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前提,是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关键,是科学配置农村人力资源、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是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农村繁荣稳定、农民有效增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庄被称为"空壳村"。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过去没有集体经济收入,集体土地也承包给了个人,是典型的"空壳村"。近几年,乘着政策的东风,三江村盘活土地资源,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社民,成功转变成富裕的"实心村"。土地流转强村富民"上世纪80年代,村里的土地都承包到户,一些集体所有的山塘、禾场、晒场也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实现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制度,创新农地金融迫在眉睫。我国立法在一定程度上否认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属性的完整性,限制了农地抵押权能的发挥。当时立法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出于该制度不利于保护集体成员权、不利于发挥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利于保护国家耕地的考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民主体身份的多元化,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被不断弱化,农业规模经营开创了农业经济的新局面。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合乎法理的,也是对现实需求的回应。应明确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标的物,以实现物权;重构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以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束";修改相关法律,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并建立配套制度,以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是农业大省(区),耕地面积达6371万亩,全区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628万亩,涉及农户近200万。自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落实以来,广西各市县纷纷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和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在实践中,涌现出玉林博白"劳务输出+土地流转""大园区+龙头企业+小业主""大园区+合作组织+小业主"等土地流转模式,贺州富川"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南宁隆安"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这些  相似文献   

5.
何巨冯江 《群众》2017,(18):58-60
金湖是江苏省人口小县、农业大县、生态强县,也是较早开展农村改革试验的县。2013年以来,金湖在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先后承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和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取得了一些原创性、可借鉴的经验做法,推动了县域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0,(2):95-95
顾钰民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撰文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一方面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界定,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真正落实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权利;另一方面,通过土地经营权集中,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涉及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小品《捐助》讲的是一对亲家"钱紧"和"白闹"两人共同承包土地,一年下来共赚3万元,白闹将自己的15000元存在钱紧的银行卡上。白闹让钱紧把他的钱取出来用于娶老伴,钱紧在取款路上遇到有人组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家4口人,1997年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村里按人头分配了承包土地,我家分得土地8亩。2006年9月,我爱人因病去世。2007年1月,村委会在对本村部分机动土地进行重新分配时,以  相似文献   

9.
杨佳  王红玲 《理论月刊》2007,(9):159-162
都市农业要求逐步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化,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农村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符合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加快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步伐,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武汉市都市农业建设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陈健 《中国人大》2012,(13):49-49
仓廪实,天下安。而土地是民生之本,更是农业的命脉。在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的基础上,积极规范、引导土地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李富金 《政策》2005,(1):27-29
去年以来,在农业经济效益看好的新形势下,农民承包土地和种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返乡要求承包土地,农村土地的供需矛盾问题开始突出,由此引发了不少土地承包纠纷。当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值得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破解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滕州市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3.
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券化、农民变为农地证券的持有者和农业产业工人 ,是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 ,针对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实践中存在的—些突出问题而进行的一项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创新 ,是现代金融技术与农村制度创新的结合。积极稳步地推进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证券化 ,鼓励握有土地资本证券的农户与涉农公司或其他市场主体通过农地证券市场进行资源整合 ,不仅可以使农地承包经营权成为农民参与社会分配最重要的要素 ,增加农民收入 ,而且还可以提高农地的配置效率 ,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适度规模不等于大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政府最关心的问题,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那么,什么样的规模经营是适度的呢?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基层搞实践的,都有这个疑问。我在调研时发现,"适度规模经营"不仅仅是一个经济  相似文献   

15.
陈柏槐 《政策》2005,(2):13-15
2004年,中央和省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加上农产品市场行情较好,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可以说,2004年是近年来农业发展环境最好、农村改革力度最大、农民负担最轻、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农业发展既有很多有利条件和基础,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策的强刺激效应减弱,承包土地纠纷增多,生产资料涨价,基础设施老化,农民负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农村工作提出更高更新更艰巨的任务。按照"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作为稳定完善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  相似文献   

17.
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高效流转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高效流转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即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地价评估机制及加紧建设规范化的农村土地交易机构。二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配套机制,即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建立农业生产服务机构。三是从立法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即充分彰显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权能、确立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及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三农"题材文学的农业叙事始终和土地叙事、劳动叙事密不可分,关乎土地和劳动的叙事姿态、叙事功能、叙事话语和叙事内蕴,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农业叙事的发展面向。考察当代"三农"题材文学中农业叙事的嬗变轨迹,映现出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土地危机和农业危机的现实,也凸显了创作主体对农业危机的内在焦虑以及谋求改变此种危机的努力。无论从现实性还是艺术逻辑的角度考量,只有寻找到合理解决农业问题的道路,才能真正解决土地危机和农业危机,也才能为农民开辟一个真正美好幸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正"村里这个月花了多少钱,怎么花的钱,还剩多少,现在一目了然。"站在村里的财务公开栏前,郯城县杨集镇孔圩村村民周佃银满意地说,"村里的大小开支一月一公布,村民心里有底了,村干部也踏实了,干群之间的隔阂也消除了。"杨集镇人大积极落实人大代表建议,以"村务阳光监管、推动和谐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14,(4):19-19
<正>亮点一: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1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3.9%。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一号文件把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意图是在维护农户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的基础上,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开拓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