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2):F0003-F0003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面总结广东省在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有效提升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水平,2008年12月28日,由广东团省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综治委预防办主办,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佛山中院承办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和谐社会构建”主题论坛在佛山市隆重举行。省政协副主席陈蔚文,省高院常务副院长、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陈华杰,团省委书记、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谭君铁,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边缘青少年是犯罪易发人群,其群体的边缘化、弱势化以及犯罪形态的暴力化、恶性化,使得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运用实证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对了解该群体为什么是犯罪的易发人群以及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青少年学生失足犯罪也是一样,也有一个发生的“信号”。所谓犯罪“信号”,是指他们在实施违法犯罪之前在行为、心理和思想等方面表现出的异常反应。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青少年学生失足犯罪前异常行为表现的研究,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制订帮教措施,加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对此,笔者在研究的同时,与众多教师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青少年失足犯罪的“信号”至少有如下表现:一、纪律散漫,学习成绩下降。除个别因激情而导致偶发性违法犯罪外,不少青少年学生在实施违法行…  相似文献   

4.
设计《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我国也不例外,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是我国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国策。但如何认识青少年犯罪问题,如何促进社会各方面对失足少年切实有效地实施帮教,如果缺乏可以操作的制度,全社会的帮教协调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提出并设计实施“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即“一卡制”,就是想通过这张表卡使教育、挽救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工作成为看得见,抓得住的系统工作,成为司法一条龙,社会帮教一条龙,统一、结合、协调的规范操作的标准和纽带。在“跟踪表”中,我们将未成年…  相似文献   

5.
客观、全面、准确地研判青少年犯罪形势,是创新青少年社会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重基本上保持着下降的态势,青少年犯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面临着新问题。在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应注重早期教育,对未成年犯罪中占相当比例的轻微触法少年,尽可能采取非犯罪、非刑罚的处理措施,减少过度司法干预。在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工作中,应树立“以人为本”,“和谐为上”的理念,注意保护相关人群的隐私及注意一些相关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与法》2006,(5):F0002-F0002
2006年8月6日至8日,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澳门共同举办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现况及理论》学术研讨会。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蔡国良、理事蒋天礼、蒋智川、王兵等一行应邀参加会议。会上.蔡国良同志宣读了《重庆市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调查报告》.受到与会者好评。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17日,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在广州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法律研究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齐聚羊城,围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路径与对策”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8.
1991年-2000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对解决青少年违犯罪问题历来是十分重视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总结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治理的战略方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从社会学视角而言,可以说是作为社会脆弱的群体的青少年缺乏支持而导致社会化过程失当的反应。本文提出构建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支持系统,即家庭支持、学校支持、社区支持、国家(政府)支持,以从整体上达到抑制青少年犯罪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对青少年犯罪的报道不应高调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犯罪的状况十分关注,各类媒体也纷纷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献计献策,显示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然而,不少个人和媒体在报道和评论青少年犯罪的有关情况时过于高调,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臣子 《青少年与法》2007,(6):F0002-F0002
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根据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刘光磊和市人大副主任刘隆铸“关于认真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指示,9月26日、10月12日、17日,先后在黔江、万州、合川召开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座谈会。市青研会有关领导和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户政处,江北、大渡口、北碚、合川、江津、万州、涪陵、大足、彭水、黔江等30个区、县公安局的有关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友龄 《青少年与法》2007,(4):F0002-F0002
5月17日上午,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在市委副秘书长罗庆宏,团市委书记、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谭家玲,团市委副书记王志杰、李卫东,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总队长卢中常,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樊友龄等的陪同下,视察了重庆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与法》2006,(6):F0002-F0002
遵循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推动学校道德法制教育工作,增强学生道德法制观念.有效遏制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活动,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市公安局、市教委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和市教育学会政策法规和德育专委会于2006年10月25日联合召开了“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法制教育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8,(6):F0004-F0004
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以刊载青少年犯罪研究成果与学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学术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繁荣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科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青少年立法与司法,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高度赞扬和热忱欢迎与好评。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召开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2月13日在京召开200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顾秀莲出席会议并讲话。顾秀莲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一步增强青少年防范侵害、抵御犯罪的意识和能力;要立足基层,突出重点,广泛动员基层工作力量,围绕重点抓好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着力抓好各项基层基础工作;要运用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原常务理事、咨询委员、江苏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总干事、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福康同志,由于在青少年犯罪研究和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中成绩卓著,2003年9月被江苏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省综治委办公室、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河北省2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2500万,占河北省人口总数的40%左右。青少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能否遵纪守法,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因此,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为党、国家和学界所高度重视。最近,笔者对近十年来河北省青少年违法犯罪历史、现状、特点等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犯罪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现整理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8.
需求结构偏颇与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犯罪行为的直接内驱动力为犯罪的动机,而犯罪动机又为某种强烈的需求欲望所触发。因此我们在探索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中极有必要对失足青少年学生的需求结构作一番认真的剖析,以期找到失足青少年学生需求结构的偏颇与他们做出违法犯罪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采取对症下药的举措,帮助他们矫正需求结构的偏颇,促进他们悔过自新,成为守法有德之好青年、好公民。 一、失足青少年学生需求结构浅析。 我们曾经对入我校的近700名工读学生的需求结构通过与家长、学生个别谈话,问卷回答等各种形式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当今社会各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审判工作中要坚持宽严相济、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刑事政策,避免青少年再次犯罪。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检察工作实际,剖析青少年犯罪的多重原因,提出防治青少年犯罪必须贯彻综合治理理念。在综合治理的框架内,强调检察机关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职能,提出应积极开展保护型预防、控制型预防和矫正型预防工作,并指出现有制度的不足及应对策略。展望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前景,引导检察机关青少年犯罪防治工作良性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