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监狱工作改革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1世纪头20年,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党和国家民主法制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监狱,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逐步发展和自我完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呢?我认为这是监狱工作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琢 《行政与法》2003,(12):22-23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首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的,也是其动力源泉,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但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还应加大教育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民主法制。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其中,能否从深层次上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小康社会得以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客观基础--社会文化生态基础,能否自觉地将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优化与这一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乃是涉及全面小康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两个重要阶段,它的实现以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和江泽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为指导其主要内容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自己的小康之路,确定“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使人民群众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与和谐,实现更高层次的现代文明。监狱机关应抓住机遇,加速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基层政府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唐密 《中国司法》2003,(4):52-53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加入世贸、西部开发、振兴重庆的新形势,人民调解怎样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再立新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要求,坚定信念,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按照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这个要求已经成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翻两番的新要求意义深远,强调"人均",就是要我们认清国情,理清思路,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之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由"总量翻两番"到"人均翻两番"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陈文秀 《政府法制》2013,(23):58-5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回顾、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这就是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尤其是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和对"三农"问题的新表述,使我更加心潮澎湃,斗志昂扬.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迫切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法律的作用与地位所进行的重新定位。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对我国的立法、执法与司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进行法制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推进法制进程和社会进步,我们的祖国才能以崭新的姿态迈向二十一世纪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试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免费义务教育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并未做到真正的免费。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公益性和免费性特征仍有待进一步突显。这对于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均衡发展教育、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都是必不可少的。加快实施全面的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获得人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心理认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平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邹琨 《法制与社会》2014,(16):205-206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中共十八大报告在前两个报告的基础上又提出努力实现全面建成的新要求。三个党的重要文献,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任务,地方高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更要适应时代召唤,自觉转型,走内涵发展之路,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助力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不仅为我们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规律指明了根本的途径和方法,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规律作了科学揭示即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和谐稳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刘芳 《政法学刊》2005,22(3):110-1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国内环境,而国内环境,尤其是治安环境的改善与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素质的公安队伍,而构成高素质公安队伍的基础则是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公安人才.公安高等教育作为培养训练高素质人民警察的专门教育,能否适应小康社会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公安人才,关系到公安队伍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乡村经济精英参政——农村小康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维 《行政与法》2004,(4):52-5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明确的全党、全国人民的建设目标.而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广大农村地区.乡村经济精英这一传统的社会阶层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被赋予了全新的念义,他们在今天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政治文明得到极大发展的前提下,反过来又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甚至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面部署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工作,勾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7.
宋爱明 《中国司法》2012,(12):57-6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加快推进,昆山市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民生质量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城乡面貌日新月异。2007年起,昆山在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同时,全面开启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相对于重在经济发展的小康社会建设而言,基本实现现代化则要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统筹推进。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创新大调解工作机制、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平衡各种利益冲突,无疑是社会建设和管理,保障和服务民生,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近年来,昆山始终把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放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目标。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维度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为实现途径,不仅体现了科学理性,而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近年来,仙游县启动了建设新农村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该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