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拉脱维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名义账户制”改革的国家。改革前拉脱维亚传统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很慷慨,但财政不稳定,养老金支出不断上升。为此,拉脱维亚进行了“名义账户制”改革。新制度包括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名义账户制”计划,第二支柱是国家强制性积累制计划,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性私人养老基金储蓄计划。本文对改革以来新制度的运行情况做了评估,认为新制度成功地保证了财政可持续性,增强了公平性和透明性。但在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方面,三支柱改革次序和第二支柱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名义账户制:波兰社会保障改革的有益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名义账户制的诞生是一个制度创新。欧亚一些国家从1995年开始先后引入这个制度,到2004年已有7个国家实行了这个制度,其中波兰很有特色。名义账户制度诞生已经10年了,波兰名义账户制度的运行也有6~7年。总结波兰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深入分析名义账户制度的利弊具有发人深省的意义。可以说,波兰改革是成功的,它为转型国家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累了经验教训,成为一个绝好的案例。甚至可以说,波兰社会保障的成功改革又一次吸引了世界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引起了世界银行和各国政府的极大兴趣。同时,如同二十几年前那样,波兰再一次为中国带来了一缕新鲜空气,又一次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参照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全球社会保障改革进程中,创建国家主权养老基金成为一股新的潮流和趋势。智利是社会保障私有化改革的先驱,近年来智利对其个人资本化账户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新一轮改革和完善,并引入了一个再分配的成分即普享型的社会互济养老金制度。为了解决新一轮改革带来的融资成本问题,智利利用国内丰厚的铜矿资源收入带来的财政盈余,建立了养老储备基金。智利养老储备基金由财政部委托中央银行管理,它作为一支新兴的国家主权养老基金,与智利主权财富基金即经济与社会稳定基金相辅相成,完全投资于境外,目前主要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投资渠道将随着投资经验的日益丰富而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智利失业保险储蓄账户制度:运行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利传统失业保险制度覆盖面狭窄、缺乏公平性以及存在道德风险等问题;解雇金制度虽能稳定就业,降低失业率,但在覆盖面和待遇上仍存在差异性与不公平,二者在解决失业风险问题上缺乏效率,效果不佳。在此背景下,作为民主联盟政府推进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利于2002年开始实施失业保险储蓄账户制度,该制度在规避道德风险、扩大覆盖范围、增强再就业激励等方面效果显著,但仍存在制度不公平、收入支持不足等问题,在能否降低管理成本上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为了提升失业保险储蓄账户制度的绩效,智利于2009年对该制度进行了深化改革。失业保险储蓄账户制度的发展方向应是与现存的养老金账户相结合,建立综合性储蓄账户制度。  相似文献   

5.
欧洲、拉丁美洲和中国的文化与社会保障改革取向存在差异性.与西欧相比,拉美和中国之间的相似性更多一些,例如低收入的经济背景、积累性质的融资模式、个人账户的引入等,其改革效果也存在一些相似性.例如覆盖面狭小等.中国和拉美社保覆盖面狭小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即拉美缺乏储蓄文化,其社保改革之后"对等原则"的引入并没有为提高覆盖率和遵缴率作出很大贡献,但对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分析和对比之后发现,在浓厚的储蓄文化背景之下,中国社保覆盖率狭小的原因正是由于缺乏"对等原则"因素所致.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保制度中"对等原则"效果截然相反.鉴于此,本文认为,如果将目前统账结合制度改造为大账户制或名义账户制,将个人和单位缴费完全划入个人账户,覆盖率和遵缴率就会像住房公积金那样立即提高,实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新一轮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7年,在苏联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基础上,俄罗斯建立了现收现付制①的养老保险制度。2002年,又对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建立了三支柱②型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采用包含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二者特点的混合型财务模式,养老保险的缴费形式以统一社会税③形式缴纳。2010年1月1日,以取消统一社会税、实行强制养老保险缴费为标志,俄罗斯新一轮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又正式启动。本文拟对此次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改革目标、改革内容以及改革在制度设定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1994年阿根廷对传统的DB型现收现付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建立起一个多支柱混合型社保制度.2008年11月阿根廷突然宣布对其Dc型完全积累制的私有化社保进行"国有化再改革".本文对1994~2008年阿根廷私有化社保制度的运行状况进行了总体评价,对2005年以来尤其是克里斯蒂娜总统2007年12月上台以来实行的改革取向作了评介,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11月国有化改革的过程、改革方案及其相关立法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析.对阿根廷社保国有化改革的反响不尽一致,国际舆论普遍持批评的态度;而在国内方面,工会和参保人则持坚决的支持态度.本文认为,阿根廷社保私有化改革之后存在的问题在拉美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它虽然基本解决了制度可持续性和政府财务负担等问题,但却始终存在着养老基金管理公司手续费较高而利润却"旱涝保收"、社保制度碎片化状况没有得到根治且特权制度依然存在等很多具体问题,特别是覆盖范围狭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绝大部分就业人口被排斥在外,广大国民没有得到实惠,于是,社保制度合法性危机便逐渐显现,这既是拉美私有化社保模式的致命缺陷,也是阿根廷社保制度成功实施"国有化再改革"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人口老龄化加快和经济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之后养老金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1981年智利养老金制度私有化改革是这次改革浪潮中率先彻底变革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重要创举,1993年秘鲁养老金公营计划与私营计划并行的改革模式也在拉美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两个拉美国家在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原因、基本内容、进程和存在的问题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改革模式与细则、投资组合和实施效果上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两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展现了个人账户积累型养老金制度的优越性,也暴露出很多问题。通过对这两个国家养老金改革情况的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可以为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国亟须强化养老保障制度的多支柱建设,特别是应该尽快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同时尽快完善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与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自1992年初开始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一直处在政局动荡、经济衰退、社会混乱相互交织的严重状态。加之原有的一整套社会福利制度与体制转轨不相适应,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这一切导致贫困、失业、犯罪等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面对上述情况,俄调整社会政策,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以期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新的社会保障体制。现将近两年来俄在医疗、养老、就业方面的改革现状与存在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9年前,捷一直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每年国家都投入大笔资金。剧变后,随着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来的社会福利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它使国家的财政负担过重,也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捷政府本着兼顾公平与效益,国家、企业(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社会保障费用的改革原则,1992年开始对医疗、养老、社会补助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现将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如下: 一、医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that when Former Soviet Union (FSU) leaders can obtain Western economic resources, then their foreign policy will more often be independent of Russia. The principal factor we examine with respect to securing Western economic assistance concerns the willingness of leaders to implement economic reform, an enabling condition that allows leaders to adopt policies more independent from Russia. In contrast, if leaders cannot secure Western economic resources because of a lack of reform,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adopt a pro‐Russian orientation. In the case of Ukrainian foreign policy throughout the past decade, we contend that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phases. These include the initial anti‐Russian policy of the early 1990s that proved unsuccessful because of a lack of reform, the more moderate Russian orienta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decade when moderate reform was implemented, and a stronger pro‐Russian orientation by the end of the decade as reform slowed.  相似文献   

12.
蒙古“民主改革”十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民主改革”至今十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多党存在和竞争的格局已经建立,政局发展将相对趋向平稳;经济上加速私有化,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经济体制转轨步履维艰,经济复苏、发展充满荆棘;思想政治上推崇自由化,对蒙古人解放思想、放眼世界、更新观念起到一定作用,但各种意识形态泛滥,也造成民众无所适从,思想混乱。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印度社保市场规模的扩大、人口转型期的考验和增加财力,缩减赤字等都要求印度对现行社保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虽然印度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但该制度存在过分以福利导向、忽视公共行政改革、社保福利呈现二元特征、覆盖面不足、管理专业性不强和缺乏统一监管等问题。印度社保制度改革的总体原则是坚持专业性、系统性和过渡性三个原则,涉及公务员养老金改革、新型自愿社保计划、雇员公积金计向l改革和引入私人养老保险基金等四项改革内容。印度社保制度改革对我国社保制度的改革也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促使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而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有效地处理特定社会问题的制度手段 ,是与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经济社会状况发生变化时 ,社会保障必然要作出积极的回应。因此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对社会保障制度造成影响 ,甚至是冲击。而应对冲击的办法只能是深化社会保障改革 ,包括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降低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比率、增强失业保险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15.
一、老挝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1986年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指出:公务员制度在现代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完成国家和政府使命的必要工具和手段,也是政府实现其价值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的具体体现。此次大会标志着老挝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正式确立。1993年11月11日,老挝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公务员法》,详细界定了公务员的任职资格、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级划分原则以及公务员的管理办法等。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的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70、80年代的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伴随着工业化的实现,韩国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本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这些不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许多方面不适应或者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相似文献   

17.
Like many post-Soviet societies, Ukraine has experienced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emergence of an oligarchic system.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lites have become locked into a 'partial reform equilibrium'. Unfinishe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have fostered the exchange of economic resources against political support, weakened the state capacity and opened the way to undemocratic outcomes. President Kuchma has become the centre of a 'personal rulership', in which rent-seekers and rent-givers have forged an alliance aimed at preserv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affairs. The consequent situation of stall has benefited both economic actors, allowing them access to the re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wealth, and political actors, allowing them to consolidate unchallenged their position of power. The systematic plunder of economic resources, perpetrated under the oligarchic system, has imposed great costs upon Ukrainian society, condemning it to a vicious circle of underdevelopment, administrative weakness and inability to implement change.  相似文献   

18.
香港经济转型中的人才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史,不论是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经济的称雄,还是日本经济战后的崛起,都是优先发展科技和重视教育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谁在科技和教育方面领先,谁就会在发展方面领先,这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的"先驱者利润".如果说,科技和教育犹如推动经济前进和发展的两个轮子,连接两个轮子的轴是人才,那么,人力(或人才)资源①的开发就是决定这两个轮子速率的枢纽.因此,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都十分重视人力资源战略.随着香港产业结构的转型、要素配置格局的改变、优势制度的不断强化以及国际人才竞争趋势的加剧,如何成功培养和吸引高科技人才与高附加值人才成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和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而人才强港战略的推行可以将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到决定香港经济社会命脉发展的高度,可以为香港人力资源开发开辟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It is almost a decade since India began its economic reforms. Apart from the purely domestic economic objectives that the reforms were expected to achieve, there was a recognition that reform was imperative if India wanted to become an economic power of consequence within and beyond its region. This had important foreign policy implications. Official pronouncements reflected the concern that the balance of fiscal power as opposed to military power was the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This called for an integrated strategy to bring economic and foreign policies clos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vigorou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could not be undertaken without sharpening the commercial diplomatic tool. Indian foreign policy over the last decade has been grappling with this challeng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orientation in Indian foreign policy, assesses the efforts undertaken so far to make commercial diplomacy viable and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s that multi-layered diplomacy poses for a country like India.  相似文献   

20.
It is almost a decade since India began its economic reforms. Apart from the purely domestic economic objectives that the reforms were expected to achieve, there was a recognition that reform was imperative if India wanted to become an economic power of consequence within and beyond its region. This had important foreign policy implications. Official pronouncements reflected the concern that the balance of fiscal power as opposed to military power was the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This called for an integrated strategy to bring economic and foreign policies clos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vigorou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could not be undertaken without sharpening the commercial diplomatic tool. Indian foreign policy over the last decade has been grappling with this challeng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orientation in Indian foreign policy, assesses the efforts undertaken so far to make commercial diplomacy viable and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s that multi-layered diplomacy poses for a country like Ind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