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一条 为加强人事争议仲裁工作队伍建设,做好人事争议案件的处理工作,根据《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事争议仲裁员(以下简称仲裁员)包括专职仲裁员和兼职仲裁员。 第三条 各级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负责仲裁员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仲裁员实行聘任制。专职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从其办事机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从国务院有关部门获悉,祖国大陆5个试点仲裁委员会着下聘请台湾地区专业人士担任仲裁员。 据了解,5个率先试点的仲裁委员会是:上海仲裁委员会、厦门仲裁委员会、广州仲裁委员会、重庆仲裁委员会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今后,根据情况变化和实际需要,再考虑增加或变更。  相似文献   

3.
《乡音》2008,(11)
陈红,辽宁大学法学学士、清华大学法律硕士学历,现任河北时音律师事务所主任、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全国律师协会理事、宪法与人权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政府机关效能监督委员会监督员、河北省法学会理事、石家庄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九三学社河北省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4.
<正>胡建淼,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曾任职杭州大学副校长、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工商大学校长。2014年12月8日,胡教授应大连市"一校两院"大讲堂之邀来连,为大连市市管领导干部和党校学员作专题  相似文献   

5.
仲裁员是否要对其在仲裁过程中实施的故意或过失行为而给仲裁当事人造成的损失承担仲裁责任,英美法系国家普遍强调仲裁员的“准法官”的特殊身份,赋予其仲裁责任豁免权;而大陆法系国家则认为仲裁员与当事人存在着某种合同关系,强调仲裁员的身份与一般技术人员一致之处,要求仲裁员承担仲裁责任。本文通过对两大法系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理论和实践的比较,提出了“有限的仲裁责任豁免”论。主张仲裁员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可以享受仲裁责任豁免,但超出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则应承担仲裁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仲裁法》的有关规定作了肯定性的评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际商事仲裁制度新近发展之体现,紧急仲裁员制度可以在仲裁庭组建前为当事人提供临时救济措施。通过分析国际商会仲裁院、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中的紧急仲裁员制度,可以归纳出该制度的基本内容及有待完善之处。2010年以来,已有不少涉及紧急仲裁员制度的案例,这些案例反映了设置紧急仲裁员制度的必要性。我国虽于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订时规定了诉前保全制度,但仍有引入紧急仲裁员制度之必要。  相似文献   

7.
仲裁员制度作为整个仲裁制度的灵魂所在,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仲裁的公信力和仲裁制度作为国际商贸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和发展。目前,我国存在仲裁员名册信息缺乏、外籍仲裁员数量少且分布不合理和首席仲裁员的产生程序不完善等制度缺陷。吸收借鉴域外仲裁的成功做法,完善我国的仲裁员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甘肃理论学刊》2013,(2):F0002-F0002
黄锡生男,1964年11月生,江西石城人,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资源法学重点学科负责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西部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研究中心负责人,重庆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重庆大学“985”平台骨干专家,重庆大学首席法律顾问:中国法学会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部开发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重庆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领导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相似文献   

9.
一、第二十五条第三款中所提及的仲裁法庭,应由按下述方式指派的三名仲裁员组成:(一)提起仲裁程序的一方应将一名仲裁员的姓名通知另一方,另一方则应在收到通知之后40天内将第二名仲裁员的姓名通知提起仲裁程序一方。在指派第二名仲裁员后60天内,当事方应指派第三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不应是任何当事方的国民,也不应与前两名仲裁员的任何一位同国籍。仲裁法庭将由第三名仲裁员主持。(二)如果未能在上述规定的时间内指派第二名仲裁员,或者当事方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就第三名仲裁员的指派达成协议,该仲裁员可以应任何一方的要求,由常设仲裁法庭秘书长从不具有公约缔约国国籍的、具有国际名望的人员中选派。  相似文献   

10.
谢启大,1949年生于江西上饶,祖籍安徽繁昌。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台湾新党前主席,著名女政治家。做过十年小学教师、十年青少年法庭法官,被称为台湾"司法女兰博"。现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台湾仲裁协会仲裁员,定居北京。  相似文献   

11.
办理仲裁案件的几点感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受一:平等、自由、独立从仲裁的历史发展、功能、价值观、制度体系、操作等来看,仲裁的本质属性是民间自治性(当然这并不排除国家对仲裁的调节、干预、支持和监督),表现为当事人的平等、自由和仲裁员的独立,其核心是当事人意思自治。1994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仲裁法》,其内容符合仲裁民间自治法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平等、自由和独立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1.确认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是仲裁法最基本的原则,被公认为是仲裁的基石。依照《仲裁法》规定,是否仲裁,由哪个仲裁委员会仲裁,谁担任仲裁员,都由当事人双…  相似文献   

12.
政务要闻     
6月12日市长黄奇帆到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考察正在这里举行的第15届重庆国际车展。黄奇帆强调,要充分利用国博中心良好的硬件设施,丰富办展内容,延伸配套服务,不断提高办展水平,努力将"悦来会展"打造成重庆的一张靓丽名片。6月13日召开重庆仲裁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成立大会,443名专家学者受聘为第四届委员会仲裁员。副市长刘强出任重庆仲裁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并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3.
宋清华 教授     
宋清华教授,男,1965年出生,湖北通山人;1985、1988、2000年先后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做博士后,2004年、2007年分赴加拿大圣玛丽大学(Saint Mary's University)和美国罗德岛大学(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进修和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湖北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相似文献   

14.
顾燕 《前沿》2011,(24):93-95
在西方法律文化中,国际商事仲裁之仲裁庭应由奇数个仲裁员组成,在没有仲裁协议规定的情况下,仲裁员的人数为三个。国际商事仲裁中,虽有一些国际统一标准,但法律文化在仲裁庭的组成及地位、仲裁进行之方式、事实披露及审前程序、证人证言之地位及庭审记录保存、当事人自治、裁决之作出方式等方面,仍对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仲裁中调解作为一种融合了仲裁与调解两种纠纷解决机制的复合程序,有利于降低争议解决成本,提高争议解决效率,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商业关系,确保调解协议得到有效执行。实践中,它主要分为顺序性模式、平行程序模式、混合模式等典型模式,国内学术界对于其中的“影子调解”一直存在着误解。但是,仲裁中调解在具体适用时可能会违反公正原则,调解程序的前置性也可能会影响仲裁员的判断,混淆仲裁员的职能。由于仲裁与调解的自愿性,只要坚持以当事人的合意和自主选择为基础,以合法性原则为框架,再辅以合适的程序规则,就会尽可能消除调解程序对仲裁员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在修订《仲裁法》,建议接纳仲裁中调解这一新型纠纷解决机制,并规定仲裁员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云政办发〔2006〕76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颁布后,省人民政府根据《仲裁法》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四个相关重要文件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重新组建昆明仲裁机构方案的通知》(云政发〔1995〕133号),于1996年1月10日正式重新组建了昆明仲裁委员会。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下,我省仲裁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少数设区的市不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的规定办理审查核准手续,擅自设立仲裁机构;个别仲裁员、仲裁工作人员违…  相似文献   

17.
不进法院出能打人事官司?!这是很多当事人了解了人事仲裁制度后的第一反应,有惊诧,也有欣喜。确实随着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在全国各地的迅速发展,这已日益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事仲裁:既是“富了”,也是“私了”人事仲裁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就人事争议的事实和人事争议当事人的责任作出具有约束力的判断和裁决的活动。通俗地说,人事仲裁是介于私了和官的一种解决人事纠纷的形式。相对其他解决纠纷的方式,人事仲裁的优越性是明显的:──公正、权威。人事仲裁机构独立于方政机关,仲裁员是兼职的,不隶属干仲裁委员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仲裁责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国强 《中国发展》2010,10(6):41-47
该文以仲裁协议当事人与仲裁员、仲裁协议当事人与机构仲裁中的仲裁机构之间存在特殊服务合同关系为出发点,对中国仲裁责任制度从责任主体、责任要件、责任范围、责任形式、追责时效和追责程序等六个方面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19,(6)
临时仲裁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这与海事仲裁高效性、专业性、经济性的要求不谋而合。海南自贸区要建设国际一流航运中心,就必须完善自身的商事仲裁制度。具体操作层面上,海南自贸区应首先实现海事临时仲裁制度的"有法可依";其次应制定海事仲裁规则,建立和完善仲裁机构对海事临时仲裁的协助机制;以及引入和监督高素质的从事海事仲裁的临时仲裁员,发展海事临时仲裁中的小额仲裁程序;最后确保海事临时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相似文献   

20.
窗外奥林匹克五环旗迎风招展,室内争辩双方唇枪舌箭。随着仲裁员一声"请肃静",一场由申请人肯尼亚拳击运动员迈亚西亚状告被申请人——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体育争议仲裁正式拉开序幕。笔者在北京奥运会来临之际,独家专访了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国国际私法学学会会长、中国法学会体育法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员黄进,聆听了他在2004年8月作为唯一的一位来自亚洲国家的仲裁员,参加国际体育仲裁院雅典奥运会仲裁庭工作的精彩讲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