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刁大明 《现代国际关系》2016,(4):31-39,63,64
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初选领先的唐纳德·特朗普目前仍无法锁定党内提名,但其引发的"特朗普现象"已成为最大关注点之一.基于历史角度和现实角度的剖析,"特朗普现象"可以归纳为当前美国民众对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国际环境等多层次不满、愤怒乃至恐惧之类民怨直接导致的、带有强烈"反智主义"与"偏执风格"的"本土主义"倾向.同时,美国初选制度、共和党政治生态、媒体议程设置以及个人特质等综合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强化着"特朗普现象".虽仍在发展之中,但"特朗普现象"已凸显美国目前面临的政治与外交困境.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巴勒斯坦两大派别"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武装冲突升级,哈马斯武装攻占了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加沙的官邸,阿巴斯下令解散由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担任总理的民族联合政府并组建"紧急政府"。国内学界称此事件为"加沙事变"。加沙事变是"后阿拉法特时代"的巴勒斯坦缺乏强有力的领袖人物、巴内部路线和权力斗争加剧以及以色列和美国的高压政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目前情况看,不排除巴勒斯坦"两地分治"长期化或事实上形成"一国两制"的可能,但巴要建立两个国家则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巴内争不止的态势对地区安全局势、巴以谈判进程以及美国的中东政策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上海合作组织"是在新世纪之初成立的新型地区性组织,是"上海五国"机制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成立必将为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9期<印度"东向"的地缘、历史及认知变化分析>一文认为印度"东向"战略有着地缘、历史及认知变化的深刻内涵,笔者提出的商榷意见有地缘似乎并不仅仅是"东向"政策的内涵,就"东向"政策而言,不结盟运动要比地缘的内涵深刻而全面得多;历史似乎也构不成"东向"政策的深刻内涵,冷战时期双方关系的冷淡似乎并非"例外";在认知变化中,"国际战略、地缘、安全和经济等方面"在"东向"政策的两个阶段中所起的作用似乎不是等同的.  相似文献   

5.
"失败国家论"和"新帝国主义论"--新世纪的霸权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斌 《国际观察》2002,(5):46-50
"失败国家论"认为"失败国家"没有在国际社会生存的权利,"新帝国主义论"主张对"失败国家"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两论"是新世纪特别是9·11事件之后美英等国提出的新干预理论,"两论"的实质是要美国借当前国际反恐之机依靠武力建立新世纪霸权.在国际社会求和平、求发展的时代,"两论"势必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反对,"两论"也不会有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70年代初起,美国护持霸权的经济机制是"石油美元".然而冷战结束后,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欧洲统一货币欧元于1999年诞生,并在欧盟多数国家启动,从而对美元的地位构成挑战.又由于欧盟与石油富集的中东国家有密切的经济、政治关系,中东反美国家,如伊拉克在欧元启动后不久就要求其石油买家以欧元作为偿付货币.因此,"石油美元"面临现实威胁.为消除这一威胁,美国拟采取军事手段,而九一一事件为美国采取军事行动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反恐和推进民主是美国采取军事行动的借口,于是"大中东计划"得以推出.它在本质上是美国全面控制中东地区、以保护"石油美元"、维护霸权的计划.  相似文献   

7.
作为印尼的第一位民选总统,苏西洛对内发展经济、恢复秩序,对外开展"自信"外交,以重塑国家形象和实现印尼的地区大国地位.苏西洛"自信"外交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增强印尼在东盟事务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与域外大国的关系、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塑造"民主、多元、和平"的国家形象.虽然苏西洛"自信"外交获得了很大成功,但是也受到了国内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出了"欧洲选择",将"融入欧洲"作为国家的发展方向.虽然俄罗斯对"回归欧洲"充满渴望,也付出了努力,但总体来看"欧洲选择"是失败的,在事关俄罗斯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欧盟并没有与俄罗斯相向而行,俄罗斯也未能实现"融入欧洲"的目标.乌克兰危机的爆发终止了俄罗斯"回归欧洲"之路.希望、失望、争执、对抗一直伴随着俄欧关系发展的始终.俄罗斯认为,欧盟应承担俄欧关系恶化的主要责任,欧盟在东扩过程中无视俄罗斯利益、双方关系中置俄罗斯于不平等地位、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人为制造分界线、排挤孤立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制造政治动荡等等,都是导致俄欧关系发展不畅的重要因素.目前俄欧关系处于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水平,尚不具备实现正常化的条件,俄罗斯与欧盟握手言欢仍路途遥远.  相似文献   

9.
中亚形势变化与"上海合作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9·11"事件之后,中亚地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亚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空间依托,中亚形势的变化不能不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从中亚形势变化与"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角度,对中亚形势变化的特点、中亚形势变化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在二战期间所实施的军队性奴隶制度,"河野谈话"标志日本政府对该问题的反省.近来,美国众议院议员提出了有关"慰安妇"问题的决议,敦促日本政府就二战"慰安妇"问题以一种清晰的、毫不含糊的方式正式予以承认、道歉,并承担历史责任.日本首相安倍先是矢口否认"慰安妇"问题,随后面对确凿的证据和国际媒体的口诛笔伐,不得不低头道歉."慰安妇"问题的解决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