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美助理国务卿沙托克访华是否使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得到一些弥合? 答:中国政府重视中美人权平等对话。沙托克先生来访期间,同中国有关部门进行了一些会谈。双方都表示,愿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就人权问题交流观点和看法。我们希望沙托克先生能通过此次访问,对中国的情况包括人权状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利于双方消除误解,加深了解,促进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任明建 《前沿》2013,(3):91-93
中美自从正式建交以来,人权问题越来越影响着两国正常关系的发展,而很显然,中美人权分歧是导致中美人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中美人权问题的实质是两国国家利益的斗争,因此,中美人权观的分歧是多方面的,其原因也呈现出多层次性。要缓解中美之间的人权问题,解决中美人权观的分歧,需要两国政府及人民的不懈努力,这将有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将有利于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正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建立以来,正是在双方"坦诚对话、务实合作、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原则指导下,在经贸、金融、气候与减排问题上取得了诸多进展。中美第六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即将于2014年7月在北京举行。5月11日-13日,奥巴马特别代表、美国财长雅各布·卢访问中国,分别与中国副总理汪洋、中国总理李克强会晤,中美双方就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简称"SED")的基本内容达成了共识。尽管这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出现了诸多争议,但历史经验表明,只要两国保持高层对话和接  相似文献   

4.
人权问题—直被美国一些人当成中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有异,中美双方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甚至摩擦,这很正常。中国欢迎善意的提醒和建议,但坚决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7,(4):46-48
5月22日-23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作为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的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长保尔森共同主持了这次对话。通过讨论,双方取得了有利于增强和深化双边经济关系的如下成果。  相似文献   

6.
国内要闻     
<正>把中美关系的大厦建设好4月6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双边重要领域务实合作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双方认为,这次两国元首会晤是积极和富有成果的。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扩大互利合作领域,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分歧。下一步,双方要不断巩固已建立起来的关系,深化友好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尽到应尽的历史责任。图为4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中美元首第二场正式会晤。新华社供图  相似文献   

7.
<正>新华社美国海湖庄园4月7日电当地时间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中美元首第二场正式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双边重要领域务实合作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双方认为,这次两国元首会晤是积极和富有成果的。双万同意共同努力,扩大互利合作领域,井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分歧。  相似文献   

8.
问:有报道说,中美关系因台湾、人权和核扩散等问题再度趋于紧张。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中美双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答:中美两国保持健康稳定的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  相似文献   

9.
正6月,两场重大活动引起了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关注:一是第十五届亚洲安全会议暨香格里拉对话会6月3日至5日在新加坡举办,紧接着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当前全球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中美两国围绕南海问题展开的新一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双方有关谅解,中美两国于4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就美军侦察机撞毁中方军用飞机事件及其它相关问题举行谈判。中方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北美洲大洋洲司司  相似文献   

11.
科技外交与中美关系3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同时,我们即’将迎来全方位影响20世纪下半叶中国走向与世界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中美建交30周年,这两件事或许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也就在那个时刻,1979年1月31日,中美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两国恢复邦交后的第一个政府间合作协定:《中美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这不仅意味着科技合作率先实现了中美两国政府间关系的突破,更进一步表明,自建交之日起,双方都深刻体会到科技合作或科技外交在两国关系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美两国已建立90余个政府间对话机制,成为双方增进沟通、拓宽合作的主要渠道。与其他机制相比,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议题广"、"集中程度高"和"灵活性强"的制度设计更能满足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需要,其对"关系治理"的重视也能促进两国对深层次、战略性等重大问题的讨论。借助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过程建构主义分析S&ED的制度设计和对话进程,可以丰富对S&ED的理论解释,有助于对其更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郝忠伟 《友声》2006,(2):11-13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和首届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法方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于2005年10月27日至28日在武汉市举行。来自中法两国地方政府的600多名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会议期间,双方代表本着谋求“友谊、合作、发展、共赢”的宗旨,就两国地方政府在城市工程等领域开展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并达成重要共识,一致通过《中法地方政府合作武汉宣言》。召开此次论坛的目的是:通过中法两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对话,推动中法地方政府合作,充实和加深中法全…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8)
<正>4月6日至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行首次会晤。舆论认为,此次会晤为中美关系"定调",并规划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合作优先事项。中美建立四大对话机制会晤结束后,外交部长王毅向媒体介绍了会晤情况。王毅表示,这次会晤是美国新政府就职以来中美元首首次面对面沟通。两国元首进行了超过7个小时的深入交流,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双方认为这次中  相似文献   

15.
问:目前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进展如何?是否有望达成协议? 答: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经过两天的休会后于1月24日恢复。双方就第一阶段谈判遗留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务实的讨论。目前,谈判仍在进行之中,双方均表示将继续工作,争取缩小并最终解决两国间存在的分歧。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磋商解决中美在知识产权上存在的问题,但达成协议需双方共同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中美关系犹如一条长河,水流充盈而湍急,虽有多个暗礁散布其间,如经贸纠葛、人权争议、军事失信以及台湾问题等等,却都无法阻挡河水奔腾向洋。中美两国正坐在航行于大河之上的同一条船内,双方虽有分歧,但须“同舟共济”。中美关系稳健之时,河水上涨,中美之舟顺风顺水;关系波折之际,则暗礁凸显,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2012,(10):9
2012年9月18日,新兴国家互联网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政府有关部门、学术机构和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新兴国家间首次就互联网问题开展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18.
环球时讯     
(2012年5月)国内5月3日至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京举行。中美双方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对话,决定推进两国务实合作,以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5月4日,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美建交20周年,在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实现两国元首互访,成功地建立起两国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后,中国总理朱镇基4月访美再次引起国际舆论普遍关注。人们纷纷推测中美之间能否借朱猪基与克林顿会谈的机会达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全面协定。在4月15日圆满结束的朱猪基对美正式访问期间,中美之间就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坦诚友好的对话,双方在环保和能源等领域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和协定、议定书、意向书,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双方决定继续进行双边谈判,以便“在1999年内实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  相似文献   

20.
卞庆祖 《友声》2014,(1):9-10
【正】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合作和竞争并存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总是在曲折中求发展。两国在国际、地区和双边事务中既有接触、交往、对话和合作,又有矛盾、分歧、斗争和对抗。中美既是战略对手,但两国繁荣又需要彼此。利益一致就握手,不然就互不理睬。中美关系未来会出现"暖流"和"寒流"交融的局面。中美两国在经济上密不可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