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北京被形容为“世界诸城无能与比”,他想必到过什刹海。因为,那时的什刹海,有着宽广的水面。现在,就在这片水面的岸边,坐落着北京城保存最好的故居,一座不太多见的“双重文物”。中国近代最后一个摄政王,清朝最后一个实际执政者载沣在此度过了动荡的十余年;1963年4月,宋庆龄迁入,随后生活工作了18个年头,那年她整整70岁。  相似文献   

2.
向历史学习     
這一期我們有三頁图片新聞,報道了今年年初在《中国建設》已故的創办人和領導人宋庆龄(孫中山夫人)北京故居舉行的我刊創刊三十週年慶祝活動。我刊三十年來的工作,包括  相似文献   

3.
我与北京的青年作家靳飞结婚前,靳飞约我去看老舍故居,在那里,我们受到了老舍先生长女舒济女士和她的丈夫王端先生的热情招待。靳飞与舒家很熟,是故居的常客,我则是第一次步入这所保持着老北京味道的四合院。闲谈中,我想到一件事。我的祖父,日本的汉学家波多野乾一先生,曾翻译出版过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舒济夫妇听了,异常惊讶,问我,是不是兴亚书局印的?我说是。他们讲,那很可能是老舍著作在国外的首次出版。这是1992年12月的事情。那次与舒济女士见面谈话之后,我和靳飞忙着准备结  相似文献   

4.
接受记者采访时,定居温哥华23年之久的陈先生平静地回忆起一段往事:宋庆龄抗战时在他家地下室躲藏了几天。1938年6月14日,为支援抗战,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宋庆龄在香港主持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保盟”致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20日,来自台湾高雄市80岁高龄的陈先生,来到位于邓州下营村庙沟河畔的“台湾村”,在先祖依那思罗墓前深深三鞠躬,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陈先生第三次来到“台湾村”,此次,他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多月。每天,陈先生流连于“台湾村”的麦田菜地,蹒跚于乡间小道,出入于乡亲们的庭堂柴院,与这里的陈姓高山族后裔攀谈交心,追忆先人,共谋“台湾村”的发展。临别时,陈先生深情地对乡亲们说:“我在有生之年还会回来,再看看故土。将来百年之后,我会嘱托儿女,把我的骨灰埋在这里,永远与先人安息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一位去国多年的老华侨回到北京,看到眼前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北京,我都认不得了。” 不认识北京的何止这位老华侨,许多曾在北京工作过的国际友人,回国几年后再重返北京时,也感到变化太大了。当然,感受最深的恐怕是那些“老北京”了,他们说,要是几个月不出门,你再  相似文献   

7.
老北京茶馆的前世与今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老北京茶馆,人们自然会想到现代著名剧作家老舍和他的三幕话剧《茶馆》。老舍先生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所,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北京茶馆是老北京市民生活的典型环境,整日“泡”在其中的老北京市民其实是在享用一种生活方式。老北京茶馆独具的景观和风貌也折射了老北京与其他城市有别的文化精神。晚清以前流行大茶馆真正行业意义上的茶馆并非始于清代,但在清代发展得最为兴盛。有清一代,战乱结束,社会政治经济趋于稳定,作为都城的北京,人口急剧上升,南北茶商也纷纷进京开茶馆,皇城根下京城茶馆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2012年2月10日上午,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内,中外嘉宾齐聚一堂,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共庆由宋庆龄女士创办的《今日中国》杂志创刊60周年。  相似文献   

9.
名人故居保护喜与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茹 《北京观察》2006,(3):58-59
“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却又很难着手解决的问题。如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仍显得比较薄弱。2005年,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将“加强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作为重点调研题目,结合文史委与北京联合大学共同申请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对北京的名人故居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并形成了建议案。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副处长王有泉先生,请他介绍了文物局落实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上海支部生活》2013,(4):56-56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纷纷出现对资本主义制度性缺陷的深刻反思,人们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期冀从中汲取精神能量。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西南小城特里尔,故居位于该城布吕肯街10号,是一座3层巴洛克式风格的灰白色小楼。1947年5月5日,马克思故居被辟为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博物馆负责人迪策女士说:“中国的成功和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中国是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例,所以有很多人想从马克思这里寻找中国成功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5月29日,是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逝世20周年纪念日。值此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宋庆龄的老朋友、86岁高龄的爱泼斯坦先生。爱老说他从小就知道宋庆龄,20多岁时开始与宋庆龄一起工作,至今一直在“帮助她做对外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98年9月,我应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邀约去新加坡担任该院客座教授,教授油画写生。10月间,当我在新加坡公园写生时,一位新加坡华侨问我:你是中国画家吧,你为什么不去画画“晚晴园”?我问:“‘晚晴园’是什么地方?”他说:“哎呀!晚晴园是孙中山先生在南洋的故居呀!你怎么不知道,你应该去画那里。”  相似文献   

13.
钟爱珍女士是一位美国人,她不远万里从太平洋西岸的故乡来到中国,在北京创办了一所蒙台梭利国际学校,专供驻华使馆人员和驻华外企工作人员的孩子上学。她说:“16年来我无时无刻不被中国古老的文化所折服”。为此,她努力使这些生活在北京的外国孩子了解中国,把北京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当作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14.
陈先生除了数学以外 ,很喜欢给我讲人生的道理。但他最强调的还是要做好数学 ,要让自己有看家本领。什么是好的数学 ,选择很重要。他认为课题的选择是发展中国数学的关键问题 ,要选择好的课题 ,不仅需要远见 ,还需要勇气。陈先生有时回忆起他自己的成就时 ,总是归结为他很幸运 ,他是在正确的时间 ,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去到了正确的地方 ,找到了正确的老师他总说 ,不要盲目地跟潮流。他是在别人都想去美国的时候 ,选择去了德国。他选择的微分几何方向在当时也不是最热门的方向。他的这些选择表明了他的智慧和勇气。陈先生的言传身教使我明白了…  相似文献   

15.
60多年前,有一位日本科学家来华访问,会见了鲁迅先生。他问鲁迅:“陈建功博士现在在什么地方?”鲁迅回答:“不知道。”客人感到非常奇怪地说:“陈先生在日本是大家都知道的著名数学博士,为什么在中国却没人知道呢?”鲁迅说:“蒋介石政府不重视科学,也不关心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禁雷”、“站着活”、“带着发展的眼光来中国”,这就是国际助残组织。 在没有认识张玉女士前,我对“国际助残”组织一无所知。张玉女士介绍说: 1979年,在泰  相似文献   

17.
很多年前,宋庆龄的好友邓广殷(宋庆龄早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前身“保卫中国同盟”的领导人之一邓文钊的长子)对我说过,你要研究宋庆龄,一定要找隋家姐妹。她们俩陪伴在宋庆龄身边二十多年,知道的事很多。尤其在宋庆龄晚年,只有隋家姐妹与她同住,了解很多内情。  相似文献   

18.
徐娟 《人民政坛》2013,(9):44-44
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一座20多米高的雕像,成为当地的新地标。但现在,这座刚刚站了两年的雕像,甚至还没有最终完工,就被拆掉了。这座雕像的造价大约为1.2亿元人民币。一座雕像要建20多米高,要花费1.2亿元,这并非是个小工程。但建了两年,尚未完工,就要拆掉,这则是典型的奢侈浪费作风。关于这座巨幅雕像,有人说塑的是宋庆龄女士,若真如此,我却以为宋庆龄女士若在天有灵,也不会同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来北京的外国人多了,有的来了不止一两回,有的住了不止两三年。他们不满足只看故宫,北海,颐和园。一些长驻北京的外国朋友,组织了个俱乐部,业余研究、探讨北京的传统文化,他们问:“皇家园林王府寺院我们都看了,要想看看老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到哪里去好?”我说:“穿过大街走小巷,到小胡同去!”说完我有点后悔,若要请我带路,我带他们上哪儿去?胡同还有,可不是原汁原味了。北京跟天津,距离只有一百多华里,在城市建筑上却是不同的典型。天津当是摸着石  相似文献   

20.
松本楼纪事     
一个四月里天空飘着淅淅沥沥小雨的日子,我们一行在日中环境协会理事长宋青宜女士的“率领”下,来到了靠近东京皇家花园的日比谷公园松本楼。松本楼闻名遐迩,不仅因为它会向每个来访者提供地道的法式西餐,更重要的是,它曾经是宋庆龄女士“情窦初开”的地方。松本楼的“镇店之宝”是一架钢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