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妇女——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与不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妇女是家庭暴力最大的受害群体 家庭暴力问题无疑具有全球性,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一般意义上讲,它指的是在具有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行为人以殴打、捆绑、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给他人造成身体、精神、性等方面伤害的行为.众多的数据表明,妇女是家庭暴力的最大受害群体.根据全国妇联权益部门的统计,在目前的家庭暴力案件中,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90%~95%是女性.据龙岩市妇联的统计,丈夫对妻子的暴力案件占家庭暴力总数的96%.美国学者戴维·莱文森选取了<人类关系的区域性卷宗>一书中所列的90个未使用文字的社会和农业社会,第一次对家庭暴力的主要形式进行了世界范围的比较研究,结论之一便是:最经常的受害者是成年妇女,而成年男性是最主要的施暴者,是最少受到伤害的人.此外,妇女比其他类型的家庭成员更有可能因家庭暴力而受到严重和过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0,(10):28-29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社会问题。据统计,1999年下半年,全国家庭暴力信访案件20446件,占婚姻家庭类案件的20%。 广东省妇联在广州等11个市对1995年以来的家庭暴力情况进行了一次入户抽样调查,共调查城乡1589个家庭,统计结果是,有29.2%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而在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79.4%为丈夫对妻子施暴。近年来,全国信访工作数字统计和调查情况表明,我国有近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问题,且施暴者一般为家庭成年男子,受害者一般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其中妇…  相似文献   

3.
家庭暴力危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危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但妇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们受到的身心伤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对妻子施暴。鉴于我国家庭暴力的相关立法不完备和可操作性不强,应完善相关立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框架意识,执法部门分工合作,加大打击力度,建立长效维权机制,构建多层次社会防治体系。为预防和消除暴力侵害妇女现象,全社会应树立维护妇女权益的意识,国家应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力度。更为重要的是,防治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合,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张祝英 《广东民政》2009,(11):26-27
去年,乳源县妇联受理来信、来访76宗,其中,婚姻家庭类58宗,占76.3%。在这58宗信访中,涉及家庭暴力的就有48宗,占婚姻家庭信访量的82.8%;反映丈夫因有外遇喜新厌旧而对妻子施加暴力的有36宗,占75%;反映丈夫性情暴躁,动辄就对妻子拳打脚踢的有12宗,占25%。可见。家庭暴力发案率之高,已使妇女的身心健康和人身权利不同程度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家庭暴力,尤其是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阴影之下,孩童被动的受到生理或心理的伤害,并分析了被动受害的原因,主要是父权思想的影响,社会资源的缺乏和心理动因原因等。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些解救暴力家庭孩童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反抗与妥协--家庭暴力受害者个案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主要依据1996-1999年北京妇女热线的100个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来话资料,分析受害者对家庭暴力的态度及其寻求社会支持的情况.研究结论表明,家庭暴力受害者在暴力发生时和发生后均反抗暴力,但由于她们缺乏社会支持,因此,她们在反抗和妥协中摇摆;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将家庭暴力性质模糊化、将妇女忍受暴力的行为崇高化和将妇女受暴力遭遇命运化压抑妇女,使受害妇女得不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同时也表达了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和妥协.  相似文献   

7.
张文彦 《台声》2003,(4):22-23
台湾妇女基本上一直保持着中国传统女性的特点,传统的婚姻架构依然存在。近50年来,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台湾妇女的婚姻状况较前有所变化,但存在的问题依旧不少,台湾妇女的婚姻状况值得瞩目。台湾妇女的婚姻问题台湾妇女的婚姻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婚姻暴力问题。在台湾,婚姻暴力已不是少数人的家务事。据有关资料显示,台湾地区已婚妇女经常受丈夫殴打的人约有7万,若加上情绪、心理和性虐待等,受暴的人数还要更多。据台湾新竹市警察局受理案件的统计,新竹市2001年上半年家庭暴力案件、性侵害案件都比2000年…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家庭暴力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关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庭暴力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近年来,家庭暴力更是发展到了手段残忍、后果严重、暴力公开化的地步。施暴者以成年男子为主,施暴手段有辱20骂、殴打、残害身体(如砍手、剜眼、割鼻、烟头烫、泼硫酸等)、性虐待(如丈夫对妻子的强奸、强迫妻子接受不愿意的性交方式、对妻子的性器官进行各种摧残等)、限制人身自由(如关禁闭、捆绑)等。受害者一般为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其中,妇女…  相似文献   

9.
王国珍  宋海鸥 《传承》2009,(2):116-117
家庭暴力由于发生暴力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公权力应该尽量避免介入的领域。但是,从家庭暴力严重的危害性可以看出,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是势在必然的。家庭暴力使受害妇女的基本生存权受到威胁的同时还存在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公权力的介入对家庭暴力施暴者进行惩罚,对受害妇女的权益进行保护,是其存在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0.
家庭暴力由于发生暴力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公权力应该尽量避免介入的领域.但是,从家庭暴力严重的危害性可以看出,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是势在必然的.家庭暴力使受害妇女的基本生存权受到威胁的同时还存在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公权力的介入对家庭暴力施暴者进行惩罚,对受害妇女的权益进行保护,是其存在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互联网     
《中国妇运》2006,(2):29-30
和谐家庭●河南省漯河市妇联反家暴又有新尝试。近日,由河南省漯河市妇联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小组工作方法暨男性施暴者行为矫治培训。特邀中国法学会反家暴网络理事会学者以及心理治疗专家担任协作者,相继有40多名城区工作者、反家暴志愿者、男性施暴者参与了培训。这是漯河市深入推进反家暴工作的又一新尝试。在增强受害妇女权利意识和经济自主能力的同时,尝试矫治施暴者行为,让施暴丈夫认识到家庭暴力是对妻子最基本人权的侵害,认识到暴力背后所隐藏的不平等权利关系,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是有效干预家庭暴力的另一重要方面。漯河市妇联以反…  相似文献   

12.
《协商论坛》2012,(10):26
家庭暴力是一个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我省妇联系统2010年受理2160件家庭暴力投诉案件,占婚姻家庭类信访案件的32.2%。在我省两所女子  相似文献   

13.
消灭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事情。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丈夫敢打妻子、妻子不敢(愿)说、说了没人管的三个层面的问题,要从改变观念、建立健全法制,教育男人和教育女人、教育公检法及医务人员等多方面做工作。 一、改变整个社会的性别观念 家庭暴力的产生与夫权密不可分,要消除家庭暴力,必须从根本上消除男女不平等观念。 在一般教育中应强化妇女尊严和自主权观念,特别要关注青少年教育。儿童应学会互相尊重,懂得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要消除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传统文化建构的两性不平等观念在身上扎根。要关注媒体对妇女的描述,加强对传…  相似文献   

14.
消除误区     
与整个社会舆论及人们的传统观念一致,警察对发生在家庭中的暴力,并不是很愿意干涉,甚至当事人找到公安机关时,也可能推脱或搪塞。警察观念中对家庭暴力存在着各种误解,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应当一一消除。 “这不是暴力,是两口子打架” 家庭中、夫妻间的争吵的确很普遍,如果有人企图通过使用威胁或暴力手段来强化自己的口头争吵,便是家庭暴力。 在西方社会,以前丈夫殴打妻子也被认为是家务事。在性生活上,以前认为妻子在任何条件下都有义务满足丈夫的性要求,婚内一切都是合法的,现在,“婚内强奸”概念越来越得到认同:…  相似文献   

15.
《协商论坛》2012,(10):26-26
家庭暴力是一个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我省妇联系统2010年受理2160件家庭暴力投诉案件,占婚姻家庭类信访案件的32.2%。在我省两所女子监狱中,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问题的情况及建议全国妇联权益部家庭暴力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世界妇女组织呼吁,争取妇女免受暴力是妇女团体主要的奋斗目标。在我国,家庭暴力也是突出的社会问题和妇女问题。因此,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减少家庭内对妇女的暴力,成为全社会的...  相似文献   

17.
剧剑涛 《前沿》2001,(10):113-114
20 0 0年 4月 12日 ,北京房山区一名 8岁的小男孩王闯 ,只因没有完成作业 ,被母亲骆淑平打成重伤 ,引发肾功能衰竭。这是一起严重的家庭暴力案件 ,后经房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骆淑平 3年有期徒刑缓刑 4年。在我们为这母子二人惋惜的同时 ,可发现 ,以往一提到家庭暴力 ,受害的往往是老人、妇女 ,而今 ,家庭暴力已殃及到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父母对子女使用家庭暴力造成子女人身伤害 ,甚至诱发青少年 (特别是未成年人 )犯罪的案件在不断增多。有鉴于此 ,本文就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间的关系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8.
作者采用结构式调查问卷方法,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在天津、辽宁、河南及陕西地区对1215名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城市妇女进行调查,分析了中国北方部分城市人工流产妇女中家庭暴力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274名调查对象在本次妊娠前或后曾遭受过亲密伴侣的家庭暴力(包括性暴力、躯体暴力和心理暴力),家庭暴力发生率为22.6%。家庭暴力的发生与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均无关联。家庭暴力并非只发生于特定的人群,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人流妇女有与暴力有关的生活经历以及与男方关系不良,易增加暴力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由于家庭暴力所具有的封闭性和隐蔽性,反家庭暴力中一直存在着“举证难”和“界定难”的问题。一般来说,家庭暴力案件要求谁起诉、谁举证,而有些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后,缺乏及时保留证据的意识,并且她们不懂得诉讼程序,以致超过诉讼时效,无法提供有效证据。此外,在有关部门调查家庭暴力的证据时,有些邻居及某些基层组织出于种种考虑而不愿作证。一些民警接到受害妇女报警后,虽能及时出警,但他们多是向施暴者发出警告和进行说服教育,少有制作笔录并让施暴者签字的措施。目前,我国仍没有一部单行的、专门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并且没有哪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20.
据调查,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曾受到过丈夫或男友的虐待,而在一些国家这个比例高达75%。在我国,妇女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是一种跨社会制度、跨文化、跨历史的存在。那么,在诸多受虐妇女中有多少人最终离开了暴力家庭呢?有关调查显示:能拿起法律武器向法院求助要求离婚的是少数,仅占受虐妇女的四分之一左右,最终能够被法院判决离婚的更少。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多数受虐妇女不愿离婚,继续留在暴力家庭呢?1.家本位观念束缚着受虐妇女走出暴力家庭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中,社会分派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