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公民的社会道德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道德建设不仅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基础性、主体性工程。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准,将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我国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必须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在日常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做到诚实正直,谦虚有礼,团结协作,乐于助人,遵守秩序,爱护公物等。  相似文献   

2.
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无不同他人进行交往,与社会发生联系。我们所说的伦理或道德,就是人们共同生活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决定着人们的义务,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特别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它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进步的、革命的道德促进生产的巩固和发展,落后的、反动的道德则起相反的作用。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  相似文献   

3.
“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邓红蕾百家论萃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法律与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二者不可同日而语。首先,从产生和发展来看,二者存在时期不同。早在法律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朴素地运用舆论、信念和习惯的力量来调节人们的行为,维系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其次,起作用的方式不同。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道德则是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起作用。最后,起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但法律管的范围相对窄一点。“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是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这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15年,要把社会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今后15年的战略任务。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不仅要加强法制建设,依靠法制的力量,而且要加强道德建设,依靠道德的力量。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当前,我国道德建设总的情况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道德威信,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中的道德尊严、道德地位和道德作用。它不是教师的自我感觉,也不是哪位领导的主观认定,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受学生敬佩、尊重和信赖的精神感召力量。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道德人格、正确的道德行为、优良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育人能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才具有这种精神感召力量。思想政治课教师树立道德威信,在教育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道德威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徐宇 《淮海论坛》2007,(4):29-30
道德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社会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是非、善恶、荣辱的评价标准。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同一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时期道德观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道德观产生了新的内容和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的新内涵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五个角度看青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年是需要引导的,也是能引导得好的,但前提是需要对他们有所了解。正确的方法是把他们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科学的考察。“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青年本质的认识和对社会本质认识是一致的,青年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人际关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从广义上说,人际关系包括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以及反映这两种关系的相互交往关系(在精神的关系中除伦理道德关系外还有政治的、法律的、艺术的、宗教的关系等等).从狭义上讲.它是指人们间的伦理道德关系.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这种原则和规范不是靠行政和法律的力量来强制实行,而是靠舆论,内心信念和觉悟程度来贯彻的.因而任何进步的道德都或多或少的要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需要物资、信息、技术、法律、法治等因素作保障,同样也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影响力。一、市场经济与道德规范有着天然的联系道德,作为一定社会为了调解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特点及其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品德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秩序,体现着学校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也辐射出民族的道德文化和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论断,本文就此谈以下看法。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这两者的联系在于:法律是文明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法律又是维护文明的工具,是促进文明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的道德和法律由于有着共同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都是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服务的,因此,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般说来,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违反了社会主义法律也就违反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孙桂华 《前沿》2011,(2):121-124,142
孙晓楼的《法律教育》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法学教育专著。他以社会法学为理论基础,学以致用为指向,认为法律人才是具备法律学问、社会常识和法律道德,具有全方位工作能力的法律工作者。法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教授,爱惜教授也就是爱惜学生。以他的法律人才观反思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心理教育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重要精神运动与实践活动。心理教育开展的状况及成效,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道德、法律的建设与发展进程,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的质量。从社会层面,就科学的心理教育的经济、道德、法律、医疗及保健等价值,展开深入的分析,旨在唤起人们对这项教育活动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使全社会都来重视并努力开展好心理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陈云峰 《创造》2003,(7):33-34
一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具有认识社会现实和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道德规范不同于法,不是靠国家的强制手段来实行,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实现。人们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自私、诚实和虚伪等等道德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比法更加广泛,虽然道德不像法一样具有强制性,但是社会所共同形成的舆论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有时这种力量是法所不可比拟的。道…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海南》2007,(1):19-19
建立“八荣八耻”道德观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在全社会广泛形成行八荣拒八耻的道德风尚,光靠道德的认知性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辅之制度的强化。一方面,遵规守德不是人的天性,需要一定的外在“力量”(法律、规章制度)的强化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道德是以提倡、劝戒、建议为特征的价值导向,它赋予了行为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即道德主体具有意志自由,人们可依自己的意愿选择遵德或背德,因此,道德依靠的是个体的道德追求、觉悟和自觉性,而光靠个人自身内在的思想觉悟则难于抵制各种利欲诱惑,还需要建立道德的社会保障制度,使道德提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类型在社会中得以保护和推行。一是通过道德法律化,将“八荣八耻”的一些基本道德要求上升为具有某种法律属性或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则和规范。如诚实信用的道德,不仅要成为经济法、民商法等法规的法律原则和不可动摇的“帝王条款”,而且要建立信用的法律体系。毋庸置疑,建立信用的法律体系,使企业、个人的信用成为社会流通的“通行证”,是促进社会成员诚实守信荣誉感形成的社会基础。二是通过法治的社会治理结构,为“八荣”行为提供生长环境。道德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倚赖于社会对背德恶行的处罚。法律通过禁止性的规范,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损人利己等行为进行严惩,会使人们循规而为,这在客观上会遏制“八耻“行为的发生。政府应加强法律的『必行性、外在强制性和不可践踏性,促使人们具有法律信念、信仰和规则意识,为维护“八荣八耻”的道德观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一些人群中存在局部的道德滑坡现象,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缺失、家庭伦理道德失范和职业道德滑坡.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历史原因的积淀、社会转型的影响、法制不健全、道德教育虚化以及道德权威的缺失.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公民道德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搭建多种平台载体以及建设共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生态道德与以德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决环境问题不仅有赖于科技、政策和法律 ,而且要依靠道德的力量 ,即“以德治环境”。环境保护需要道德力量支持 ,我国国民生态道德意识薄弱有种种表现 ,“以德治环境”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修养。为此 ,应改革干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制度保障机制 ,增强领导干部践行生态道德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微时代青年网络道德失范这一社会焦点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青年不断提升网络道德主体意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还要依靠持续的网络技术创新和网络空间法律监管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9.
道德和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两大主要表现 ,在人类文明社会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会规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单纯依靠道德或者单纯依靠法律都难以真正使国家得到有效的治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道德具有内在自觉性 ,而法律具有外在强制性的不同特征。因此 ,只有把道德和法律结合起来 ,既运用道德 ,也依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才是正确的治国理念。而要在我国社会中充分体现这一点 ,就必须使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都上升为一种宪法原则和宪法规范 ,成为根本法所确立的社会政治目标才行。一、我国现实政治生活和宪法规范中德治思想的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的…  相似文献   

20.
章淑珍 《时代主人》2006,(12):36-37
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是建立在同一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二者本质相同,目标一致,有紧密的联系。依法治国为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提供法律保障,以德治国则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从而可以推动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