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正确审理行政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t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审理行政赔偿案件的若干问题作以下规定:一、受实范围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其他违法1-一问.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违山f政职责的行为。第二条赔偿请求人对行政机关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又决定不予赔偿,或者对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三条赔偿请求人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
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而由国家依法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由此可见,只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行为的违法性得到了“依法确认”,国家才对受害的相对人给予赔偿。但是,“依法确认”应当通过怎样的程序进行,比如由哪一主体确认,如何确认等问题,国家赔偿法却并未作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和作法。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指的是国家对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侵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所承担的赔偿责任。这种赔偿责任是国家赔偿责任的一部分。自从我国1982年《宪法》对国家赔偿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以后,有关国家赔偿责任的立法尤其是有关国家行政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立法便日益完善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本文拟对行政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法》设专章规定了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涉及行政侵权的主体、内容、责任原则等方面。《国家赔偿法》进一步对行政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范围,赔偿的方式、标准,请求赔偿程序乃至赔偿经费的来源等具体问题作了规定,完善了行政赔偿制度。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就其违法行为表现形式,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情形。对于作为的行为造成损害,在赔偿责任的承担上,立法规定得比较明确。而行政不作为侵权造成损害应否承担赔偿责任,在立法上不甚明确。在司法实践中,确认行政不…  相似文献   

5.
论立法责任     
在中国的立法实践中,立法责任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我们对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的认识处于很表层的理解。在我国《行政诉讼法》中,抽象的行政行为是被排除司法审查之外,《国家赔偿法》中规定国家机关仅仅是对司法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规定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要承担立法责任。而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在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中,存在着立法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文本侵害公民权利的事实又大量存在。从控制公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的角度,我们认为实施违法立法行为的国家机关应该承担立法责任。一、立法责任承担的根据当国家机关制定…  相似文献   

6.
为正确审理行政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审理行政赔偿案件的若干问题作以下规定: 一、受案范围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违反行政职责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行政机关所为的某些以并非设定、变更或消灭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是事实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也同行使行政职务有关,但不是行政行为,没有法律为之设定的权利义务内容,如行政机关的咨询行为、证明行为、服务行为等,也包括行政机关以欧打或违法使用武器、警械等方式伤害公民身体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简称国家赔偿法)第3条第3、4项确认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因实施事实行为基8E公民人身权的,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由此,我国已将因事实行为引起的赔偿争议纳入行政法制轨道,这无疑是我国民主与法制…  相似文献   

8.
职务行为是行政侵权赔偿的要件之一,这在各国的赔偿理论和立法中已是共识。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条规定行政赔偿应当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的行为,并且《国家赔偿法》第5条第1项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可见,职务行为的认定是受害人能否获得赔偿之关键。立法未对职务行为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实务中对职务行为的认定也缺乏科学的认识,影响法律适用的稳定性。 一、问题的提出 焦作市解放区工商局聘用赵某为农贸市场管理员,某日,张某的汽车停于该市场内,赵某认为该车的停…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自 1995年 1月 1日实施以来 ,对于监督制约行政、司法权力、保护人权、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起到了重要作用 ,是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经过三年多的实施 ,该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 ,现提出供研讨 ,以供立法机关在修改国家赔偿法时予以参考。一、刑事及非刑事司法违法侵权行为的确认权应赋予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 2 0条规定 :“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应当给予赔偿。”“被要求机关不予确认的 ,赔偿请求人有权申诉。”目前 …  相似文献   

10.
一、概念梳理及问题提出(一)概念梳理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类型看,我国的国家赔偿有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种。而从赔偿程序看,凡是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的,均应当先行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对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进行确认,也就是赔偿先行确认原则,这就是所谓的国家赔偿确认。这两种赔偿都涉及确认的问题,即行政赔偿确认和司法赔偿确认。其中,司法赔偿确认又分为侦查机关赔偿确认、检察机关赔偿确认、审判机关赔偿确认和监狱管理机关赔偿确认。由于确认主体分别为公安、检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国家赔偿法中立法赔偿制度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取得赔偿的权利。但目前的《国家赔偿法》只规定了对于行政和司法机关侵权行为的赔偿,而将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排除在外。从理论上讲,立法机关同样存在着侵犯公民权益的可能性;从国外的制度比较来看,法国德国都存在着立法赔偿责任制度。因此有必要检讨我国《国家赔偿法》排除这一赔偿的原因,论证我国纳入立法赔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正>行政诉讼是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诉讼制度,行政赔偿诉讼是确认违法具体行政行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制度。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赔偿之诉可以单独提起,由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也可以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附带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由人民法院一并审理。这样,如何协调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的关系,及时、正确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是当前行政审判实践中面临的一个课题。在此,笔者对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中衔接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相对人超期未提起行政诉讼,而于诉讼期间届满后单独提起行政赔偿之诉,法院能否受理。有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相对人没有通过复议或行政诉讼来确认该行为的合法性,此时,具体行政行为就已经发生了确定的效力。具有拘束力、确定力、执行力,其  相似文献   

13.
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赔偿范围 第一节 行政赔偿 第二节 查验赔偿第三章 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第四章 赔偿程序 第一节 行政赔偿程序 第二节 查验赔偿程序第五章 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第六章 赔偿费用第七章 责任追究与追偿 第一节 责任追究 第二节 追偿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 法取得行政赔偿的权利,促进海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各级海关依法、正确、及时处理行政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海关办理行政赔偿案件,包  相似文献   

14.
论治安联防组织的行政侵权赔偿责任胡能成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均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由于这两部法律对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  相似文献   

15.
风险侵权的行政赔偿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文 《法律适用》2011,(4):41-44
<行政诉讼法>第67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从行政诉讼法这条规定看,行政机关要对侵犯相对方的作为性质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行政机关不作为侵犯相对方合法权益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诉讼法没有作出规定.从国家赔偿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民法通则》第121条起初承担着确立国家赔偿责任的功能。在《国家赔偿法》实施前后,其分别构成了认定国家赔偿责任的基础规范和补充规范。民法规范在国家赔偿中仍然具有适用价值和空间。在赔偿范围上,公共设施致害赔偿、行政登记致害赔偿和瑕疵行政行为致害赔偿案件属于民事案件,全案适用民法规范;在责任分配上,法院通过适用侵权法上减轻责任、补充责任和连带责任规则,划定国家赔偿责任的范围;在时效上,《国家赔偿法》与《民法总则》的差异为民法规范提供了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行政赔偿的范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哪些行政职权的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哪些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由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哪些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可以免于承担赔偿责任。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为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行政拘留或者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编于1995年1月1日实施。这部继《行政诉讼法》之后又一部标志民主政治法律化的重要法律,共六章三十五条,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国家的违法侵权责任,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取得国家赔偿权利的基本法律依据,也是宪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的具体落实。本法既规定了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原则,列举了承担赔偿责任的具体情形,明确了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也规定了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不同程序。鉴于律师业务中将会不断增加解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侵权向国家提出索赔的案件,学习…  相似文献   

19.
浅谈国家赔偿金计算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国家赔偿金计算标准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第4章不仅规定了国家赔偿方式,而且还规定了国家赔偿标准。从三年来的行政审判实践中或是在赔偿义务机关主动赔偿案件中发现,在以金钱为主要赔偿方式的标准计算...  相似文献   

20.
对《国家赔偿法》有关问题的思考王丽霞1.《国家赔偿法》第2条把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侵权行为主体现定为"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笔者认为,我国的国家机关是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国家军事委员会及所属各级军事机关等所组成,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