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一平 《唯实》2014,(9):27-29
江苏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顺应发展阶段新变化,做出战略部署,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江苏民营经济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2013年,全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2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4%;民间投资2.5万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8.1%;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73858家,研发投入约占全省企业的2/3;私营企业户数达到145.1万户,位居全国第二位;注册资本总额4.8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全省直接征收总额的57.1%;民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2.5%。民营经济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实现“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目标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潘健 《当代贵州》2013,(10):46-47
贵州民营科技企业创始于1984年,当年全省只有3家,1992年党的十三大后达到136家,1995年已经发展到846家。进入新世纪后,经年审登记注册的贵州民营科技企业共有1058家,整体呈阶梯状发展态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民营科技企业的基本特点经营机制灵活。据相关调查,全省有73%的民营科技企业是靠自筹资金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都是"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主要靠市场引导。在贵  相似文献   

3.
<正> 一、青羊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止1997年底,青羊区共有个体工商户8449户(1996年为9202户,减少8.9%),注册资金3164万元(96年为2833万元,增加11.68%);私营企业320户(96年为247户,增加29.55%),注册资金20705万元(96年为8340万元,增加2.48倍);民营科技企业约500户,注册资金7600万元。1997年个体、私营和民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160万元,比1996年增加了8.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8%;实现销售收入63628万元,比1996年增加12%,其中第三产业营业收入48527万元,占全区第三产业营业收入的4.33%。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株洲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200余家。为研究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现状,探讨发展对策,我们对全市105家民营科技企业进行了调查。一、民营科技企业是科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首先,民营科技企业促进了科研与经济结合,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被调查的105家企业1994年技工贸总收入4.6亿元,利税4621万元,其中上交税收2239万元。楚神药业公司,在离职医药硕士张旭东的带领下,职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1994年创产值30O0多万元,利润400万元,1995年产值可过亿,…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中国经济的一支新生力量的民营科技企业,如何不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已成为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民营科技企业所面临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更广阔的回旋余地,但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民营科技企业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1.在观念上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领域将更加广阔,技术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将呈加速发展态势。有关资料表明,在20世纪初,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一20%,70年代…  相似文献   

6.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自80年代初,上海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当称民办科技机构)顺应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求,迅速倔起。一批又一批科技人员丢掉“铁饭碗”,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四自原则”,创办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科技型企业。历经10多年的风风雨雨洗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现在,上海的民营科技企业已由初期的探索办经营实体,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有相当大规模的科技产业化群体。到1997年末,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6902家,从业人员达13.61万人,年技工贸总收入达Zop.7…  相似文献   

7.
一、苏州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情况及先进经验与做法 苏州市是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达的城市之一,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760亿元,财政收入209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90元,在工业总产值中,民营工业产值占到全部工业产值的60%以上,2001年苏州市民营科技企业1200多家,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7.5%。上交税金6.5亿元,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有8家。技术进步意识强,技术研发积极性高,自主知识产权增多。省级火炬计划39项,2001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54项,占全市工业科技进步的90%以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2001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申请专利2345件,  相似文献   

8.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人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创举 ,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现有7万多家 ,从业人员400多万人 ,实现年技工贸总收入7670亿元 ,利税835亿元 ,已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税源的重要支柱。本文拟就湖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加以探讨。初具规模我省的民营科技企业起步于80年代初 ,现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对推动我省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1 经济实力初具规模。到1999年底 ,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已有2200多家 ,从业人员近10万人 ,企业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从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和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党员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1996年全省共发展党员10.8万名,其中,企业、农村、科研一线的占56.2%;35岁以下的占72.2%;高中以上文化的占65.5%;女党员占25%。目前,全省共有党员324万多名。我省发展党员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加强宏观指导,保证发展党员工作有领导、有重点地进行。省委组织部制定了《四川省“九五”期间发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我处对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范围涉及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地区等四个市州地、7个县(区、经济开发区)、14家非公有制企业。 基本情况 目前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状况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展快。2002年11月底,全省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23300多户。其中私营企业27600多户,外商投资企业3100多户,个体工商户392200多户。从业人员107万余人。二是初具经济实力。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产值约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30%,上交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提出“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到1996年底,全省共有926户,占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总数的6%;拥有资产4136亿元,占全国9.38%;现有职工247万人,占全国8.1%。因此,辽宁三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意义重大。年初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井通过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实施方案。今年是方案实施第一年,能否顺利实现改革与脱困目标,关键在于开局之年起好步开好头,务求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战略方针的深入贯彻,南京市“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到1995年,全市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80亿元,为1978年的10倍,年均递增13%左右。同时,全市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技进步支撑体系,保证了科技含量较高的“电、汽、化、特”产业的产值、利税每年都以高于全市平均增长率的速度递增。目前,“电、汽、化”三大产业的产值、利税已经分别占全市的50%和60%以上。面向21世纪,南京市实施了“5个100科技工程”(简称2151工程);全市1600家民营科技型企业1995年技工贸收入超过20亿元。但是,近年来南京“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平衡问题,以下就四个方面谈些看法。 一、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全省第一,但贡献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2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省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大会精神,优化辽宁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梯队,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换,辽宁省科技厅制定印发《辽宁省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本刊特邀省科技厅有关负责同志就《实施方案》有关内容作出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经济工作者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将有关这方面的讨论加以综述以供参考。 一、什么是“民营经济”? 究竟如何理解“民营经济”这个概念?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存在着不同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民营”本质内容是“私营”。提出“民营”这个概念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掩盖“私营”的本质,因此,必须明确肯定“民营经济”的实质内容就是“私营经济”。第二种观点认为,“民营”的本质规定是“营”、执行主体是“民”,其内涵并不特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而仅仅是一种与资产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式。“民营”与“私有”之间没有必然一致的关系。“民营”是一个比“私营”的涵义更宽泛的概念。无论是“国有民营”还是“民有民营”都属于民营的组成部分。前者与己经实行承包租赁和股份制的企业形式有关,后者包括个体、私营、合作、集体、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乡镇企业经过16年的大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至1996年底,全省村以上乡镇工业企业达59.7万家,年创工业产值7137亿元,创销售收入6795.5亿元,与1995年相比,产值增速达22.09%.1996年实际上缴国家税金193.67年亿元.浙江省乡镇工业企业产值从占全省工业总产值三分之一的份额,到占据半壁江山,直至发展到今天的占80.9%.乡镇企业的发展撑起了经济大省,撑起了23个“百强县(市)”.目前,浙江省乡镇企业正进入一个以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步伐,加快提高素质的新时期,这是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的开始.在靠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的同时,还必须不断改进和强化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6.
市领导县是我国行政和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这一改革,对较大规模发展城乡商品经济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我省由市领导的县共有十八个。这些市县占全省县(市)总数的21.4%,总人口的28.4%,工农业总产值的44%,财政收入的51.9%。因此,进一步完善这一体制,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7.
一、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少数民族49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77%,少数民族人口次于广西、云南,名列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55.5%。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民族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997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1.81亿元增加到239.18亿元,年均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粮食年均增长2%。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起点低,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到1996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9.4%,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省的18.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人均的64.7%,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24%。全省48个贫困县中,民族自治地方占34个县,在全省456万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0%以上。加快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是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关系到全省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可以说,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省经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四川工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成绩十分明显。全省有工业企业33.03万个,其中国有工业企业5200多个,集体企业6.5万个,城乡个体企业25.85万个,其他企业1688个。全省工业总产值(当年价)1996年为2968亿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70%。四川不仅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样也是一个工业大省。 四川工业虽有很大发展,但与沿海先进省市比较,差距在拉大。从增长速度看,1996年与1989年比较,四川工业产值增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集团在辽宁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各类企业集团550多个,其中大型企业集团60多个,其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均占全省国有工业企业的70%左右。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对全省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三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振兴辽宁经济起着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湖南民营工业已从最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是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发展现状(一)成为经济增长新支点。1997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制力度不断加大,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在我省工业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1992年至2002年,我省民营工业共创造了增加值6282.14亿元,年均增长17.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2002年民营工业总量比1992年增长了7.9倍,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992年的11.2%上升到2002年的2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