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樵夫 《西部法苑》2003,(8):62-62
网络在提供快捷、丰富的信息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对于那些好奇而且自控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来说,更具有不可预知的杀伤力。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国务院于2002年9月颁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文规定禁止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但是,大大小小网吧的电脑前却端坐着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小孩。  相似文献   

2.
翟苏黎 《法制与社会》2010,(36):114-115
近年来,文化部大幅提高对网吧行业整治力度,根据新发政策,网吧一次接纳3名义上未成年人,将被作吊证处罚。因此,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将成为网吧监管中的常见现象,但由于法律疏漏,吊销许可证在实务操作中带来很多问题。本文通过整理分析,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斯远航 《法制与社会》2012,(13):167-168
"未成年人禁止入内",在中国大陆每个网吧大门醒目之处,都悬挂着这块醒目的标识牌。如一道高高的门槛,把很多对网络世界充满神奇向往的青少年拒之门外;又如一把达摩克利特之剑,高悬在每个网吧业主头上,提醒他们如违反此禁令将受到严厉处罚;同时它也指出了管理部门对网吧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尽管执法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处罚力度,但对这种违规问题还是防不胜防。然而笔者在执法实践中感受到,网吧"未成年人禁止入内"这条规定存在一定的时代烙印和立法缺失,也给网吧经营和执法监管实践操作带来了不少难度,在这儿笔者浅析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一个新的科技时代的来临。但因网吧管理不严格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侵害未成年人等事件频频发生,人们开始对网络众说纷纭。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瘾少年的状况,并思考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我国应从法律、法规的完善,网吧的管理以及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关怀等方面着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网络成癌导致的犯罪问题引起了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检察院办理的刑事案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因痴迷网络而引起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现状,并归纳出与网吧有关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高发的原因,旨在为有效防治青少年犯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禁止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通识并且已写入有关的法律之中,鲜有人怀疑过其合宪性与妥当性。然而,从立宪主义的视野观之,“禁止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存在违宪之虞:一方面,这一立法的理由不能满足限制未成年人精神自由或人格权的合宪性要求;另一方面,从手段上看,这一规定又显属多余,它不具备对未成年人基本权利进行限制的“必要性”条件。就“禁止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而言,“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只是一个借口,其真正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成人政治社会转嫁自身责任并对未成年人达成强制,要求未成年人依前者设定方式成长的一种图谋。  相似文献   

7.
《天津律师》2007,(1):60-60
为推动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开展,按照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部署。2004年。市律协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未保委”)。建立了律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目前,共有150余名律师加入未保委,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白成立以来,未保委积极发挥律师作用,承办了多起有重大影响的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展示了律师热心公益事业.维护社会和谐的良好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已有网民1.6亿名、网站131万个、网页44.7亿个、博客用户300(I多万个,网络应用推陈出新,互联网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极大地便利、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无数的未成年人沉迷于网游、流连于网吧,网上“维权”事件接连不断,网络淫秽色情、网络赌博、网络诈骗屡禁不绝,网上贩毒、网络传销有所发展.网上销售枪支、迷药日益增多,互联网成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工具。传统违法犯罪与网络违法犯罪日益融合,“虚拟人”与社会人角色互换时隐时显,“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结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9.
在对五个城市800多名在校生及部分未成年犯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网络的负面影响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作用,探讨社会、家庭、学校等在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责任,从而提出一些预防网络对未成年人消极影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时期,河南省西峡县城区的市民有一个惊喜的发现,所有网吧门口都挂起了“未成年人禁止人内”和“营业时间;上午8:00-夜晚24:00”两块牌子,通宵达旦经营的网吧没有了,沉迷网吧、夜不归宿的中小学生没有了。走进社区、街道,随便问问每一个人,他们都会这样回答:“要不是人大监督,城区网吧经营管理就不会这样规范有序了。”  相似文献   

11.
法政新知     
6月起施行的法律法规网吧不能开在学校旁未成年人沉迷网吧一直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作出了新的规定。新法规定,中小学校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一、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上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如歌舞厅、网吧、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经营场所,不顾国家禁止性规定,贪图经济利益,变着法向未成年人开放,使得含有凶杀、色情、暴力、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1月15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继北京南极速网吧失事后,紧锣密鼓出台的有关网吧管理的第一道“防火墙”,也是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又一得力措施。然而,几乎在该《条例》出台的同时,安徽省界首市某中学三名单纯幼稚的初中女生,正从网吧一步步走向魔窟。若不是警方辗转千里及时出击解救,虚拟的网上世界将再次充当通向罪恶和苦难深渊的桥梁,从而再次用事实证明了网吧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当然,网络本身并没有错,那么这起案件的发生又是谁之过呢?    正值寒假期间,我们刊发此文,以期能给少男少女们,给少男少女的父母们提个醒:网络不是现实。  相似文献   

14.
由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安徽省第三届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评选结果于3月21日在省城合肥揭晓,六安市建成网吧监控平台并投入使用等十大事件获选。  相似文献   

15.
通过租赁网络服务器,开设手机色情网站,并以此牟取广告利益,在手机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今天,这种“赚钱”的方式也开始“流行”起来。然而,它却极大地污染了网络环境,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9年9月20日,袁雪珍一纸诉状把谷城县石花镇F1网吧业主推上被告席,状告网吧业主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而引发一场少年弑父的家庭悲剧。媒体的目光因此再一次聚焦到2009年1月11日那场震惊全国的网瘾少年弑父血案。舆论众口一词,谴责网吧非法经营和暴力网游对青少年的毒害。然而,很少有人能走近弑父少年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不良“网吧”对青少年产生的消极影响,长宁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检察科根据团中央、高检院关于开展维权专项活动的要求,在暑期积极参与“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创建活动,优化青少年的网络环境,检察官们依托社区,以“暑期维权在社区”为主题,组织上网教育活动。他们先后在华阳街道、虹桥街道虹储居委会、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监督》2006,(6):F0002-F0002
“六一”儿童节前夕,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召开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活动月”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10家中央及市级媒体应邀参加发布会。 市院新闻发言人、副检察长雷万亚通报了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情况,市院副检察长于天敏就“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活动月”的安排做了发布,并向新闻媒体公布了我市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公诉案件、审查逮捕案件的规定及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起诉标准。  相似文献   

19.
“犯罪未成年人中,有90%以上的人经常上网、打电子游戏,其中上网、打电子游戏成瘾的占50%。上网、打电子游戏已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这是渝北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进行调研后得出的结论。该院立即向渝北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提供了相关调研材料,并提出了相关整治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建议。这一合理化建议引起区未保委高度重视,2006年3月,决定首先对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连网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场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与实惠的同时,也伴随诸多负面的效应。本文就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影响进行探究,并试图构建相应的应对方案来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工具,阻却网络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