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业内专家公认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之年。而今年,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进入提速期。6月份,央行宣布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之后紧接着出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扩大试点方案,试点地区由五城市扩大  相似文献   

2.
去年,业内专家公认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之年。而今年,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进入“捉速期”。6月份,央行宣布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之后紧接着出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扩大试点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1月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314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调145个基点,创2011年4月以来新低。这次中间价下调是在前一日人民币即期汇率收盘实现回涨的前提下发生的,并且远低于昨日收盘价6.5157,让市场倍感意外。最近一个时期,人民币汇率连续贬值,被市场猜测是中国央行利用西方圣诞节假日期间市场交投清淡来趁机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另  相似文献   

4.
考察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演交过程,说明应该允许汇率在央行适当干预条件下依据外汇供求浮动,设定汇率相对稳定的浮动区间,创新外汇管理手段,积极应对国际游资,允许和鼓励人民币境外流通,据以避免外部冲击,同时为货币政策提供调节空问.这是汇率体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夏南 《瞭望》2003,(27)
一个时期以来,某些国家一直在对人民币汇率评头评足,美元对欧元、日元汇率近来大幅下跌,“向人民币升值施压”的舆论再度兴起。央行行长周小川在6月29日国际清算银行会议上正面回答:不认为人民币有被重新评估的可能。表明了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立场。  相似文献   

6.
面对美元贬值,央行人士称,“继续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清颖 《党政论坛》2009,(4):19-19
目前的判断有市场力量和央行干预两种。基于市场力量的观点认为:首先,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短期内升值幅度过大,需要修正。汇改三年人民币升值超过了20%,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尽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但以贸易加权计算的人民币一篮子汇率大幅上扬约10%。中国银行首席汇率分析师谭雅玲据此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人民币汇率回落是技术本身调整和修正的必然结果,“持续的单边升值或贬值容易积累风险,都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安排是在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基础上将两种汇率并轨后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同时实施强制性的结汇售汇制度。现行人民币外汇管理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建立的,但是,这种汇率制度也存在它自身的弊端。目前,当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央行宣布加息、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涌入、美元持续走低时,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8月11日至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调整,三天共贬值4.66%,引发市场震动和各界广泛关注。表面看来,这几乎是一场相当完美的人民币汇率主动调整,各界对此不乏溢美之辞。甚至连IMF也表示欢迎人民币汇率近期的改革,美国政府也认为这是向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第一步。随着时间推移,这次策略调整的经济社会后果将逐步显现,在新的经济情境下,人民币汇率将继续面临重大压力考验。  相似文献   

10.
<正>未来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笔者认为推动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力量大抵相当,而央行必须在这些因素及其他可能互相冲突的政策目标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推动升值的因素外贸顺差大幅增长是人民币升值背后的重要原因。我们预计,今年内到2015年,我国出口将继续温和复苏而进口将保持疲弱,因此外贸顺差可能仍会保持较高规模,继续对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外贸顺差的扩大会加大美国等贸易伙伴国要求人民  相似文献   

11.
仍处在长期升值过程中的人民币汇率,需要银行和外贸企业加紧合作、联手抗险近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7268元,再次突破7.73关口。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新高纪录已经是第20次刷新,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4.96%。同时,人民币所面临的外部压力还在不断加大,人民币仍然处在长期升值的过程当中,并且双向波动的弹性也会相应增强。对此,需要用现实和冷静的态度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12.
林毅夫 《民主》2005,(9):10-11
7月21日。政府实行新的汇率政策,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8.27元升到8.11元,升值2%,幅度很小;一方面“恢复”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并“参考”而不是“钉住”一篮子货币。这次汇率政策改革是否能够达到政府所期望的目的,即人民币汇率不再  相似文献   

13.
袁元 《瞭望》2005,(30)
对于“出其不意”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王召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尽管人民币仅小幅升值2%,但却是中国汇率改革标志性的一大步。“参考”与“盯住”之别分析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特点,王召认为一定要注意区分“参考”一篮子与“盯住”一篮子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我国2012年4月16日实施更有弹性的汇率机制改革之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对促进外资流入具有更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尤其是201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适度扩大,更加体现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决定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符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改革需要。本文试图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尝试分析2012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对FDI的流入带来的影响程度,并通过ADF单位根等检验方法验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FDI流入影响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5.
汇率的价格传递是汇率与其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中问环节.汇率变动对经济影响的大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汇率传递的弹性和速度.汇率传递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外部失衡的调整、货币政策、宏观冲击的国际传导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汇率传递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以及人民币汇率传递研究等三个方面的前沿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1月央行意外降息后,美元开始加速上涨,对人民币是否进入贬值周期的讨论再次升温,人民币在这段时间也由强转弱,下跌约1.5%。与去年上半年央行主动通过中间价引导人民币贬值不同,这一轮贬值的市场驱动特征更加明显:市场价相对于中间价出现大幅折价,远期对即期的折价幅度也创历史新高;外汇占款基本保持零增长。什么改变了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呢?看空人民币的  相似文献   

17.
狙击流动性过剩,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金融调控“组合拳”招招不同5月18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一气宣布了三条政策:分别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0.27%和0.18%;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至5%;从6月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1.5%。这一前所未有的金融调控政策组合——汇率、利率和准备金率三率齐动,彰显出央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防止经济走向过热的决心。时至一周,金融调控“组合拳”影响几何?市场层面又呈现出怎样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汇率风险袭击中国造船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汇率改革的启动,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2.2%,刚刚获得快速发展机遇的中国造船业,正在遭受汇率风险的深刻影响。10月10日,就在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访华前夕,人民币兑美元外汇牌价升至1:8.0864,创下7月中旬中国汇率改革后的新高。至此,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达到2.2%左右。但这个2.2%在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玉伟的眼中,却是中国造船企业大量真金白银的流失。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以出口一艘国际市场价格为6600万美元的17万载重吨好望角型散货船为例,在国际船价不变的情况下,这个数字意味着我们因汇率风险损失1300万元。”可见,汇率风险已经成为中国船企当前面对的最现实和最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10,(27)
<正> 通过主流媒体对此次人民币汇改的报道,了解到在我国汇率改策基础上,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希望《瞭望》进一步解析人民币汇改重启时资本市场、出口行业的影响,汇率  相似文献   

20.
黄蕙 《瞭望》2001,(47)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 长下滑,人民币再度面临 贬值压力。而与此同时,受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的影响,外汇黑市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格屡屡跌破银行牌价。中国已经成功入世,汇率走势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经济运行,汇率体制的改革也是中国经济全面市场化的题中之义,有关汇率的一系列问题备受关注。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人士已明确表示,入世后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