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强 《当代贵州》2013,(27):41-41
基层宣传工作是繁琐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宣传工作者十个指头都动,相互配合,奏出美妙的"和弦音"。在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论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互联网、电视、手机等信息传播载体的普及,使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信息源,人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加之社会上不健康的恶俗陋习时常侵蚀基层宣传思想阵地,使得我们要守住这块宣传阵地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考方式更侧重于考虑企业的社会化思维及其价值.在信息社会,互联网本身就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工具,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发展的价值追求.互联网思维的实质就是用互联网的模式来思考并且解决问题.互联网思维呈现出创新、民主、开放、自由、互动、共享、共创等特点,追求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为自己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互联网思维的实践传播给我们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10月21日在第二届以色列总统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说,世界上五分之一的网民在中国,平均每天有24万人成为互联网的新用户。两年后,中国的互联网使用者将超过5亿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将会达到38.5%。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互联网能够如此快速普及是一大奇迹。王晨说。  相似文献   

4.
周文彰 《前线》2016,(5):32-34
正我们之所以需要互联网思维,就在于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生活交往、工作方式、商业模式、企业形态、文化传播、社会管理、国家治理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改变主要源于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使用。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要迅猛和深广。没有互联网思维,就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有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底线     
"七条底线"共识的达成恰如一场"及时雨",明确地阐述了网络世界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七条底线"也是七条高压线,不该逾越、不可碰闯。——人民网8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研发应用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科技日新化、社会数字化、网络智慧化、治理可视化、信息高速化、生活智能化等的背景和环境,如何利用"互联网+"引擎科学有效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等,是各级党委政府值得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又是理论界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王海涛 《当代贵州》2014,(36):29-29
正12月25日下午,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举办的2014年度网络舆情形势分析会披露,2014年网络舆情热点"首曝媒体"排名,"中纪委网站"位列第9位,这是近年来官方网站首次"登榜"。自从去年9月2日中纪委新官网上线以来,迅速获得了媒体以及网友的关注。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中纪委网站人气为何如此之高?中纪委网站成为新闻的重要"发源地",可谓实至名归,且与今年以来公众的感受具有一致性。中纪委一度给人"周一拍苍蝇,周五打老虎"的"工作节奏",都是通过其官网发布的信息所  相似文献   

8.
21世纪进人信息社会,对于信息的指数式增长,我们面临着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快速、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问题。随着互联网及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普及,每天网上都会出现大量鱼龙混杂的新信息。而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真实性是有待商榷的。谣言是任何时代、社会避免不了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日用品”,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超过九成的网民表示,需要信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互联网上寻找;已有76.3%的网民承认,重大新闻一般都是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以传播新闻、资讯为主的网络媒体在中国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各种信息纷纷上网。人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更多的信息,也能通过互联网发表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0.
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日用品”,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超过九成的网民表示,需要信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互联网上寻找;已有76.3%的网民承认,重大新闻一般都是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以传播新闻、资讯为主的网络媒体在中国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各种信息纷纷上网。人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更多的信息,也能通过互联网发表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作为党政领导,随时要准备接受新闻舆论的挑战。如何从被动应对舆论到主动引导舆论?习近平同志2014年8月18日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强化互联网思维",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一、运用互联网思维,在"把握好时、度、效"中引导舆论2014年10月29日,南京一家媒体刊发了一篇题为"江宁‘爱情隧道’两边树年底要砍光"的报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互联网治理:目标、方式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互联网治理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互联网治理模式.从目标逻辑上来说,中国互联网治理意在实行三重目标,包括积极发展互联网,推进现代化建设;依法保护社会公众互联网言论自由;互联网要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从方式手段上来说,中国互联网治理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治理方法,包括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从治理过程上说,中国互联网治理也呈现出了一些比较明显的治理特征,包括联合型治理、学习型治理、冲击回应型治理,以及疏堵结合型治理.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是将电子支付与金融业相结合的一种产物,也是金融供需存在缺口以及渠道创新下的必然产物,它在支付渠道、理财渠道、投融资渠道、金融营销渠道以及征信渠道实现了创新。国外互联网金融在市场环境、运营管理、风险监管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着法律风险、信息风险、资金风险和监管风险,作为金融管理部门,央行今后要通过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以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刘畅田国垒等在2009年12月25、2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报道:信息时代,手机和互联网相连接,通过微博客和播客,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递者。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等主持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网络舆情得到了新的发展,并越发  相似文献   

15.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于中国地方治理能力提升和模式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互联网与地方治理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互联网促进地方治理创新发生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与治理转型需要的双重背景下。具体而言,互联网影响地方治理有两种主要路径:自上而下地实现"渗透—控制",以及自下而上地实现"参与—回应"。这两种路径虽然动力不同,却可以相互促进,互联网时代地方治理转型的最终目的应是一种多主体良性互动或者说是"协同"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既有现实生活的社会思潮不断谋求网络空间的出场和传播,也存在网络空间中多元意见表达、特殊社会心理及价值观念嬗变形成的新型社会思潮,这使得社会思潮的生成及治理成为一个涉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从整体上看,互联网在传播效能、主体性、宏观环境等三个层面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思潮的生成与发展,特别是对于社会思潮的生成而言,网络信息成为重要养分、网络舆情成为重要契机、网络媒介成为重要载体、网络空间成为重要场域。面对社会思想领域的相互激荡、深刻变化,必须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治理,在网络信息监管、网络舆情处置、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7.
刘永纯 《世纪桥》2020,(1):70-72,79
信息时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强化互联网思维,要形成并善用以人民为中心的用户思维、以应用便捷为原则的简约思维、以不断优化完善服务为目的的迭代思维、以互联互通为特征的社会化思维、以整合创新为特征的跨部门信息开放共享思维、以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化思维。信息时代的领导干部要以互联网思维创新驱动发展,满足信息时代背景下政府治理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也是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巨大变量:互联网+国家治理等于许许多多的社会治理契机,而另一方面,也等于许多的问题、挑战与漏洞。如果处置得当,这将是政府进行公共治理和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崭新的平台,也将是引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的一个最大的动力。因此,在推动"四个全面"进程当中,国家应对互联网加以更大限度的整合和应用,并借鉴互联网的多元向度的方式将政府机构、公共组织以及公民个人这三者组合起来治理国家事务,让互联网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涛 《前线》2015,(3):78-80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互联网正在重塑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20多年前,矗立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块广告牌上曾写道:"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而如今,搭上这条"高速路",只需一部智能手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57亿。"羊"年新春,当你捧着手机向微信好友送出语音祝福时,当你通过淘宝、京东购置年货时,当你争夺互联网巨头发放的电子"红包"时,你有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已经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变的还有人们的思维方式。互联网  相似文献   

20.
866亿个网页,汇聚海量信息;5亿多网民,组成巨大声场。在互联网已成为主流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主要门户网站登载的每一条新闻,直接影响亿万网民对社会的认知与判断。作为领导中国前进的核心力量,党组织在互联网领域绝不能“失语”“缺位”。为适应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求,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服务、指导和监督,2012年11月5日,北京市成立中国共产党首都互联网协会委员会。它也成为全国互联网协会成立的第一个党委。自此,北京互联网企业党建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