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正是宁夏迈出西部大开发步伐的第一个春天。在一个阳光和煦、春风拂面的晴朗日子里,宁夏区计委主任项宗西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刊记者艾琳的采访。记者:项主任,西部大开发对我们宁夏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在这里,我代表读者想向您了解一下宁夏在这次机遇和挑战中有那些重大措施?哪些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如今进展如何?项宗西: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对我们宁夏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也是一次大发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10,(17):12-13,9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对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重大部署,胡锦涛、温家宝和李克强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年3月,胡锦涛同志亲临宁夏视察,对我们牢牢把握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奋力推进宁夏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宁夏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奋力推进宁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国家在西部开始实施大开发战略,这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实施大开发战略,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好宗教问题,以保证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我们今天探讨和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西部大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宗教因素首先,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区情”所决定的。西部大开发的对象是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重庆、广西、贵州、  相似文献   

4.
正清真产业是以清真食品、清真餐饮和穆斯林用品为主的产业体系。宁夏清真产业顺应回族文化与饮食习惯产生和发展,与宁夏回族历史同样久远。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宁夏清真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十年,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宁夏清真产业必将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朱镕基总理最近在听取国家人事部工作汇报时强调:“现在我们开发西部最根本的是人才,不解决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问题,开发西部地区是有很大障碍的。”人才资源开发是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没有充足的人才,就不会有发达的经济。我们不仅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加快内蒙古的发展,更应当牢牢抓住人才资源开发这个关键,加大人才开发力度,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一、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则更加落后,其突出…  相似文献   

6.
《党风建设》2000,(5):6-6,10
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实现自治区党委“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的目标和任务,当治区纪委监察厅制定了《关于保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促进宁夏经济发展的意见》,现予刊登,以供学习、实践之用。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它将直接促进西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对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大好的机遇面前,西部地区如何把握大开发机遇加快图书馆建设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既充满了巨大的机遇,又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成都市党校系统在西部大开发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党校师生如何为西部大开发出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课组带着这个校级科研课题走访了党校部分领导和教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宁夏如何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和水平,就成为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湘西自治州如何把握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利用自己的优势,促进经济迅速发展,这是湘西自治州人民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劳动部门义不容辞的任务。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劳动就业工作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们加快发展,追赶东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西部大开发,我们如何才能有所作为呢? 金沙县委、县政府去年成立了承接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专题召开了四次会议,研究工作思路、项目准备、实施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
对外经济贸易作为全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树立新观念?如何找到新路子呢?我认为必须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去看待外经贸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认清我省外经贸在西部大开发与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确定自己的定位和对  相似文献   

13.
《党风与廉政》2000,(8):4-5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后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 ,如何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在西部大开发的起跑线上他们做了些什么工作 ?成效如何 ?这是老百姓所密切关注的一件事。为此 ,我们采访了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纪委书记李焕政。问 :在西部大开发中 ,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发挥职能作用 ?李焕政 :西部大开发 ,要有好的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 ,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西部大开发 ,需要招商引资。如果环境好 ,就可以把国外、沿海的资金吸引进来。如果环境不好 ,不但不能吸引外来资金 ,还可能使自己拥有的资金大量流失。西部大开发 ,国家投入…  相似文献   

14.
中央决定对西部实施大开发,这是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统缆全局、面向新世纪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但就西部地区而言,如何迎接这次全国性的发展机遇,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笔者以为在做好西部开发这篇大文章上,温州的经验值得我们西部地区借鉴。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人为本,实行“商民政策“,放手发展民营企业。温州在解放以前可以说是沿海地区的“西部“,客观条件是“三少一差“,即人均耕地少(人均土地不足半亩)、可利用资源少、国家投资少、交通条件差(过去温州汽车过江靠轮渡,铁路是1998年才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8月11日刊登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谨防认识上的五大误区。许嘉璐说,这次对西部的开发,和过去两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西部开发有很大不同。目前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五个认识上的误区十分不利于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进行,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注意。这五大误区是:(1)以为西部大开发就是中央投资我建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以新的思路投入西部大开发,是实现我盟大发展的前提。理清思路,寻找出路,我们必须对所面临的形势有一个客观的把握,对自身的优劣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使思路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之上。今天我们投入西部大开发,所面对的国际国内宏观背景和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已大不同于过去。一是国内市场供求发生变化,连续几年处于买方市场,国内需求不足;二是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即将“入世“,要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接轨,经济结构正在全面调整之中;三是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对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我们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优势,包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历史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省委、省政府明确:在西部大开发中,我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启动贵阳金阳新区开发和一批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支持贵阳市瞄准面向新世纪现代化大都市目标,努力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增长极”,这是西部大开发中对贵阳市的定位,也是跨世纪发展中我市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十五”规划的工作重点,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贵阳作为贵州省省会和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和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如何…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地区的大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也给地处西部的公证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公证如何围绕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来提供卓有成效的法律服务,这是我们每一个西部公证人员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把握两个关系 1.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1999年中央经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大转移的重要步骤,也是当前最热闹的话题之一.在甘肃,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消息传出,我省广大干部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各方人士都在为之进言献策.那么,普通百姓是怎么说怎么看的呢?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普通百姓,下面是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正> 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就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今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方针的科学性、预见性和现实针对性,更感到按照这一方针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西部的开发靠什么?除了国家在各项政策方面、资金方面的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