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东润先生一直相信自己能活到100岁.住院之前,仍顽强勤奋,笔耕不辍. 1987年的一天,我到他家,见楼梯旁贴有一张小纸头,大意是:请来访者不要请他写字.我想,早就应该有这么一个告示了:他正忙于修改回忆录<八十年>,而向他索求墨迹的人太多,招架不了.说到这告示,他问:"我给你写过字吧?"我回答,写过一幅.随后就很放肆地加上一句实话:"只可惜那幅没反映您的书法艺术成就."并无求他再写一幅的意思,只是随便说说.不料,他竟说,等天气好时,我给你再写一幅.如此另眼看待,很出乎我意外.  相似文献   

2.
坑中人     
有个人不慎掉进坑里,爬不上来了。他高声呼喊求救。一个主观主义者来到坑边,说:"我很同情你的不幸,待在下边不大好受。"  相似文献   

3.
成见     
孔子一行来到齐国,拜见齐景公而不去造访晏子。子贡说:"拜见齐君,不去见他的执政大夫,可以吗?"孔子说:"我听说晏子侍奉过三位国君,都很顺利啊,他为人是否正派,我很怀疑。"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名字叫蔡澜,为什么叫蔡澜呢?因为我是南洋出生的,我爸爸说:"你就蔡南吧,南方的南"。但是我有一个长辈,这个名字也有个"南"字,所以说不好、忌讳,就改成这个波澜的"澜"字。古语也有云:"七十而不逾矩","不逾矩"就是不必遵守规矩,一下子就活了。这个人生真的不错,真的好玩啊。有两种想法,你如果是认为很好玩就好玩,你认为不好玩就不好玩。就像你走过去一出门,满天乌鸦嘎嘎嘎地叫。这个很倒霉,但是你想,乌鸦是唯一在动物中间会把食物含着给爸爸妈妈吃的,这种动物很少,包  相似文献   

5.
正读书是一件很安静的事情。要是论教养,你真的是读书人,你不要讲出来。读书也好,画画也好,不能弄成一种身份。这是我到国外才学会的。国外很"牛"的人都害羞得要命,躲着不讲自己挺在行的那些事。出国之前还没有人说我是读书人,是知识分子,回来后听到不少人说我是做学问的,是艺术家等。我很害臊,这怎么好意思说出来?陈寅恪先生周游列国,通晓二十多种语言,可是他在清华填  相似文献   

6.
柏园 《瞭望》1997,(47)
人过六十就●柏园英国一个科学家︵赫胥黎︶说过一句很难听的话但凡科学家过了六十就害多利少另外一个英国科学家︵瑞利︶当被问到他对这句话有何评论时补充说﹃如果这位年过六十的科学家喜欢对青年人的成就指手画脚那很可能害多益少但是如果你只做你...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2,(11):4
从"你吃了吗?"到"你幸福吗?"这是一个时代的变化。对话幸福董倩:您幸福吗?莫言:我不知道。董倩:绝大多数人觉得您这个时候应该高兴,应该幸福。莫言: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心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相似文献   

8.
有一则寓言很有意思,有一天,一只蝎子来到河边,想渡河到对岸去,可是蝎子不会游泳,就向青蛙求助,请青蛙将自己背过河去,青蛙执意不肯,说:"假如游到河中间,你蜇我一下,我不就没命了吗?"蝎子说:"是啊,那我自己不也没命了吗?"青蛙一想,有道理,蝎子他再狠毒,还不至于狠毒到害人又害己的地步吧,他也总得要命吧.就这样,青蛙驮着蝎子向对岸游去,就在游到河中间的时候,青蛙觉得自己脖子上被重重地蜇了一下,……在和蝎子一起沉到河底之前,青蛙问蝎子:"你怎么……"蝎子说:"我实在是忍不住了."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一名医生,病人都叫我"可人医生"。最初听到病人这样喊我,心里挺紧张的,以为自己哪个方面很"娘",患者取笑我。后来有病人笑着向我解释:"你是个好医生,是一个可信赖的人,你又经常自我介绍说‘人可何’,所以大家这才叫你‘可人医生’的。"原来,这个称呼是病人对我工作的认可,后来我一直以此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至今追求着努力做病人满意的"可人医生"。医者仁心,十年筑医魂我1992年从安徽中医学院毕业,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全校唯一一名留校生;更幸运的是,留校后师从全国著名的神经病学专  相似文献   

10.
正我在乌镇参加了全球互联网峰会,在这个会议上有马云,也有苹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主持人抛出了一个问题,说:"雷军,你说你有一个目标,要用5到10年的时间,做成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全球第一。"我忙点头。但是他没有再问我,他去问苹果公司的高管,说:"你怎么看?"这个苹果公司的高  相似文献   

11.
一傅众咻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宋国大臣戴不胜为使宋君受国人拥戴,很希望他明礼义,做善事。因无良策,便向孟子请教。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君王做善事吗?我先问你一个问题。有个楚国大夫在这想让他的儿子学会讲齐国话,那么是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 戴不胜回答说:“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这样,尽管天天鞭打他,逼他学会齐国话,也是办不到的;要是把他领到齐国临淄城中庄街岳里这样的闹市住上几年,那么你就是天天鞭打他,逼他讲楚国话,也是办不到  相似文献   

12.
国学赏析     
《侨园》2013,(2):4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选自】《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相似文献   

13.
<正>(1956年1月21日)亲爱的允若:……你写来这封信,当然又暴露了你的一些思想问题,这很好一既然有了问题,向我,向同志们说出来,总比不说要好。因为不说,不等于没有问题,问题还是存在;说出来,你的同志,你的亲属,才好帮助你。你说,你在写这封信以前。"仍然犹豫要不要写这些",你"感到写这些没有用"。你写这些,不是没有用,而是很有用。我欢迎你写这样信给我,  相似文献   

14.
市井人语     
《侨园》2011,(12):55
一元钱的事儿一日,从沈阳来到大连金州,第二天到火车站买票返回但却遇到了"蹊跷事"。在售票窗口我被告知:没有座号。但卖票人说,你如果买大连到沈阳的就有座号,但需加一元钱。当时我很纳闷:为什么在金州非要买大连的火车票就有座号呢?加一元钱其实没什么,但这事的确令人匪夷所思,于是,我去问讯处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6,(8)
正湖南省长杜家毫很有个性:他对单车情有独钟。他说:"我到哪里工作都会买一辆自行车,到长沙也买了一辆。"最近,在湖南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杜家毫讲述了自己骑单车的遭遇。他说:"骑车上路,一会要骑上人行道;一会路断了要扛着车子过天桥;一会被交警拦住,他也不知道我是省长,还教训了几句;我转弯做个手势,提醒后面机动车注意,出租车师傅还把我拦住,摇下车窗,说你摆什么谱啊?又把我骂两句。"杜家毫讲述自己骑单车时受到的训斥和奚落,是想提醒相关部门和领导,要提升公共服务空间;要站在百姓角度去感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如何;要改变冷漠的服务态度,让城市更有人情味。  相似文献   

16.
正一次,马云应邀到上海一所大学演讲。在演讲的互动环节中,有个大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我们毕业后,很想自己去创业当老板,可是我们害怕失败,请问马老师,你有什么办法帮我们消除这一害怕心理吗?"马云略作思考后,对这位提问的大学生说:"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先给你设定一个情景,然后你  相似文献   

17.
英国前首相劳伦-乔治有一个习惯,就是总好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了身后,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18.
谢云 《瞭望》1988,(34)
早就听说有个叫龙应台的人,在台湾以她的杂文《野火集》刮起过一阵“旋风”,自然很想一读为快。但能见到的文章只是一鳞半爪,于是深憾于海峡两岸人为的阻隔。现在由于时事出版社的出版(用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书名),才终于得睹全豹。它确实是一把火,很野、很烈、很猛,它烧向腐朽、丑恶和落后,把我这个中国人的心,烧灼得又疼痛,又欢快。 作者自称《野火集》“只是一个社会批评,一个不戴面具不裹糖衣的社会批评”,我同意这说法。但首先使我惊异的,却是她所批评的台湾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9.
西出阳关     
《侨园》2016,(8)
正二十多年前,出差西北,曾有幸拜谒了阳关。因为实在是想亲身体会一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在一个深秋的下午,我终于抵挡不住内心深处诗酒情怀的鼓动,雇一辆三轮,只身赶往当地颇有名气的古董滩,去践行酝酿多年的无约之旅。在蹬三轮车的西北汉子不标准的普通话里,不时会夹杂一些很土的方言,仿佛是对我说,又仿佛是自言自语地嘀咕:"真是搞不懂你门这些尕娃,那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有甚好看的?凄荒得很哪!"我轻笑一下,却无法向这个粗糙的  相似文献   

20.
创新与艺术     
温家宝去看钱学森,谈到科研创新。钱学森说:"你说的我都很赞成,但有一点,我们的大学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然后他说了句很含蓄的话,"应该让学科学的学点艺术,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应该有艺术素养。"其实也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