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南联盟著名学者、原贝尔格莱德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普雷德拉格·西米奇所写的《通向朗布依埃之路》一书于2000年10月在贝尔格莱德出版发行.全书正文共9章,后附有13份关于科索沃的重要决议、协议等文件.如:联合国安理会1160号决议、安理会1199号决议、霍尔布鲁克与米洛舍维奇的协议、关于欧安组织向科索沃派驻核查人员的协议、安理会1203号决议、朗布依埃协议草案、安理会1239号决议、安理会1244号决议、国际维和部队与南联盟的军事技术协议等.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1日,第五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以80票赞成,4票反对、68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俄罗斯提出、中国和白俄罗斯作为共同提案国的关于“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草案,要求美国放弃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此前不久的10月13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反对,48票赞成的表决结果否决了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决议案,使克林顿政府在外交政策上遭受一次严重打击,同时也使世界核裁军进程更加困难。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国际形势会朝何处发展,人类是否拥有一个不受核威胁的和平美好的新世纪,成…  相似文献   

3.
戴亮  夏尔 《国际资料信息》2008,(1):28-29,33
科索沃战争结束已近八年,联合国托管下的科索沃的地位问题仍悬而未决,一直是巴尔干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潜在威胁。科索沃地位问题的谈判双方立场截然相反:一方面,占人口90%的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对独立建国有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塞尔维亚根据科索沃战争结束时达成的联合国1244号决议,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  相似文献   

4.
科索沃"独立"的国际法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索沃单方面独立是非法的,它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和国际法中的人民自决原则.欧美国家对科"独立"的承认开创了一个危险先例,将引发联合国和国际法的价值危机以及国际秩序的震荡.重启谈判是稳定、持续解决科索沃地位问题的惟一途径,塞黑联盟模式或加拿大"国中之国"模式提供了范例.中国应该为营造塞科双方新的谈判氛围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极化仍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部分学者在评估科索沃危机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时,认为在科索沃危机中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跟着美国走,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支持美国、北约的立场,联合国的作用遭到削弱,中国和俄罗斯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排斥,这表明:(1)多极化进程因“单极倾向反弹”而陷入停顿或发生逆转;(2)“冷战后多极化进程加速发展”这一战略判断失误;(3)“多极化趋势已经不存在”等。对世界多极化明显失去信心,对其前途表示悲观。其实,这些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无论客观分析科索沃战争本身,还是从科索沃危机后的国际局势发展的实际情况来…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4月大事 :(一 )中国再次挫败美反华人权提案。 1 8日 ,联合国第 57届人权委员会以 2 3票赞成 ,1 7票反对 ,1 2票弃权 ,1国缺席的表决结果 ,决定对美提出的所谓“中国的人权状况”决议草案不予置理。这是 1 990年以来联合国人权会第 1 0次拒绝反华提案。长期以来 ,美国一直把人权问题作为推行其霸权主义外交政策、干涉别国内政的重要手段 ,以“人权法官”自居 ,不仅对中国的人权状况 ,而且还对世界近 2 0 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和指责 ,却闭口不谈本国经常发生种族歧视、警察暴力、校园枪击血案等践踏人权案件 ,把狂轰滥…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撇开联合国对南联盟发动长达78天的军事干预行动,破坏了二次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由以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核心的联合国主导国际和平与安全事务的格局,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从最近的事态发展来看,联合国正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一、联合国在科索沃危机中被边缘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于3月24日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这是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侵略行为。在俄罗斯的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25日开会讨论科索沃局势,俄罗斯向会议提出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的联合决议草案…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科索沃政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科索沃问题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科索沃独立将成为民族分离主义分子效仿的先例.美国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简要回顾阿塞两族对科索沃的主权之争,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科索沃政策的演变过程,解析美国科索沃政策演变的背景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2007,(11)
继去年发布了引起争议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后.制榜人吴怀尧昨日又策划推出了《中国作家实力榜》9票:莫言6票:余华、史铁生、阿来、王安忆5票:北村、北岛、苏童、阎连科、贾平凹4票:格非,多多、铁凝3票:韩东、王朔、林白、陈忠实、张炜、韩少功、于坚2票:残雪、翟永明、范稳、李锐、张承志、刘亮程、东西1票:朱文、陈希我、阿城、毕飞宇、叶兆言、都梁等31人。  相似文献   

10.
每月大事述评林利民1998年4月大事:一、中东和平进程未取得新进展。1日,以色列内阁作出决议,宣布“原则上”接受要求以从黎南部撤军的安理会425号决议,但前提是:1、黎政府实际控制黎南部,担负起保证不使该地区成为对以进行恐怖活动基地的责任;2、以军将...  相似文献   

11.
匈牙利新总理霍恩·久洛高瑞7月15日匈牙利国会以265票赞成、93票反对、1票弃权批准匈牙利社会党主席霍恩·久洛为匈政府总理。匈牙利社会党是在5月份的全国大选中以54.15%的选票获胜的,它在总数386个国会代表席位中赢得209个,成为全国第一大党。...  相似文献   

12.
匈牙利新总理霍恩·久洛高瑞7月15日匈牙利国会以265票赞成、93票反对、1票弃权批准匈牙利社会党主席霍恩·久洛为匈政府总理。匈牙利社会党是在5月份的全国大选中以54.15%的选票获胜的,它在总数386个国会代表席位中赢得209个,成为全国第一大党。...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召开紧急会议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美欧提出的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决议要求伊朗采取一系列重建国际社会信心的步骤,包括全面恢复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重新考虑不要建造重水试验反应堆,尽早批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等。对此,伊朗反应强烈,宣布全面恢复铀浓缩活动以示回应,决定撕毁此前与IAEA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并拒绝允许联合国对其核工厂及浓缩铀设施进行核查,伊核问题进一步恶化。为了加强对伊核问题发展的研究,我编辑部于2006年2月10日召开研讨会,请有关学者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整理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科索沃的政治发展在两个层面上运行,一是在政治权力归属上,由联合国向欧盟和科索沃当局过渡;二是在政治体制建设上,构建并实行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并关注社群权利保护的体制模式。在这两个层面的发展中,科索沃独特的国际地位和内部环境既提供了动力,也构成了障碍。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29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在举行历时两天半全体会议后决定推迟宣布建国。根据巴以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双方应于1999年5月4日结束有关巴最终地位的谈判。今年3—4月间,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加强了宣传和外交攻势,声称巴将按协议规定“如期建立巴勒斯坦国”。但在“最后期限”来临之时,巴勒斯坦委员会(议会)于4月26日以41票对1票通过决议“保留推迟建国的可能性”;4月29日结束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最终决定推迟宣布建国。从近中期看,巴建国仍将面临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16.
科索沃是巴尔干"火药桶"中的易爆点。科索沃独立不是巴尔干半岛"自我分裂"的缩影,而是被"他者肢解"的典型事例。作为国际热点问题,科索沃局势除事关巴尔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外,还关乎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及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与作用。科索沃独立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国际体系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并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召开紧急会议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美欧提出的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决议要求伊朗采取一系列重建国际社会信心的步骤,包括全面恢复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重新考虑不要建造重水试验反应堆,尽早批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等。对此,伊朗反应强烈,宣布全面恢复铀浓缩活动以示回应,决定撕毁此前与IAEA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并拒绝允许联合国对其核工厂及浓缩铀设施进行核查,伊核问题进一步恶化。为了加强对伊核问题发展的研究,我编辑部于2006年2月10日召开研讨会,请有关学者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整理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大事综览     
2006年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国际原子能机构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35个成员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欧盟提出的一项议案,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中国投了赞成票.  相似文献   

19.
3月25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巴尔干地区燃起战火。南联盟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联合国的成员国。北约这一庞大军事集团,以强凌弱,悍然对一个不结盟小国诉诸武力,是国际社会绝对不能接受的,因而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1、西方插手:科索沃危机逐步升级自1998年2月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分子,袭击塞族警察引发流血冲突的一年来,塞阿两族矛盾不断激化,北约以解决科索沃危机为由多次威胁对南联盟动武。1998年10月13日,在北约大军压境…  相似文献   

20.
自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以来,国际社会要求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呼声日趋强烈,对科索沃问题的斡旋力度明显加大。 一、俄罗斯 在科索沃冲突中俄支持南联盟主权领土不可分割的原则立场,但不愿直接卷入冲突,力图通过自己作为中间调停人的角色,通过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反战力量,努力使科索沃冲突纳入政治外交解决轨道。在北约对南进行空袭之初,俄的态度以硬为主:3月24日,叶利钦即发表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