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1967年酷暑,毛泽东拟在武汉畅游长江,不料爆发了闻名全国的“七二0”事件,周恩来亲自两赴混乱的武汉,妥善安排毛泽东离汉赴沪,平息了事态的发展。为毛泽东畅游长江打前站1967年7月1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118厅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开会。会上,毛泽东提出要去武汉看看,准备再去长江游泳。于是,决定让周恩来先去一趟安排一下。当时全国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人们以对领导人的观点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派系,派与派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有时会转化,但多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越深,闹得人们互不信任,甚至…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的1967年盛夏,毛泽东提出到武汉畅游长江。由于当时局势混乱,周恩来亲赴武汉打前站,为毛泽东抵汉做好准备工作。然而,当毛泽东抵达武汉,入住东湖宾馆后,却由于谢富治、王力的随意表态引发了造反派冲击东湖宾馆,抓走王力的事件,史称“七二0事件”。事态严重,周恩来得知后,再次从京赴汉,平息事态发展,妥善安排毛泽东离汉赴沪……  相似文献   

3.
1967年酷暑,毛泽东拟在武汉畅游长江,不料爆发了闻名全国的"七二○"事件,周恩来亲自两赴混乱的武汉,妥善安排毛泽东离汉赴沪,平息了事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素华 《党的文献》2005,(4):122-123
1960年10月初,陈云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各写一信,说他自8月10日北戴河会议结束以后,先在北戴河养病,9月12日起到河北、山东半个月,了解那里的农业情况.有些意见,已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讲了,也同管计划工作的李富春谈了两小时,还想同毛泽东、周恩来再谈谈.  相似文献   

5.
1972年10月,第26届联大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会上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决议,国民党的代表立刻带着他的三个顾问悄悄地收拾文件包离开了联大会场,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联大的席位已经空出来了,我们去不去?在当时的特定情况下,外交部党组经过商量决定不去,准备回一个电报给吴丹秘书长,感谢他的邀请。当天下午,正在大会堂讨论去不去的时候,毛泽东给周恩来来电话,询问此事。周恩来厂报了讨论的倩粉万外夺部党组的意见。毛泽东明确指示:“要去。为什么不去y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在1963年5月的一次负责干部会上,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领导干部过好"五关".哪"五关"呢?他解释说,是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  相似文献   

7.
1953年2月13日,毛泽东一家与机要秘书叶子龙一家在一起吃晚餐。毛泽东见人多,菜多,不解地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搞得这么丰富?”李讷抢先说:“爸爸,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夜。”饭后,毛泽东对叶子龙说:“明天我们出去走走,看过黄河了,这一次去看长江。”2月14日,毛泽东坐专列南下,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出巡。专列经石家庄、郑州、信阳,于16日晚到达汉口大智门站。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视察武汉。但毛泽东对武汉是很熟悉的,早在1918年他组织湖南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去北京时就路过武汉。毛泽东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那时长江也没有桥,武汉…  相似文献   

8.
林彪垮台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只剩下毛泽东、周恩来、康生三个人了。毛泽东支持和信任周恩来,让他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在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对自己过去的一些“左”的做法也似有悔悟之意。1972年1月,他在一次谈话中宣布,根本不存在“二月逆流”,为那些老干部平了反。随后,毛泽东穿着睡衣赶到八宝山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6月8日,毛泽东会见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时说,我们的所谓“左派”,其实就是反革命。8月14日,毛对邓小平的信作了批语,说对邓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这为邓的复出作了准备。年底,毛泽东对…  相似文献   

9.
《党史博览》2005年第4、5、7期刊发的《王力沉浮录》、《关锋沉浮录》和《戚本禹沉浮录》,若干描述有误,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特对其中几点作些补正。(一)《王力沉浮录》说:“1967年7月,毛泽东决定亲自去武汉了解情况。王力听说后,直接找到负责安排毛泽东行程的周恩来,要求到武汉去向毛泽东汇报情况,还说,江青已经同意了。周恩来考虑,王力是中央文革小组的人,这之前又到南方走了一趟,去向毛泽东汇报也好,就同意了。”事实不是这样。1967年6月下旬,毛泽东派谢富治、王力到云南、四川、贵州去,要他们找当地的军队和两派,就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永钦 《党史纵横》2001,(12):16-20
1975年初,四届人大刚开过,周恩来于2月1日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确定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还确定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三位常务副总理"负责处理国务院日常事务".会上,周恩来说:"我身体不行了,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次日,周恩来写信给毛泽东报告了这一分工安排,得到毛泽东批准.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摘     
《湘潮》1990,(2)
毛泽东与彭德怀的《君子协定》1944年,在延安召开的一次会上,有的同志对彭德怀搞“百团大战”提出了不公平的、过火的批评,彭德怀十分恼火,决心和毛泽东交换一下意见,并要求周恩来做中间人。一天,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三人坐到一起,毛泽东首先开门见山地说:“咱们定下个君子协定:第一,把话讲透;第二,可以骂娘;第三,各自检讨,  相似文献   

12.
1943年10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透露了林彪到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的消息.这件事的内幕,因为其影响甚小,所以至今知道的人也不多.蒋介石的本意,不是会见林彪,而是会见毛泽东.早在1938年12月6日,蒋介石在广西桂林约见周恩来时,就曾提出“约毛泽东会谈”.1942年8月14日,蒋介石在重庆再次约见周恩来,突然旧话重提.他说,国内问题要弄好,敌人不足惧,问题在国内,想在兰州转西安时,在西安同毛泽东谈谈问题.周恩来与蒋介石会见后,立即将会见情况和蒋要见毛之意电告毛泽东,并果断地建议“毛不 见蒋”.那么对蒋介石的邀请如何作答呢?周恩来提出了三种设想:第一,以林彪代毛泽东同蒋会面;第二,以朱德代毛泽东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周恩来对遵义会议的历史贡献。周恩来在会前就抵制李德、博古的错误领导,为召开遵义会议作了准备;在会上及会后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来领导革命、指挥红军,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处理党内矛盾上,坚持了正确的党内斗争方法,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两个五个月" 1966年8月8日,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构想出这样的时间表,他说: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概是在明年一个适当的时候再开.现在要准备."他设想,"文化大革命"进行得顺利,到"明年的一个适当的时候",便可以告一段落,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他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考虑发动群众.我把批判的武器交给群众,让群众在运动中受到教育,锻炼他们的本领,让他们知道什么道路可以走,什么道路是不能走的.我想用这个办法试一试.我也准备它失败.  相似文献   

15.
1964年12月27日上午10时半,一辆黑色“吉斯”轿车停在了北京饭店楼前,周恩来下车后急匆匆向西楼大门走去。周恩来是到此先理发,然后再去接见外宾,时间很紧。谁知就在周恩来快进大门时,前面有三个人慢悠悠走来,挡住了去路。警卫人员许岩和饭店保卫干部周树清赶忙打手势让他们靠边,让周恩来先进。周恩来立刻不满地对许岩和周树清说:“你们懂不懂礼貌,为什么不让他们先进去?”许岩说:“我们是让他们先进去的。”周恩来更生气了:“你明明打手势让人家靠边,还不承认。你不让他们先进去,我就不进。”说着就往后退。那三人忙说:“请总理先进去吧。…  相似文献   

16.
一、“文革”期间的外事工作 1,来到北京从事外事工作我来北京之前是河北省委秘书长、河北省委统战部长兼天津市委统战部长,1965年,我被调到外交部.在外交学院学习了一年。1966年“文革”开始了,派我带一个工作组到外交学会,当时在搞大鸣大放,搞了个把月。那时候郭影秋调到北京市委工作,组织上准备调我去人民大学代替他的工作去搞工作组。我当时不太想去。正好那时候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时.说派工作组是错误的。于是我就要求不去人民大学搞工作组了。经市委同意,就没有去人民大学。  相似文献   

17.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回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一既然林彪说他有病不能去,我的意见还是彭老总景台适了。”1950年6月30日深夜。中南海西花厅,周思来仍在伏案工作。正准备出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染成文来到周恩来办公室。周恩来从客厅西头的办公室里走出来,他对柴成文说:“你的工作有变化,不要你去柏林了。朝鲜爆发了战争,中央考虑要尽快把驻朝使馆建起来。聂荣臻建议派你去,伯承也觉得合适。你自己有什么意见?”柴成文立即回答:“总理,我坚决服从组织决定。”赴朝的准备工作不到一个星…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说:“我已经打电报给中央报告,做了初步检讨,请求处分。” 周恩来告诉熊向晖:毛主席讲过,你顶几个师。一下子撤走几个师,我下不了这个决心。 去美国前,熊向晖和谌筱华举行了盛大婚礼,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为他们证婚。 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到军长,毛泽东就先看到了。  相似文献   

19.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乘车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进北平时,对中央总部的一些同志说:“我们去进京赶考。”周恩来说:“我们会考出好成绩的。”毛泽东接着说:“但愿我们能考出好成绩,不要退回来,我们不做李自成。” 毛泽东把从西柏坡去北京城比作进京赶考,那么毛泽东进京以后考得怎样?交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请读者阅读下文。 答卷一:布衣平民装 革命战争年代,生活条件艰苦,毛泽东始终和战士一样穿着简单。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常想给他添制点新衣裤,毛泽东却说:“我的标准,不露肉不透风就行。”“我节约一件衣服,前方战士就多一发子弹。”  相似文献   

20.
"赶考"路漫漫 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