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价大起大落过山车,折射出世界经济宏观形势正变得日益复杂、不确定和不均衡 7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一改凌厉升势,开始掉头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基准原油期货价格近日一度跌至每桶110美元的水平,与今年7月11日创下的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纪录相比,跌幅近1/4。与此同时,伦敦市场油价和欧佩克油价也持续回落。  相似文献   

2.
黄蕙 《瞭望》2001,(52)
尽管去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 格飙升至近10年的最高 点,但今年上半年的国际石油市场却波澜不兴,原油价格走势平缓,长期处于欧佩克的油价稳定机制范围内,即在每桶22美元至28美元间窄幅波动。然而,“9·11”事件的发生再度掀起石油市场的狂澜,国际油价在市场恐慌的气氛下急速攀升,随即又一路狂跌,石油市场陷入低迷,光景惨淡,一度跌至每桶20美元以下。11月14日,欧佩克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国际油价变动异常。美国和欧洲 部分地区气温下降,造成国际市场燃 油消费意外增加,国际油价也从低价 位多次反弹。此外,一向被市场认为 是国际油价缓冲力量的产油国生产能 力和美国能源储备,也并未对近期国 际油价上涨起到应有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钢 《瞭望》2001,(49)
美国“9·11”事件虽然一度 导致石油价格波动,但并 未出现人们所担心的油价持续上涨,相反,世界石油价格在短暂上扬后,便开始呈现持续下落的趋势。今年11月纽约原油市场价格降到每桶18美元左右,同一年前相比,世界原油价格下降了50%。从“9·11”到11月,原油价格每桶也下降了12美元。如果今后一段时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在原油限产问题上达成协议,原油价格有可能逐步回升,保持在每桶20-25美元的水平。 供需失衡导致 油价下跌 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失衡。从需求方面看,“9·11”事件沉重地打击了美国投资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初,美元汇价曾跌至新的低点。2月6日,1英镑兑换2.0050美元,美元同英镑的比价跌到198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元同日元的比价跌破128元的关口。2月7日,美元同德国马克的比价创1比1.4460的历史性新低点。在西方主要国家的协调干预下,美元汇价从2月13日起止跌反弹。  相似文献   

6.
伦敦专电圣诞节前半个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日内瓦会议宣布改变其原有的以限产减产办法确保油价的方针,今后要维护它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公平份额。消息传出,当天就发生油价波动,英镑汇价也立即下跌。英国北海标准原油从每桶二十八美元猛跌到二十一美元这个六年来的最低点,石油市场为之惊愕茫然,交易一度几乎陷于停顿。与此同时,十二月初汇价曾接近一点五美元的英镑,也跌到将近一点四美元,本来疲软的美元一下子蹿了上来。  相似文献   

7.
太阳会再次升起,油价也会再次上涨国际油价从年初突破100美元大关,到7月份达到147美元的历史高点,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然而近几个月来油价下降趋势明显,如今已经跌去一半,开始下探70美元的关口。这种过山车式的变化来得过于迅疾。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2000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起伏不平,从年中的每桶30多美元的高价位长时间运行,在年末又跌至中东等主要产油国的最低心理价位——22美元。已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接轨的中国,去年也因此而多次调整成品油价格。根据专家的分析和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国内石油供求的缺口会越来越大,对国际原油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而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来看,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又难以避免。因此,专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尽快建立起能够应付国际油价波动、帮助企业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的市场机制。市场化…  相似文献   

9.
日内瓦专电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87届部长级会议经过两天的磋商,7月27日在日内瓦重申了限产促价战略,并决定在今后5个月里提高石油官价,调整产油限额。 进入80年代以来,欧佩克有过两次重大战略改变。80年代初,欧佩克奉行的是限产保价战略,油价接近甚至超过每桶30美元的水平。1985年,欧佩克为夺回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份额,改为推行增产保额战略,结果引起油价暴跌。1986年,欧佩克再次改变战略,恢复限产保价。14年来,尽管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时有起伏,但总的来说形势是不错的。今年年初,欧佩克确定的原油参考价格(即官价)每桶18美元得到顺利实现,油价最高时一度达到每桶21美元。  相似文献   

10.
新闻回放 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升、暴涨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3月2日油价升至每桶32.48美元后,到10月22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上升到每桶55.17美元,国际油价创下了20年来新高。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市场的石 油价格在每桶30美元的高 位上下浮动,除产油国外的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石油涨价的冲击。这次冲击波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石油涨价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产油国、跨国石油公司和国际投机资本是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中的三个重要环节,从这几个因素综合来看,短期内油价还会维持在高位。 这次国际市场上油价的变动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周期特征。东亚金融危机后,为了防止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欧佩克国家曾经三次增加产量,加之陷入危机的发展中国家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12.
国际市场油价高企,石油消费国对此忧心忡忡尚属情有可原,沙特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在油价上涨中获得巨额财富,何以会积极举办国际能源会议(探讨高油价)?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石油市场一直未曾安静过,价格暴涨暴跌。两年前通过增产或减产来控制石油价格的欧佩克(OPEC)如今也有些力不从心,始终难以让油价稳定在他们理想的25~28美元/桶的“价格带”范围内。2000年一度高升至37美元的油价,到今年初又回跌到十几美元。  相似文献   

14.
王嵎生 《党政论坛》2008,(16):53-53
国际市场油价高企,石油消费国对此忧心忡忡尚属情有可原,沙特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在油价上涨中获得巨额财富,何以会积极举办国际能源会议(探讨高油价)?  相似文献   

15.
江红 《瞭望》1987,(14)
今年第一季度,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保卫石油宫价的斗争旗开得胜。世界石油市场已开始从捉摸不定走向基本稳定,欧佩克的官价已被广泛承认。除2月中旬到3月初油价一度下浮外,第一季度大部分时间,世界主要现货油价在每桶18美元以上。美国石油垄断公司的股票价格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16.
钱慰曾 《民主》2004,(7):47-48
伦敦石油交易所布伦特原油价格5月4日一度蹿升到每桶35.52美元,为13年以来的最高价。而前一天,纽约石油市场上的原油已经飙升至每桶38.21美元,创下1990年10月16日以来的最高纪录。国际石油价格高位震荡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如果分析造成近期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原因,人们不难得出结论,当前世界还不会出现石油危机。  相似文献   

17.
吴力波 《党政论坛》2009,(10):42-43
2003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原油现货价格从2003年1月的30.8美元/桶最高上涨至2008年7月的132.5美元/桶,上涨幅度高达331%。正当全球都在对油价是否会上涨至200美元以上而争论不休之际,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使国际原油价格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跌回2003年初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江红 《瞭望》1992,(10)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3国石油部长参加的市场监视委员会会议2月15日在日内瓦达成协议,决定今年第二季度把日产量从当前的7420万桶减少到2298万桶,并为各成员国规定了具体配额。伊拉克石油虽然尚未上市,协议也为它在第二季度恢复出口保留了余地。由于当前油价处于跌势,会议决定新协议自通过之日起立即生效。 这次会议是在欧佩克原油最低参考价(每桶平均21美元)在近三个月来跌至17美元以下、各成员国担心第二季度油价可能进一步跌落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达成的协议表明,欧佩克已经停止执行自海湾危机爆发后一直奉行的“各自为政,  相似文献   

19.
国际油价逼近145美元时,国际炒家无疑会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政策走向国际油价突破145美元后,中国下一步的能源政策走向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20.
楚东 《瞭望》2001,(43)
随着沪深股指的一滑再滑,沪市指数从今年最高时的2245点跌至10月16日的1655.90点,而且市场观望气氛依然浓厚,成交萎缩的势头还没有明显的逆转迹象,短暂的反弹上攻乏力。与上半年股指摸高再摸高引起接连不断的惊讶之声相比,如今则普遍哀切地注视着股指箭头的一落再落。还有人断言,沪市不跌至接近不可想象的1500点,真正的反弹行情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