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保护从根本上属于人的实践和认识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 ,人类的价值优于动物及环境价值 ,因此环境保护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的环保伦理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环境保护以什么人为本 ?以人的什么为本 ?以及主要保护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 ?这种分析视角把环保的眼光由自然转向社会、由富人转向穷人 ,并建立一种由福利伦理和正义伦理构建的新型环境保护观念和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翠英 《前沿》2005,46(6):24-27
“以人为本”社会理念的出现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与我国目前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的,反映了改革开放在人们精神上的变化。但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却存在着分歧。以人为本,是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看来,在以人为本的理解上还有些话要说,也还有些问题要研究。报刊上时而发表“解读”的文章,有的问题虽经解读仍不清晰,有的解读本身就有问题。简单归纳一下,至少有以下几点:以人为本的整体概念,是不是指以所有的人也就是一切人为本,或者像有的文章所说的那样以所谓“类存在意义上的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人,以人为本就应该是以整体社会为本,如果离开以社会为本去讲以人为本,那岂不是鼓励以个人为本?不能把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等同起来,“民”过去是相对统治者、现在是相对领导者而言,把以民为本混同于以人为本,就把以人为本的意义和范围降低和…  相似文献   

4.
偶和一位60岁的普通退休老工人聊天,我说,成都道是原英国租界地,当时叫伦敦道,她问我租界地是什么?这使我很震惊!60岁的老人就已经不明白租界是什么,那她的儿孙就更不会明白了。现在解放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企业都在强调“以人为本”。也有些企业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但什么叫“以人为本”?怎样理解“以人为本”?经常听到一些同事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是单位的老人,多年来尽心尽力,加班加点,业绩不说突出,也基本可以。为什么有的小青年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收入比咱高?提升的机会多?这哪儿是“以人为本”,纯粹是以年龄为本,以关系为本。”  相似文献   

6.
朋友,每当我们说起狗,我们首先会想到些什么呢?是那些骂人的话吗?——什么“狗杂种”、“狗腿子”、“狗……”如果只是想到这一些,那我们对狗太缺乏了解与理解了!那是根本没有认识到狗的优良品质,没有认识到狗是人类最忠诚、最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最有包容心、同情心的朋友,狗是这个世界上的英雄!什么?狗是英雄?是的,狗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英雄!  相似文献   

7.
人狗情未了     
郭大爷退休前是社科院的研究员。 前几年,郭大爷儿子家养了一条纯种小京巴。这畜生乖巧伶俐通人性,同郭大爷的孙子一道,被小两口儿视同己出,宠爱有加。孩子和狗被分别称呼为京京和巴巴。郭大爷生性耿直,看不惯这东西摇尾乞怜的媚态。儿媳一见郭大爷进门就唤京京和巴巴,“快叫爷爷!”孙子乍撒小手扑过来,郭大爷自然乐不可支;可那狗东西也扑上来撒娇,就让郭大爷心里直犯腻歪。有一天,老汉终于忍不住给儿子打电话严正声明,儿媳要是人狗不分,自己就不再登门。让一条狗跟自己叫爷爷成什么体统?这简直是对人类尊严的羞  相似文献   

8.
<正>朋友,每当我们说起狗,我们首先会想到些什么呢?是那些骂人的话吗?——什么“狗杂种”、“狗腿子”、“狗……”如果只是想到这一些,那我们对狗太缺乏了解与理解了!那是根本没有认识到狗的优良品质,没有认识到狗是人类最忠诚、最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最有包容心、同情心的朋友,狗是这个世界上的英雄!什么?狗是英雄?是的,狗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英雄!  相似文献   

9.
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他们搂着小狗来到朋友家,安然坐下。第一次训练前,女训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女训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以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从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的角度来看,"以人为本",科学地回答了在发展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以及如何实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问题,具有极为丰富的内蕴。  相似文献   

11.
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人为本"中"人"指的是什么?各种观点可谓异彩纷呈,厘清这一问题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性问题,唯有明确以"谁"为本,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构建。而探究以人为本中的"人",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去抽象地谈论以"谁"为本。必须从历史维度对照其他语境中的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才能清晰把握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之"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  相似文献   

12.
<正>党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综合性文献资料中心,承担着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职能。党校的教学科研能不能上水平上台阶,图书馆的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发挥党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应该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党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包括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两个方面。党校图书馆因学员和教职员工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而存在,要做到以读者为本,就要为全  相似文献   

13.
学界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讨论,从2003年到2012年发表相关文章、著作有八万余篇、部,集中在"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上。近10年来主要争论:"人"是什么?"本"是什么?"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学界不同观点是:"人"是个人?人民?人类?"本"是世界观之本?历史观之本?价值观之本?"以人为本"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是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以人为本常常流于形式,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它的表面化理解。因此,必须在重新诠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企业的以人为本,企业才能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重新诠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什么人"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以及什么人"如何才能"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一旦我们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贯彻到了企业领域,也就是说,将它与企业的特殊性质结合起来,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直接对象和间接对象,并且发现把人是目的与人是手段结合起来亦即把伦理与经济结合起来乃是实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针对"以神为本"的,在当代中国是针对"以物为本"的。在这两种场合,都不涉及在人的内部以哪个特殊部分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  相似文献   

17.
佳谜故事     
周洪林 《就业与保障》2007,(1):36-36,44
拦车考孔子孔夫子周游列国,来到燕国,进城门不多远,见一少年拦住马车说:“我叫项方,听说孔老先生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项方问到:“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说:“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难于开花。”项方晃着脑袋直喊:“不对!”接着说出四物。孔夫子感慨地说:“后生可畏啊!”你知道项方说的是哪四物吗?  相似文献   

18.
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一些企业管理不善,发展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人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没有人的活力,就没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因此,企业要实现基业长青,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必须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一、以人为本,满足员工五项需求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王海昌 《岭南学刊》2005,2(1):46-49
在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以人为本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实践依归。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青少年犯罪预防;青少年犯罪预防是一种什么结构?本文就此谈一点浅见。青少年犯罪预防一词是一个偏正结构。所以,要分析青少年犯罪概念,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青少年,什么是犯罪预防,最后才能把青少年犯罪这一概念的内涵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