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一举证责任的含义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举证责任的规定过于原则,加之举证责任内容本身又颇具复杂性,因此对于举证责任的含义,理论界仍存在着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举证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举证证明的责任。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2款的规定,举证责任仅指当事人对其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并未包含不负担举证责任应承担何种法律后果的内容。同时法律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己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权利是与举证责任相伴生的,目前的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都强调了举证责任,而未论及举证权利。举证权利属于控诉权、辩护权、审判权中的内容。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中,应建立完备的举证权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权利是与举证责任相伴生的,目前的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都强调了举证责任,而未论及举证权利.举证权利属于控诉权、辩护权、审判权中的内容.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中,应建立完备的举证权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权利是与举证责任相伴生的,目前的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都强调了举证责任.而未论及举证权利。举证权利属于控诉权、辩护权、审判权中的内容。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中,应建立完备的举证权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点上,认为证明责任就是举证责任,或称证明义务。诉讼史上最初提出举证责任,是在古代弹劾式诉讼中。它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有向法院举出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如果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不举证,必然受到不利于己的裁判。法官是消极的裁判者,仅就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及提出的证据进行审判。如罗马法就明确地提出了“谁主张,谁证明”的举证原则。由于当时国家未设立执行控诉职能的专门机关,诉讼由原告人提起,因而举证责任主要由控诉人承担。在某些情况下,被告人也负有举证责任,如被控盗窃者辩称物品系在市场购得,就须提供买得该物的证据;被请求履行债务的被告,主张债务已消灭者,应证明已清偿或使债务消失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张海莹  曹蕾 《工会论坛》2001,7(3):82-83
民事诉讼证据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 ,是法院处理一切民事案件的根本依据 ,也是决定审判结果的关键。可以说 ,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确实 ,法院就不能对当事人的诉讼争议作出准确判断。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举证制度作了规定 ,但从司法实践中 ,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 诉讼法只规定了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而没有规定当事人未履行举证义务所应承担的具体法律后果 ,导致了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弱化。我国民事诉讼法第 6 4条第 1款规定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可见 ,我国法律奉行的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但是 ,我国民…  相似文献   

7.
在行政不作为案件中 ,被告对具体行政不作为行为是否合法承担举证责任 ,原告对某些待证事实也要承担举证责任。举证行为必须在一定的时限内进行。被告与原告举证不能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8.
在贪污受贿赃款去向的举证证明上,一定条件下公诉指控方有举证责任,在一定条件下被善人也应有举证义务.举证是责任和举证义务的转换,根据提出主张者而确定.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 ,我国法学界对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定义 ,其与“举证责任”的区分以及刑事诉讼不同阶段中证明责任、举证责任的分担等问题颇有争议。可以从分析“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两者间的关联性着手 ,探讨公诉人在庭审中完成证明责任的举证要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 ,当事人举证权利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以及举证权利的滥用等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影响了诉讼公正与效率。本文从举证权利的涵义、举证权利与举证责任的关系、当前当事人行使举证权利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了完善举证权利法律保护及限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该制度有悖,临床医学科学且缺乏法律依据,随着患方举证能力的显著提高,建议借鉴"妨碍证明"制度,立法上保障患方举证权利及完善医疗证据保全制度,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侵权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确保司法结果公正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举证妨碍的法律效果宜从其所针对的对象或功能上区分为制裁和救济。举证妨碍的救济是一种具有补救性质的,意图以其他替代方式证明案件事实或由法官通过其他方式间接认定案件事实的效果。关于举证妨碍救济,大陆法系国家流行的"证明责任倒置说"与"自由裁量说"及我国学者主张的"多元适用说"均存在重大缺陷。举证妨碍的界定及其效果应从具体举证责任角度来加以把握才更具实践意义,应当在举证妨碍救济制度建构中加入时间性因素,也即将举证妨碍救济置入双方当事人与法院之间互动的程序流程中来加以考虑,举证妨碍效果的选择是情境依赖的。  相似文献   

13.
《民诉证据规定》对抗诉的积极影响有 :强化落实结果责任 ,当事人举证相矛盾 ,无法认定事实时 ,法院依举证责任判决一方败诉 ,不属错误 ;举证时限和证据交换制度的确立 ,促进检察机关坚持原审案卷审查 ,弱化职权调查 ,排斥新证据 ;严重违反质证规则 ,应属适用程序法错误 ,强化程序公正观念 ;确立法律真实证明要求、证据裁判主义、自由心证理念和“高度盖然性”最低证明标准 ,审查抗诉也应遵循这些规范。消极影响有 :造成法律适用的冲突和混乱 ,赋予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 ,缩小了抗诉范围 ,且难以认定法官枉法裁判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应当提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这不仅在我国诉讼法律中首次使用“举证责任”这个概念,而且对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人及举证内容作了明确限定。  相似文献   

15.
举证是性骚扰民事救济的难点和核心所在。性骚扰的举证存在其特殊性,司法实践中因性骚扰的法律界定不明确、公众认知的局限性、证据的关联性等问题导致性骚扰举证存在较大的难度,严重影响到切实保护被骚扰者的合法权益。以性骚扰侵犯人格尊严权为举证出发点,合理运用证据规则,实行举证责任的特殊配置,拓宽证据种类范围,适当降低证据审核认定标准,法院协助查证,以妥善解决性骚扰的举证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试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认为,行政诉讼中实行原告主张被告举证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本文试就此谈以下意见。举证责任的基本理论包括两个问题:一为举证责任的含义;一为举证责任的分配。所谓举证责任是指诉讼上无法确定判断一定法律效果的权利发生或消灭所必要的事实是否存在时,对当事人有法律上不利于自己的假定被确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假如其事实未被证明,就产生自己所主张的有利的法律效果不被承认的后果。①诉讼中,对当事人一方有利的事实,就是对对方当事人不利的事实。因此,原、被告双方都力图向法庭表明自己的陈述是真实的,对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来…  相似文献   

17.
举证责任的法律性质是结果责任,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关于缺席判决案件的审理和证据采信上存在立法漏洞和矛盾.立法应当规定当事人举证的时间效力和地域效力,并处理好缺席判决与举证行为效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环境法律责任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法律责任是环境法律适用的重要内容,它与其他法律责任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在责任要件中不仅违法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在特定情况下无过错但造成环境危害的可能性也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而且环境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还有行政化的趋向。在举证责任方面强调举证责任倒置,要求加害嫌疑人举证自己无过错,而不必由受害人举证。  相似文献   

19.
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为逃避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采取转移财产、设定债务等规避执行的行为,但申请人由于获得信息渠道的狭窄,无法证明被执行人存在规避执行行为.因此,应规定在申请人完成特定举证责任后,对被执行人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要求其举证证明不存在规避执行的行为,以便更好地规制规避执行的行为,充分实现申请人的合法债权,维护司法裁判的权威.  相似文献   

20.
一、确定举证范围近年来,人民法院虽然在审判实践中大力推行举证制度,但当事人中不乏不知如何举证的,这与当事人不知道举证范围和有的案件承办人对举证范围把握不准,不能正确引导举证有直接关系。告之当事人举证范围,正确引导其举证是推行好举证制度的关键的关键所在。然而如何确定举证范围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把握确定:1.国绕当事人主张的法律事实确定。在审量民事案件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事实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所以当事人要围绕其主张的法律事实举证。第一,当事人应对其主张的法律事实是否存在举证。法律事实是一种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