表不同集团或阶层利益的资产阶级政党。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不同,有的实行两党制,有的实行两个以上的多党制。英国是采取两个政党制度最早的国家,后来的英国殖民地或受英国影响很深的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采用这种形式。法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是指16世纪到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之间的贸易往来、外交接触和军事冲突。中外史学界对这段中英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清政府的“闭关自守”、英国使团来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既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术争鸣,也有某些西方学者的偏见。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6月1日中央党校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为主题召开理论讨论会。会议由王聚武同志主持,邢贲思副校长作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的讲话,6位同志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 一、在新的历史时期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邢贲思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爆发于150年前的鸦片战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扩张经济势力借以奴役中国人民的一次侵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一次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相似文献   

20.
与洋务派、维新派、清末新政派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同,梁漱溟现代化模式的特色是:以社会现代化为取向,以农村为阵地,以文化为核心,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实现乡村文明,以促进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梁漱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虽未获得成功,但它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中国人民改变积贫积弱面貌的迫切愿望和要求,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又一次尝试,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深刻启示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