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郑磊 《电子政务》2013,(6):33-42
在梳理分析国内外空气质量数据发布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对上海市公众的空气质量数据需求及人群差异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公众存在获取空气质量数据、空气质量知识、健康防护建议和洁净空气四种层次的需求,不同层级人群在发布内容、标准、渠道、形式、地点、频率和语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对上海市空气质量数据发布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政府应基于公众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应丰富发布形式,降低公众解读门槛,提高公众对数据的应用能力;应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渠道、形式多样的数据发布。最后对上海市空气质量数据发布实践作了简要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为紧跟"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时代潮流,打造全国一流的公安公众服务互联网平台,天津市公安局提出"12345"的公安公众服务互联网平台理念及让群众办事不求人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理念和目标,于2015年上线推出了集办理、查询、互动、新闻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天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微服务等先进技术和标准,不仅在政务服务上下功夫,还在警务实战上出实招,拓展了信息渠道,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以政治学类学术期刊为样本分析微信公众号的使用现状,发现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开通比例较低,推送信息浏览量较少,提供服务少,与用户互动不多。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应用焦点思维、碎片化思维、粉丝思维等移动互联网思维加强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促进学术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中国气象部门是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把监测、预测、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作为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为政府防灾减灾的决策服务放在气象服务工作的首位,最大限度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对气象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建成了由地面观测、地面遥感到高空遥感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气象部门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监测系统。随着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5.
从整体分布、账号管理、发布、互动、服务等维度出发,对上海市政务微信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构建全面覆盖多个维度的政务微信分析评估框架。基于研究分析的结果对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能力和成效提出建议:政务微信在整体布局上应从"立体化"全面开花迈向"关联式"顶层设计,在账号设计上应从部门导向转向用户视角,在信息发布上应从重产出变为重效果,在政民互动上应从问答走向互动,于在线服务上应从信息查询迈入全流程办事,在评估方式上应从单账号、单维度转为整体性多维度。希望本研究有助于提升上海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能力和成效,并为全国其他地区政务微信的运营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电子技术的成熟、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政府利用云模式更好地开展公共服务提供了可能。在云模式下,政府将所有服务能力、数据、资源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建成一个服务资源网络,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主动获取服务,实现了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从而大大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胡敏 《人民论坛》2012,(28):64-65
"2011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85.7分,公众对气象服务信息实用性评价为89.8分,气象服务品牌知晓率明显增加……"一份由中国气象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完成的《2011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折射出我国公众对气象事业关注度、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与日俱增。如今,我国公众的气象意识已大为提升,对气象服务的需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很多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杭州、江苏、南京、广州等)都尝试了WiFi信号的全城(大多数公众场所)覆盖,加之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新媒体已经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一个补充,而是越来越具有首发性、独创性,自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舆论场。有媒体人曾总结过去10余年第一现场信息渠道的变化:"9.11恐怖袭击,凤凰卫视;5.12汶川地震,央视;4.20雅安地震,微博",而天津塘沽大爆炸,渠道则  相似文献   

9.
移动政务是将移动技术运用于政府行政管理,为公众及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本文阐述了移动政务与移动服务的概念、内容与应用;简要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移动通信现状;分析了移动政务为公众提供的移动服务案例;探讨了移动政府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界定了发展中国家的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0.
气象部门的预报和预警服务在抵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应对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时,气象部门对其带来的强降雨做出了及时准确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并联合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发布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和预警应急系统在“碧利斯”影响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扩展了信息的采集渠道,更多的公民隐私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使得信息泄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互联网数据安全防护亟待加强。以当前互联网信息采集存在的采集率低、信息不鲜活、安全性缺乏保障等问题为切入点,设计了一款移动端信息采集APP,旨在提高数据采集率,同时应用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关于《规定》的起草背景随着上海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大城市气象精细化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2015年,中国气象局出台《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对气象预报预警的发布与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市政府51号令)实施,对上海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及防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电子政务》2012,(8):3
自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的十余年中,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国政府网站建设取得巨大进步,政府网站已经成为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的重要渠道。作为政府网上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政府网站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赢得公众满意,就必须从当前的"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切实从用户体验的视角整合网站资源,优化网站服务。本期专题报告探讨"基于用户体验的政府网站优化",分五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16日,海南省水务厅、应急厅、气象局在海口联合举行"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新闻发布会,指出将推动海南防灾减灾信息实时化向智能化发展,推广"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到乡镇基层,并加大平台的公众服务力度。"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整合共享了36个厅局涉灾信息数据,是多级多部门业务协同、全省上下联动、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平台。该平台的视频会商、水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9,(10):64-64
近年来,嘉兴市气象局牢固树立"民生气象、现代气象、社会气象"工作理念,做好各类气象服务,加快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获得全国气象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全国气象部门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气象部门法制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气象部门局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气象部门科技服务先进单位、浙江省抗击冰雪灾害先进集体、嘉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嘉兴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相似文献   

16.
气象工作要全面融入和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健 《今日浙江》2011,(24):41-41
浙江是海洋大省,也是海洋气象灾害多发、气候变化影响敏感的省份之一。今年年初,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正式列入国家战略,对气象工作全面融入和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发展海洋经济,气象具有基础性、保障性和先导性作用。气象部门要围绕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带气象保障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海洋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海洋气象信息分发能力、海洋气象防灾减灾能  相似文献   

17.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决定》(渝府发〔2006〕144号)精神,进一步建立畅通的气象信息服务渠道,不断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以减少气  相似文献   

18.
传统电子政务轻服务和用户需求,信息孤岛效应突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质量不高,无法满足移动政务服务需求。作为一种新型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互联网+政务"应以公民需求为导向,优化在线服务模式;以数据共享和权力公开为核心,驱动政务公开;以政务APP和第三方平台为枢纽,提供移动政务服务;以政务云为基础,建立政务服务信息网。  相似文献   

19.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3,(13):11-1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发展,依靠这一技术平台兴起的做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快捷、最主要的渠道。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民众也开始利用这一平台,发布信息,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事务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 “天气预报?看看报纸、电视,听听广播不就行了。”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气象预报只是衣食住行的一种参考,但很多商家对此却另有一番体会,气象预报很可能成为他们赢得市场的重要信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崛起,大众媒体上公益性质的气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商家对气象信息的“渴求”了。如今,商家们纷纷向气象部门购买更精细的气象信息。于是,作为气象公益服务的补充,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应运而生,气象经济得以萌芽、生长。冷暖晴雨含商机“我们保险公司用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及时而有针对性地督促投保单位对气象灾害进行主动防范,使其减少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