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皇帝相传就诞生在甘肃,故有“伏羲桑梓”之称。而大地湾遗址、麦积山石窟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盛景,更是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2.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皇帝相传就诞生在甘肃,故有"伏羲桑梓"之称。  相似文献   

3.
龙年话龙     
在远古神话传说中,三皇五帝被称为龙氏.传说伏羲教民结网、发明八卦,女娲炼石补天、搏土作人,他们都是人首蛇身的龙.东汉武梁祠石壁上有"伏羲龙身、女娲蛇躯"的画像.又传说炎帝为女感神龙所生,帝尧为庆都感赤  相似文献   

4.
伏羲与八卦在龙年的中国,人们追念和祭祀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伏羲,因为这位中国的"亚当"与他的妹妹女娲,都是人首龙身.传说他们是在一次吞没人类的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两个人.他们孳生繁衍了中华民族.所以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伏羲和女娲的诞生地和他们的"伊甸园"就在甘肃省渭水流域的天水(古称成纪).尽管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在中国许  相似文献   

5.
朱家臣 《中州统战》2003,(11):11-11
地处豫东南的周口市,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市委统战部在贯彻全省统战工作新思路中,结合当地特点,开展了“根在中原、惠及周口”的主题活动,提出通过挖掘整合周口的人文资源,打好四张文化牌,走好“寻根”、“扎根”、“育根”三步棋,为党委中心工作服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一是打好伏羲文化牌。人类始祖太昊伏羲氏都宛丘(今淮阳县);炎帝神农氏都陈(今淮阳县)。伏羲创始的龙图腾是中华龙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伏羲太昊陵是全国名陵之首,被列入全国名陵旅游线,是河南寻根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采用举办伏羲文化研究会、八卦…  相似文献   

6.
《上海支部生活》2013,(2):60-60
神龙腾去,灵蛇又来。在中国人看来,蛇主吉运、旺财富,故蛇又称祥蛇、灵蛇,俗称“小龙”。中国古代传说中,龙与蛇关系密切,在中国被认为华夏远祖的伏羲与女娲,在《山海经》中被描绘成人首龙身和人首蛇身。中国现存文物中很多汉唐壁画、画像石、砖刻和绢画,都有关于伏羲与女娲龙蛇相配图画。龙蛇之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正陇山苍苍,渭水汤汤。戊戌夏至,共祭羲皇。6月22日上午,2018(戊戌)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隆重举行,数千里之外的台湾台北市同时举行祭祀典礼,这是海峡两岸连续第5年同时异地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中华儿女共赴天水故里缅怀人文始祖伏羲庙,古柏掩映,龙旗高张,分外庄严。海内外中华儿女汇聚羲皇故里,以太牢之礼,鲜花雅乐之仪,虔诚崇敬之心,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0,(14)
正陇山含翠,渭水扬波。同根同祖,中华共祭。6月22日上午,2020(庚子)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羲皇故里天水隆重举行;同一时刻,2020(庚子)年海峡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典礼也在台湾新北市同步举行。天水伏羲庙广场鼓声雄浑,钟磬悠扬,伏羲庙内古柏参天,旗幡列张。中华儿女聚首羲皇故里天水,怀虔敬之心,以太牢之礼、雅乐之仪,致祭于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上午9时30分许,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甘肃省政协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有这样两位兄妹人祖,他/她们就是伏羲和女娲。有关他/她们优美的传说和记忆,可谓开辟了中国历史的创世纪。后世的人们循着这一故事,创作了无数艺术作品,其中被广泛关注的是多有发现的汉墓砖画中的伏羲女娲像。特别是在山东、新疆一带出土的砖画像中,每有栩栩如生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像。在这些画像中,其中女娲执规、伏羲执矩的画面引致人们广泛的关注,有人把它描述为始祖对秩序的关注,有人把它描述为中国标准产生的标志,还有人强调它严谨有致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盘古开辟天地、伏羲兄妹再造人类神话的源流,学术界曾进行过探讨。有的认为伏羲兄妹再造人类的神话“本在苗族中盛行”,因而说它起源于苗族,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一书里肯定和发展了这一观点;有的根据南方崇信盘古等理由,断言盘古开辟天地神话产生于南方;更多的研究者则认为:盘古与槃瓠,伏羲(女娲)与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书里,关于史前时代的说是丰富多彩的。传说中较为著名的人物女娲、黄帝、尧、舜、禹等,都能在山西这块土地上找到他们的生活痕迹。晋城东浮山北谷中即有“娲皇窟”,传说此处即为女娲炼石补天处;伏羲氏与女娲是兄妹,又是夫妻,吉县城北庖山顶有伏羲故宫;有巢氏曾教人构木为巢,传说他的栖息处即在石楼县的石楼山上;传说祝融氏在山西境内修筑过两座城,一在汾阳县城西,一在左权县城北;长子县和高平市交界的地方有座羊头山,山上有神农城,又叫谷城,传说为“神农得嘉谷之所”,而隰县也有一座谷城,传说为“神农尝谷之所”。黄帝被奉为华夏祖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拜祭先祖的公祭之风可谓盛行,不仅排场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河南与甘肃抢“老子”、陕西与河南抢“黄帝”、“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然而,与各地政府“公祭搭台、经济唱戏”、争抢“祖先”的公祭活动相比,对人民英烈的祭奠却显得冷清得多,在被公祭的对象中鲜见英烈的身影。一些地方的烈士陵园甚至得不到足够的保护,有的几乎快要荒废了,有的被用于房地产开发,有的甚至沦为养鸡场和麻将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13.
正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相传伏羲诞生于天水,创制了历法、八卦,教人渔猎饲养,倡导男聘女嫁,发明乐器歌谣,开启了民族文化之源。甘肃天水是伏羲女娲的诞生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公祭伏羲由来已久。始于春秋时期,明朝形成定制。1988年天水市政府恢复了公祭伏羲大典,举办首届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一陵──炎帝陵本刊记者支鄂湘炎帝陵和陕西黄帝陵一样,同是中华民族始祖的陵寝,且有“中国第一陵”之称。炎帝陵在湖南省郝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传说中的炎帝亦称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代一个先进的氏族(姜姓)部落的首领。他生于令湖北随州,长于姜...  相似文献   

15.
魏俊英 《前进》2009,(12):46-47
长治县位于上党腹地,雄踞太行山之脊,山川秀丽、物阜民殷,是一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的土地,被称为“华夏农耕文明之源、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三晋和谐秀美之城”。远古时期,始祖炎帝曾在这里“尝百草、识五谷、教农耕”,完成了从游牧到农耕的伟大转变。殷商时这里是古黎国国都所在地,因此长治县又称为黎都大地。全县总面积483平方公里,辖6镇5乡,254个行政村,人口33万。  相似文献   

16.
九乡猎神节     
在风光秀丽的云南宜良九乡自然风景区,为了纪念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纪念赐给人们猎物的天神,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二、三,当地的彝族群众都要举行猎神节,其场面隆重壮观。九乡彝族猎神节由彝族毕摩主持。猎神节共分三个仪式,第一个是祭密枝,即请猎神。密枝神为五块石板,在密枝林里用一根剖成两半的青枫栗木占卦决定新猎神的“值年”,即供奉猎神的人家。第二个仪式为迎接新猎神,送走老猎神,将老猎神送至密枝林中,把新猎神接回“值年”家中供奉,以前在迎接新猎神的仪式后即可打猎,打到的猎物平均分配,参加的猎人每人一份,参加的猎狗每条一份…  相似文献   

17.
欧亚宾 《世纪行》2009,(4):37-37
毛主席有一首著名诗篇:“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诗中提到的九嶷山。在湖南永州市宁远县城南30公里处,是一座挺拔耸峻、风光奇异、有着许多美好动人传说的千古名山。九嶷山的主峰舜源峰便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舜帝的藏精之所.建有舜陵、舜庙。《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相似文献   

18.
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省文化厅协办的首次省级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活动,于近日在甘肃省天水市隆重举行。这次活动,其目的是以公条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为纽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被后世誉为人文初祖。黄帝长于姬水流域,以姬为姓;早年居住“轩辕之丘”,又称为轩辕黄帝或轩辕氏;他曾当过有熊国君,因此也被称为有熊氏。传说他发明了弓箭、舟车、水井和医学,妻子发明了养蚕,大臣苍颉造字,伯余裁衣,胡曹作冕,於则制鞋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黄帝陵在今天的陕西黄陵县北桥山南。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但道家的有些书籍说,桥山陵只是他的衣冠冢,黄帝本人在桥山乘龙升天成了神仙。可能基于这种说法,现在陵前围墙正面的明代石碑上  相似文献   

20.
被许多中国文艺青年称为“卡帝”的詹姆斯·卡梅隆最后还是败于他们的“前皇后”凯瑟琳·毕格罗之手,这事又被他们自己称为《拆弹部队》(TheHurtLocker)拆掉了《阿凡达》(Avat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