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云南省从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云南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出发,确定投资千亿元,建10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这是深入实施桥头堡建设战略,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推进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张霞 《社会主义论坛》2020,(5):F0003-F0003
云南省临沧市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丰厚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创新文旅服务模式,深化以文促旅,加快旅游转型升级。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为基本路径,形成民族文化魅力,推进文化和旅游项目融合。依托临沧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深化以文促旅,把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开发中。  相似文献   

3.
云南不仅有全球闻名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还有非常厚重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长期以来,云南省倾力发掘、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强省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形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繁荣局面和繁荣特色。但是,云南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使之在云南的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中充分发挥作用方面,还明显比较薄弱,除了古滇国青铜器、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福州要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大开放大发展的观念,完善融合发展机制,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加快海丝文化旅游开发,打响福州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打造特色鲜明的海西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5.
云南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是在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系统普查、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以来,云南省沧源县大力实施“文化名县、旅游富县”发展战略,在传播文明新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以予培育,走出了一条具有佤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路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全县仍有许多发展潜力巨大的文化旅游资源因资金投入不足,处于在待开发状态。二是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不够。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名牌精品、大旅游开发三大战略,按照“做精大理、做大丽江、做优迪庆、开发怒江”的要求,全面提升滇西北地区旅游竞争力,把滇西北地区建成精品荟萃、精彩纷呈的中国一流、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精品旅游区、云南连接川藏的旅游集散中心,以此带动云南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开创滇西北旅游发展的新局面。大理白族自治州按照省委、省政府“做精大理、提升旅游产品的品牌质量”,把大理建成“集历史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以及滇西北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集散地”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机制、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加速建设演西中心城市和打造大基地为载体,以启动和建成一批大项目、形成一批大而强的企业为突破口。以开发精品景区(点)、打造旅游品牌为核心,加快推进二次创业,努力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论坛》2016,(6):35-35
云南省晋宁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禀赋极高,尤以震古烁今的古滇文化、博大精深的郑和文化、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缤纷多彩的民族文化等最具特色,同时也构成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赖以发展的基础和灵魂。为此,晋宁县利用郑和文化、古滇文化、古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民间文化五大文化脉络,融入旅游项目和产品中,打造郑和公园、石寨山遗址、古滇国、晋城古镇、盘龙寺以及核桃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突出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9.
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推动云南“两强一堡”建设,实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做好红河旅游这篇大文章。而要做好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旅游这篇大文章,就应该实现红河由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旅游活动中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构成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各地特有历史文化底蕴 ,成为支撑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南京作为十代古都和江苏省省会城市 ,历史文化积淀厚重 ,现代都市文化全方位展现 ,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 ,需要深入认识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特点 ,了解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确立文化统率旅游的观念 ,建设全市统一的大旅游框架 ;实行制度创新 ,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开发 ,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云南省丘北县紧紧抓住云南省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机遇,在抓好景区景点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同时,不断探索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以“文化演绎旅游,用文化丰富旅游载体内涵”的发展慎式,进一步提升了普者黑景区旅游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2.
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是推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谋划和系统推进幸福大理建设,是中共大理州委、州政府继加快海东开发、工业园区建设、旅游产业发展之后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这对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进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景类繁多,气候宜人,物产丰茂,各具特色,很有开发价值,发展旅游事业潜力很大。但是,贵州旅游文化还有很大的差距。大力开发和建设我省的旅游文化,是提升旅游质量和档次的关键,也是"建设旅游大省"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是一个联系面广、关联度大、带动效应强的综合性产业。文章通过对分属川滇两省的凉山、大理两个重点旅游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程度的客观的全面分析比较,指出:凉山、大理旅游资源都相当丰富,但开发差距十分明显。文章认为,凉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借鉴云南大理的经验,走一条高层次、高起点、全方位开发的新路子,尽快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此新形势以及云南省“两强一馒”建设机遇面前,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旅游要素、文化要素的单一增长模式,形成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是云南在新时期确定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云南省立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自身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全国率先唱响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最强音,提出把文化产业培育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要像抓烟草、抓旅游一样抓文化产业.这一发展的新观点和新思路是极赋远见卓识的,正当其时地契合国家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实现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在云南强调打造文化产业,应该说是契合西部不发达地区实际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前景最广阔、发展速度最快的朝阳产业。对于云南省剑川县来说,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而且对实施超常规、跨跃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香格里拉之门的剑川,历史悠久的南诏石窟艺术、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落、精湛绝伦的木雕工艺、灿烂多彩的民俗风情是民族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8.
泰山石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发展丰富充实着它的内涵。泰山石文化旅游资源包含的自然和人文两类,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泰山石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优劣并存,这就要求从战略的层面采取相应对策,以打开泰山旅游新篇章,促进泰山石文化专项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赋予了特色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的发展才有价值和前景。本文结合丹东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提出打造具有丹东特色的鸭绿江流域文化,为秀美丹东旅游事业的发展注入灵气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当前,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要全力保护好、传承好独特的文化资源,全面加快实施“旅文强县”战略,加强旅游和文化的一体化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