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静 《人民论坛》2012,(20):42-43
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我国国家安全战略基本定位应是以国内安全稳定为前提,持续加强国家实力基石,增强国际影响力;本着和平发展的理念,积极塑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努力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2.
周燕 《思想战线》2011,(Z1):270-272
我国再了和平发展道路,是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要求我国的发展要能够包容别国的发展,世界也要包容中国的发展。要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需要包容性增长。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需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之间的关系,结成强大的争取世界和平的统一战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强国防力量,用强大的国防实力保证和平发展的实现;创新处理国家争端的方式,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争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一宣示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利益以及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为根据。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武装力量的运用以对内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主要任务,决定了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相似文献   

4.
我们国家外交追求的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方向,所以是和平的外交。为了实现一个和平的外交,具体就是广泛地结交朋友,交友与和平都是有利于和平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香港第一个实践"一国两制",为推动国家和平统一作出了"率先垂范"的历史贡献。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香港应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世界持久和平是中国历届政府始终不渝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确立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战略;中国维护国际和平的思想也从毛泽东时代"以正义战争谋和平"思想转变为更为积极地维护和建设世界和平的思想。从到邓小平的"以发展促和平"思想到江泽民的"合作和平、秩序和平与新和平"思想,发展到胡锦涛提出"以和谐世界永葆持久和平"的思想,不仅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和平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表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积极、主动、自信地融入国际社会,承担大国责任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观点     
《时事报告》2013,(3):4-4
和平发展决不能牺牲核心利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6月27日清华大学一年前,首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为各方加强对话交流、共谋世界和平搭建了新的平台。本届论坛以"世界变革中的国际安全:和平、发展、创新"为主题,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纵观人类历史,世界上有两种国家:一种是热爱和平、靠和平繁荣昌盛的和平国家;一种是热衷武力、靠发动战争争霸扩张的战争国家。战争国家为一己之私侵略他国,本国人民也深受其祸。特别是16世纪以来的500年,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帝国主义的战争,给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全世界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和深重伤痛。而在同时,中国一直坚守睦邻友好方针,从未发动过侵略战争,从未并吞他国领土,从未搞过海外扩张。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坚守和平、维护和平的和平国家。中华民族是追求和平的民族。"和为贵"、"协和万邦"、"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精神,贯穿中华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尤其是传统西方大国的质疑之声和忧虑之情与中国力量的提升呈现出一种"正比例"关系。中国"和平发展"话语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重大全球性命题。由于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当今世界话语体系中西方话语权的绝对优势、东西方文化差异、目前西方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理论自身的建构与传播存在的问题,造成中国对和平发展理念的追求并没有在国际社会赢得足够的认同,极大地阻碍了当前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形成了巨大挑战。为了改善我们的国家形象为顺利实现"中国梦"的千年梦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统一认识、坚定意志、加强中国和平发展理论构建与传播等方面的工作,推进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对两岸和平协议的性质作出分析。两岸和平协议本质上是国内两个政治实体之间的协议,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条约。两岸和平协议不是两岸统一协议,但不能排除两岸统一的政治指向。两岸和平协议是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安排。两岸和平协议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协议,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平崛起与两岸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流。随着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相互渗透,合作与依存度日益密切,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为中华民族和平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和平的斗争中,逐渐形塑出爱好和平、需要和平、维护和平的和平基因。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既离不开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也离不开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无论是基于民族历史的烙印,还是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人民都将继续坚定对和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适时进行外交理论创新,提出了和平发展道路理论和和谐世界理论,它们与此前的和平外交理论共同组成以和平外交、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为关键词的和外交理论体系。和外交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反映了中国大国品格、古国底蕴、发展中国家诉求和社会主义国家属性,引领十六大以后的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道路。  相似文献   

14.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如何实现国家的和平发展,是一国发展的根本战略性问题,也是执政党和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复兴,也关系到一个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5,(1):26-26
2005年新年钟声即将鸣响之时,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的新年贺词。他在新年贺词中说,2004年,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一系列涉及世界和地区安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推进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6.
张爱军 《湖湘论坛》2008,21(2):14-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全面而深刻的阐释,既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创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是同所有国家全方位的友好合作和多领域的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发展与和平的统一,将实现与世界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7.
杨毅周 《台声》2009,(9):29-30
当前,两岸关系进入了和平发展新阶段.两岸关系突飞猛进.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然而,新时期的两岸关系也面龉着诸多的新挑战。两岸民众国家认同差异的持续扩大,就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时刻变化的世界发展形势,金砖国家要构建深度经贸合作关系,合理规划经贸合作发展布局,不断挖掘金砖国家的发展潜力。要构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弘扬多元文明、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金砖国家伙伴关系。要以开放、包容、公平的态度加强经贸合作,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前世界的主题。和平是指世界范围的和平,即不发生世界大战、核大战;发展也是指世界范围的发展,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要争取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  相似文献   

20.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根源,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联合国际和平力量,组成反对霸权主义的国际和平统一战线。邓小平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思想是邓小平关于发展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是必要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就中国自身来讲,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对外政策,……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①但严峻的现实是:极少数热衷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中国别有用心的国家,总是在中国的周边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