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已步入刘易斯拐点记者:今年以来,与发达国家在经历金融危机造成的高失业率形成了鲜明反差,我国在劳动力短缺的同时,劳动力价格也呈上涨趋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省市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  相似文献   

2.
刘易斯拐点     
《政协天地》2010,(2):66-66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在“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春节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用工荒正成为内地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3.
户籍制度作为我国公共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站在刘易斯拐点上,只有户籍制度成功转型,才能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真正实现和谐社会下的公平正义。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改革的原则、困难及其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我国"用工荒"现象的特点及产生的深层原因,说明了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已经走向和逼近"刘易斯拐点"。进而分析了"用工荒"给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可通过倒逼机制,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意义。提出了在"用工荒"冲击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易斯转折点”被推迟与“民工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期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讨论多了起来,但声音比较单一,大多是认为"刘易斯转折点"即将到来。而从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刘易斯转折点"还远没有到来。原因是"民工荒"推迟了"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正确认识这一点并从各个方面有效地解决"民工荒"问题,对促进"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这里的拐点,是指不断蹿升的公务员热,该降降温,回归正常一些了。公务员热,近十年来一直处在蹿升状态,成为舆论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今年公务员报考出现双降,有舆论认为,这是持续多年的公务员热出现拐点的征兆。拐点到来了吗?为什么拐点应该到来?怎样才能让拐点真正到来等等。  相似文献   

7.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从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陆续出现了"民工荒",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全国性劳动力短缺。在当前我国步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和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战略转轨的背景下,整合相关材料进行综合性的历史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正在逐渐消失,农村劳动力开始从"无限供给"转入"有限剩余"的新阶段,意味着中国经济迎来其发展的刘易斯拐点。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因此,应正确认识,科学规划,切实利用这一机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反复出现的“民工荒”,让企业家与政府部门见不到民工就“慌”。尤其是今年民工荒又出现了新趋势,那就是西部地区也加入到缺工队伍中来,缺口数量还不小。更有人从理论上惊呼说中国已过了刘易斯拐点。  相似文献   

9.
《人民论坛》2012,(3):57-58
1.渲染人口红利消失背离中国现实国内外思潮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无视,对"人口红利消失"及老龄化危机的渲染,背离了中国现实。老龄化影响中国远弱于西方,庞大人口规模对发展的制约作用还将长期延续。近年的民工荒不是什么"刘易斯拐点",恰反映了劳动力大量剩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放开"全面两孩"后,各地政策何时落地,在政策实施前抢生会作何处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二孩"政策对于应对银发危机、刘易斯拐点和人口老龄化,解决"失独"之殇和男女结构失衡等问题都有现实意义,所以"全面两孩"政策一出,立即引发人们强烈关注。在欢呼之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次改革是  相似文献   

11.
后红利时代中国人口红利走势的影响因素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福兵  郭强 《桂海论丛》2010,26(6):66-70
中国人口红利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在后红利时代,中国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不断发生改变。这些因素直接体现在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际层面,影响到人口红利的获得与实现、数量和质量变化、空间和时间分布、国际和国内的分配,这些因素及其导致的特征对中国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将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几种理论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敖嫩 《前沿》2001,(11):95-97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现在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关注。许多学者在探讨、研究这一问题时 ,大多都以西方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我认为 ,这样的分析本身并无可非议 ,但我们在运用这些理论模式时 ,对其产生的背景、理论的出发点、政策主张等应予以充分准确的把握 ,并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揭示出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一般规律。只有如此 ,才能更好地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 ,寻求出适合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略和途径。一、几种理论模式的主要内容(一 )刘易斯模式。 1 954年 ,阿瑟·刘易斯…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月30日14点,一场尤其引发上海市民高度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闻发布会正在举行。著名病毒学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作为专家应邀出席。有记者提问:我们非常关心疫情拐点,拐点在哪里?拐点的标志是什么?闻玉梅从容不迫地表示,大多数流行病学专家、病毒学专家、临床学专家都认为疫情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传染病可把某一个国家的人打倒,它总是有一个过程或者有一个恢复期。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2月31日)蔡昉是国内颇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独持己见,从不附和于别人学说。大家肯定注意到近年来网络热议的一些显然与众不同的观点。如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中国面临"刘易斯拐点"、"未富先老",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等等。这些观点因不符合大众心理预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甚至引起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论战。但时过境迁,各种现实镜像逐一佐证蔡昉曾经的预  相似文献   

15.
李迎果 《思想战线》2012,38(2):147-148
西方近现代就业理论如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结构性失业理论、工作搜寻理论等,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和内容,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也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一、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启示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中,探讨了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下的失业问题。刘易斯的分析有三个基本假设:一是劳  相似文献   

16.
日前,国际上一些人在唱空中国,"中国经济要崩溃"。国内的房市正出现价量拐点,又一些人纷纷要求放松银根"保增长"。到底怎么看中国经济?2012年中国经济该如何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发展逻辑没有变什么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基调?笔者在2011年7月曾指出:"从趋势看,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从过去两位数高增长平台,逐步迈向相对趋缓增长的平台。这一趋势并不是经济周期性问题,也不是宏观政策力量所能支配、调控的。"(见7月11日《中国证券报》)这一点,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到市场,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短缺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约束条件。而我国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早于大陆,早在上世纪就出现过类似的现象。文章以刘易斯模型为基础理论,验证台湾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为台湾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然而,跨越刘易斯转折点后,台湾经济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台湾当局成功采取针对性政策,实现了台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通过对外投资延长了产品寿命,克服了通货膨胀,通过教育改革提高了人口素质,弥补了台湾劳动力的短缺,使台湾经济成功克服挑战,给祖国大陆经济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城市化理论走出了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成长道路。城市化是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政策含义。否定刘易斯模型的托达罗模型,导致了农业发展低水平均衡、经济增长高成本和经济结构次级分化等消极后果。走出托达罗困境的可行选择,是经过修正和补充的刘易斯模型的复归。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吃饱饭,并非因为"分田单干",也不能指望"公司化农业"。中国人吃饱饭固然值得骄傲,但也要看到中国占全球7%的耕地同时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粮食高补贴时代来临,改革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和土地制度迫在眉睫。粮食生产和流通体制走回头路似乎难以避免,去集体化的土地制度将可能出现180度大转向。我们在强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一定要兼顾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调适中的传统经济--对二元经济论构成挑战的一个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经济学家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经济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则是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后进地区的发展只有靠输出劳动力,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劳动力自由化才可望成功.然而我们在大方县红丰村经过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却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发展构想相左,在这里可以做到在延续传统经济生活方式的情况下使商品有效地切入市场,从而获得较高的市场效益,据此,我们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提出质疑,从而改写二元经济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