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无数事实表明,“和平演变”已经“对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对我们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构成现实的威胁”。而学校从来就是一块洼地,各种社会思潮通过不同的社会渠道汇集在这里。那些有毒的东西腐蚀着、毒害着青少年一代。因此,社会主义的学校教育就当然地成为反“和平演变”的前沿阵地,我们必须把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建立在从娃娃抓起的基点上。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全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使青少年增强识别和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能力。必须加强近代史、现代史教育,使青少年认清“和平演变”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张文富 《前沿》2011,(19):34-37
当前,消费主义思潮已经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严重威胁,极大地消解了马克思主义领导权,这与其资本属性和价值追求的隐蔽性特点有关。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有阵地意识和武装意识,对于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须采取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加以应对。要通过改革经济和文化体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科学消费观等途径实现对消费主义思潮的抵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划清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界限,是江泽民同志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划清三界限之一。 我们要划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个思想体系的界限,目的在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坚定不移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4.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灵魂,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决抵制意识形态领域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和观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的“官方”思想体系,也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影响最为广泛的“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理论,在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是其思想体系的主要基石.作为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相左的思想,它的产生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拉萨尔国家观和费边主义国家观、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伯尔尼国际”和“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的理论发展阶段,最后以1951年社会党国际的纲领性文件——《法兰克福宣言》发表为标志,正式形成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6.
<正>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当代社会党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就是民主,即用民主的方法,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在党内和社会主义国家内,民主必须高于一切。”也可以说,社会主义就是民主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展。他们把民主说成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本质内容,所以,他们把自己的思想体系称为民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号再冠以“民主”的美名,对于曾经饱受法西斯蹂躏和封建专制压迫的人们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因此,在当今变幻不定的国际政治风云中,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得以泛滥,并迷惑了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与马克思主义相对抗的一股重要思潮。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不能不弄清这种民主的实质,划清它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界线,以免鱼目混珠,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7.
总政治部向全军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集中了近年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 ,突出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指出新形势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四有”的目标 ,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培养人 ,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依据回答解决各种现实思想问题 ,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 ,保持我国思想政治上的纯洁和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自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流派的纷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置于20世纪上半叶各种社会思潮大交流、大调整的历史背景下,探讨在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三大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中国化的,藉此论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而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源"的追踪,弥补学术界过多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流"的成果,而忽视对"源"的挖掘和拓展。  相似文献   

9.
综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它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所创立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也包括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此思想体系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还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创立、完善和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受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需要加强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来引领其它社会思潮,在正确评价与检验实效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意识形态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年是中华民族振兴的脊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也是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争夺和侵蚀的重点对象,故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年政治社会化关乎国运兴衰、民族存亡。在当代中国,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恢复历史为幌子,企图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进行颠覆性破坏,以达到摧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厦、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乃至颠覆中国国家政权之目的。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环境变化多端的当今,深刻分析历史虚无主义在新时期盛行之因,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提振青年政治信心、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法规制新媒体内容,是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强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前我党我军大力提倡的思想道德规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我军广大官兵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有力思想武器.更是新时期军人道德建设的新标杆。 “八荣八耻”是军人抵制错误思潮冲击的“防洪堤”。“八荣八耻”回答了个人如何处理与国家、人民、社会等方面关系的问题,也为军人回答了“从军为什么”的问题。是引领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一面旗帜。军人践行“八荣八耻”要有前列意识,时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道德支柱。当前,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各种文化相互激荡,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的民粹主义思潮在正反两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民粹主义思潮对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推动主要体现在民粹主义的反资本主义倾向、民粹主义核心观念的流变、民粹主义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民粹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初步中国化等方面。而民粹主义所含有的反智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错误思想则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产生负面影响。从总体上看,民粹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敏锐地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江泽民同志在去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有些错误思潮的滋生蔓延 ,往往是始于我们对支流的忽视 ,最后不得不用很大的力气去解决。这方面的教训不可忘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 :“要重视对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和引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社会思潮及其特点进行研究和讨论 ,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思潮的形成与构成社会思潮是一种重要的、复杂的社会意…  相似文献   

14.
刘芳 《求索》2013,(10):86-88
建党前后,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得到广泛传播。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湖南先进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以进步刊物为宣传媒介,以进步社团和文化书社为阵地,创办学校,积极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同时创建早期无产阶级政党组织,保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湖南扎根与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湖南革命实践相结合,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史上书写了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15.
刘同舫撰文指出,面对当代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与诋毁,我们不能回避、封锁地抵制之,或消极、漠然地被动回应之。在此务必区分回应与挑战两种态度之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视角审视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秋迎 《前沿》2010,(7):141-14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科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双重作用,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断赋予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实践特点和时代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王清荣 《传承》2001,(6):7-10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辟阐述,涵盖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七一”讲话标志着“三个代表”已由一个科学论断发展成为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里程碑。一、“三个代表”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努力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宗旨。在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起源于清末民初,以章太炎为精神领袖的“国粹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保守主义的文化团体,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分离是“国粹派”和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的重要特征。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出现高涨,成为当时与反传统主义的西化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鼎足而立的主要文化思潮之一,不仅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几次大的思想文化论战都是保守主义的“东方文化派”和“学衡派”挑起的,而且他们的一些文章和著作发表或出版后都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反响。三、四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走向成熟,其标志是现代新儒家作为一个学派的形成。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及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围绕“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和“西化与现代化”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思考,并与反传统主义的西化派、主张俄化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争论的,他们的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理论建树与理论局限,也主要反映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上。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5&#183;31”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与明俱进”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和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的“七一”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创新精神。通篇讲话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新的实践,总结新的经验,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江泽民的一”讲话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