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相对不起诉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但检察机关适用相对不起诉时程序繁琐,加上起诉工作考核机制以不起诉率作为公诉工作好坏的考核指标,导致相对不起诉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率过低,背离司法规律和设立该制度的初衷。在提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今天,有必要使相对不起诉制度实现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2.
相对不起诉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处分权,检察机关应遵循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正确理解、充分运用。  相似文献   

3.
轻缓刑事政策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轻微犯罪适用轻缓刑事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司法手段。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刑事和解、相对不起诉、社区矫正是轻缓刑事政策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相对不起诉、社区矫正制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适用酌定不起诉情况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玲  杨秀春 《政法论丛》2009,(4):109-112,F0003
酌定不起诉制度是基于起诉便宜原则而确立的,其通过对轻微犯罪进行非刑罚化的处置,适时终结已经启动的不必要的刑事追诉诉讼程序,是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载体。由于在法律规定、理解适用、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酌定不起诉的适用率仍然极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效果,亟待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韩清 《法制与经济》2009,(19):67-69
当前,宽置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本文以检察机关公诉环节为视角,通过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价值取向、司法应用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当前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要形式一刑事和解制度进行反思,进而提出通过构建附条件不起诉、社区矫正、被害人国家补偿等各项配套制度,解决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勇 《中国司法》2009,(4):31-33
一、检察机关贯彻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情况 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对检察机关在各项检察职能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以及应当建立健全哪些工作机制和办案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与此同时,高检院还根据形势的变化、政策的调整,及时修改完善了起诉、不起诉和抗诉的质量标准,总结下发了各地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经验材料,深入剖析并编发了一批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典型案例,做到了有章可循、有例可依。  相似文献   

7.
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正在成为我国具有广泛社会认同感的共同目标.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法治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在执法理念、刑事政策、队伍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我国目前的裁量不起诉制度并未很好地体现立法的精神.我们应当以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为蓝本,全面认识适用相对不起诉的价值取向,确保不起诉裁量权正确而有效地行使.  相似文献   

8.
作为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一些符合相对不起诉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出于教育挽救的目的,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检察机关不能因为这些案件简单,社会危害性不大,符合从轻处理的条件就简单的“不起诉了之”。检察机关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追求的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如果认为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就万事大吉,对被不起诉人放任自流,那么对他们教育挽救的效果将难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工作中怎样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做好酌定不起诉工作,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指出通过建立健全酌定不起诉案件的质量保障机制,将有助于确保酌定不起诉案件的质量,达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0.
虽然我国刑事政策从单向度的严打发展为双向度的"宽"、"严"相济,但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整体趋向是刑事处遇的宽缓化。在"宽"与"严"之间是有所侧重的,两者不是平均着力的。在当前,宽严相济政策理应侧重于"宽"。实践中,赋予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在现代刑事诉讼中是一种多赢策略。上级检察机关对适用相对不起诉的积极态度无疑为下级检察机关勇于适用该制度打了一针强心剂。可以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暂缓起诉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言  韩建祥 《河北法学》2007,25(9):179-18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髓肇始于古代刑法思想,新时代赋予了这一刑事政策跨时代的含义.检察机关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深刻领会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实质,并充分运用这一刑事政策指导检察工作.从现实和构想的角度出发,重点对检察机关在逮捕、审查起诉、起诉以及刑罚执行等阶段应如何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了探讨.检察机关务必运用好这一政策,该宽则宽,当严则严,运用有限的司法资源维护无限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2.
2007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这是高检院出台的第一个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专门指导性文件。该文件规定,检察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以及依法严肃查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同时还规定严格把握“有逮捕必要”的逮捕条件,慎用逮捕措施;要严格把握起诉和不起诉条件,依法适用不起诉。  相似文献   

1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刑事法律适用具有导向、调节和弥补的功能,作为贯彻宽严相济基本刑事司法政策重要载体的相对不起诉制度是否真正达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实现了刑法谦抑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了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伟大构想,司法机关开始大力贯彻推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刑事司法过程中注重宽与严的有机统一,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在对待是否起诉问题上,检察机关多次提出要做到"可诉可不诉的坚决不诉".这就为相对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就我国相对不起诉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做些力所能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针对新时期社会现状而提出的一项刑事司法政策。本文试从宽严相济视角审视现代检察工作,提出检察机关当前办案中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完善新时期检察机关的办案方式和工作机制,使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6.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刑事司法工作的一项基本政策。2006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对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  相似文献   

17.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面对新的刑事司法政策和当前新的社会形势,检察机关如何理解和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当前各级检察机关尤其是西部地区检察机关应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宽严相济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政策。未成年人首当其冲应成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适用对象。对构建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  相似文献   

19.
结合基层办案经验来看,醉驾需要综合治理,检察机关以不起诉的方式处理部分醉驾案件具有比较优势。醉驾不起诉“瑞安模式”是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和为营商环境提供法治化保障的积极探索,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恢复性司法理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醉驾不起诉“瑞安模式”的本质是相对不起诉。在立法完善中,可总结“瑞安模式”等司法实践的经验,增设成年人轻微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做好公开听证和检察宣告工作,为醉驾不起诉提供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20.
宽严相济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处于指导地位的刑事司法政策,在执法办案各环节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高检院对各级检察机关的具体工作要求。本文在此将对人民监督员制度与宽严相济司法政策的关系试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