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以大力增育产业集群为支撑点。培育产业集群,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在竞争中谋求发展的空间和合作空间。没有产业优势,就没有区域竞争力,就没有经济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难以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在迅速壮大我省经济总量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提升我省产业竞争力。培育产业集群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既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创新思想方式,又是引起变革的一种重要手段。集群不仅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性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与崛起,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和主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和产业强市富民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3.
陈玉光 《求实》2016,(7):46-54
大城市的空间扩展方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空间形态、整体功能、承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总结分析世界各国大城市的成长发展历程和现状可以发现,大城市的空间扩展是在经济、人口、交通、文化、科技、行政力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完成的,并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我国的大城市要综合考虑自身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成长发展阶段等因素,因地因时地选择合适的扩展模式;要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依靠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构建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要发挥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提升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经济发展令人瞩目。但非均衡发展战略,也导致成都一城独大、各市州发展明显不足。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已成为四川经济社会的必然发展要求。基于此,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实行全域全面开发、多极多点共兴。特别是2014年出台的《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更是针对川东北5市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旅游是增加人民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发展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要高质量的发展新疆旅游产业,就必须用足用好稳定红利,多措并举吸引更多企业来疆投资兴业;要培育高端旅游精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区域旅游品牌竞争力等,建设好美丽新疆。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加快发展空港经济,打造长春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引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应选择港产城融合互动抓统筹、产业突出重点抓龙头、机场侧重基础抓发展等路径,采取建设八大产业集群、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构建多式联运立体交通体系等具体措施,加快发展空港经济。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和最有潜力的行业,也是景洪市发展空间最大、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十一五”以来,景洪市凭借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实现了从“兴市产业型”向“强市产业型”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景洪市应抓住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带动景洪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崔新进 《唯实》2011,(5):62-65
以南通市为例,建立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的赋权法对指标赋权,并采用线性加权模型进行加权综合评分,对各个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要优化产业资本投入结构,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产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那仁满达 《实践》2016,(4):41-42
正近年来,苏尼特左旗紧紧围绕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努力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旗经济发展支柱和特色产业,打造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新引擎。我旗先后被国家和自治区命名为"中国蒙古族德格苏之乡""中国蒙古族塔穆嘎文化之乡""内蒙古乌兰依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沙嘎文化传承基地"和"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基地暨肉石之乡"。  相似文献   

10.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兵团第四师七十八团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树立大旅游发展格局和全域旅游理念,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一业兴百业兴",推动一二产业升级,促进团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肖毅敏 《新湘评论》2014,(19):31-32
区域差异性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区域内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特点,来确定本地区产业的发展层次和转型升级的方向,以确保本地区增长动力的最大化。湖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依据相关实证分析,湖南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分为湘西、湘东和长沙地区三个层次。湖南西部沿省界线从上往下看,有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和永州市五个市州。五市州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在经济上处在同一发展层次和水平上。  相似文献   

12.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多点",就是要做强市州经济梯队,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力争有一批市州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有一批市州超过1500亿元。"多极",就是要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实施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区域规划,培育"四大城市群"、发展"五大经济区",形成支撑四川发展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新疆蕴藏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极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对呼图壁县而言,要联系实际,发挥区域优势,找准旅游业加速发展的发力点和支撑点,增加旅游产业的吸引力、生命力、竞争力,在改善旅游环境和提高旅游品位上下功夫,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廖可贵 《世纪桥》2007,(6):66-67
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必由之路,而产业集群品牌的打造是武汉旅游企业打开市场、赢得竞争力、取得利润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武汉区域经济发展新突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和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可行性入手,在分析了武汉当前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对于武汉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打造而言,良好的产业环境是保证;完善的区域旅游产业链是基础;品牌旅游企业和特色旅游产品是关键;高素质旅游人才是智力要求。综合上述要素,武汉才能创建具有强效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相似文献   

15.
鲁勇 《求是》2013,(15):36
国内外经验证明,现代旅游业已成为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新引擎,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而且可以撬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现代旅游业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的行业多达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铁路的贡献率超过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功能互补,还能满足游客在感受文化内涵和增强旅游体验方面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文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新发展理念出发,分析文旅产业融合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效益,探讨百色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以创新文旅产业发展理念提升游客体验,发挥内外协同效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区域内生态修复与资源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布局发挥文旅产业集聚效应,共建共享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促进百色市文旅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用日益显现。以煤电立市同时旅游资源丰富的朔州市,应加快发展旅游业,以旅游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体途径是:建立完善的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旅游园区,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强化城市旅游功能,完善旅游城...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6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这是本届人大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下午,在各个地方代表团开始分组审议时,每个会场都有一名"特殊身份"的代表,那就是各市州的监察委员会主任。在此3天前,成都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完成了全省市州一级监委的最后一块拼图,21个市州监委全部成立,监委主任、副主任、委员均依法产生。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是区域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及各个产业发展高度凝聚的结晶,城市化发展水平是区域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纵观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无不与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关.城市又是旅游生产力高度凝聚的区域,是旅游生产地和消费地的高度统一体,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巨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城市化和旅游业互动并进发展这篇文章,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作为曾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滨海城市--泉州未来的发展,必须在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宏伟蓝图的指引下,放眼世界,寻准自己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位置,大力发展区城经济,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文章指出必须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培育区域发展主体,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激活区域发展动力,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构筑区域发展平台,提升现代城市竞争力;增创区域发展优势,提升资源聚集竞争力;探索区域发展新路,提升生态文明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