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要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实施"优进优出"战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业合作范围,构建开放型农业经济;以"一带一路"带动农业合作,拓展农业合作对象;正确认识我国农业发展态势,加强农业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2.
<正>"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对外合作、面向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国际警务合作①作为一种法治保障力量,对推动"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稳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倡议在为沿线国家开展国际警务合作创造新机遇的同时,面临的风险类型和领域不断拓展,对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警务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2016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有重点地推动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自2013年该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参与的国家与国际组织已达100多个,我国与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4.
跨境旅游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经济增长点。跨境游客作为核心要素,其权益保障是跨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基于信息不对称、语言障碍、停留时间有限等因素,跨境游客权益保护存在诸多行政与司法困境。"一带一路"国家间应开展跨境游客保护国际协同与合作。从建立跨境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多语种跨境旅游联合投诉、构建跨境旅游纠纷联合调解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跨境旅游纠纷在线解决、开展紧急情况联合救援合作保障跨境游客人身安全等具体路径,全方位构建一套完整的跨境游客权益保护合作机制,作为"一带一路"跨境旅游业发展的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已同许多国家、国际组织、区域组织以及国际农业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建立农业双边合作机制与平台,推动了国家和地区间农业贸易和政策的协同发展,以及农业技术的互相提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中国已与131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87份合作文件。农业一直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研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我国开展对外交往的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密切区域经济合作,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与各个国家、地区能源、资源及基础设施等项目合作时,必定涉及环境问题。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来统摄全局,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7.
技术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技术合作,不仅有利于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也满足了当地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各国法律在技术合作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我国应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护航保障机制,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技术合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安全法治不仅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还可以助力相关国家价值认同的形成,为深化执法合作提供制度平台。我国统筹国际、国内大局,坚持立法引领,打造了全方位的安全法治格局,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安全执法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法制保障。我国应以"一带一路"安全法治体系为平台,型构立基于"人类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认同,在"合作治理"模式下完善体制机制,协调矛盾关系,推进"一带一路"安全法治建设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粮食安全的核心是生产安全2014年年底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农村工作总方针,同时会议也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等息息相关。按照世界粮农组织提出、国际社会公认的关于粮食安全—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质量合格基本食品—的定义,粮食安全是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勾画了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新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牢牢把握交通运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加强互联互通与国际产能合作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带动,为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安全,不仅造福当地人民,也是我国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建议,建立生物安全国际合作的工作机制,共同提升沿线各国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袁志明认为,传染病无国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交往规模和交往频率不断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沿线国家生活、工作、交  相似文献   

12.
沈商 《今日浙江》2014,(23):34-35
正"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今年11月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上,中国表示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提供融资支持。"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发展新常态下推出的统筹内外、兼顾现实与未来、全面布局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浙江作为开放大省,充分利用这个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我国农业全面开放融入世界,需要应对以"ABCD"为首的国际大粮商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研究表明,农垦有大基地、大产业和大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实施全产业链做强农垦企业、农业产融结合做优农垦企业、联合联盟联营做大农垦企业,可将农垦培育成为拥有大基地的粮食生产商、保障国内市场稳定的粮食供应商、带动农民走向市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具备与国际大粮商同台竞争且极具中国特色的国际大粮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最可靠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开放化、自由化、便利化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能够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大物流体系构建等重点领域的深层次合作,进而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对外合作、面向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一倡议在为沿线国家开展国际警务合作创造新机遇的同时,也使沿线各国的警务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存在国际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安全风险形势复杂、法律制度差异显著、缺少刚性合作协调机构等障碍和风险因素。沿线各国亟需进一步加强警务合作,降低"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我国应探索建立主导性的国际警务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回良玉强调,今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和粮食工作,对于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夺取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合作共赢,"丝路"人才是国际合作的基础资源和强劲推动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基础建设服务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外交贸易与文化交流复合型人才、组织领袖等创新型国际人才。因此,在我国今后的人才培养中,应更注重制定人才发展总体规划,拓展合作共赢人才机制,顺应时代潮流,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连续十年出台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问题。2013年5月,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协调下’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率致公党中央调研组赴江苏省调研“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把脉中国农业,探寻发展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新常态下,发展需要新思路,合作需要新空间新领域。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互补、产业合作共赢的必由之路。6月2日,2016中国-东盟产能合作高层论坛在南宁举行。参加论坛的各国政府部门和工商界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企业家在对国际产能合作持欢迎态度的同时都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能合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由倡议到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从产能合作进一步向研发合作拓展,从共享沿线国家低端生产要素资源向共享沿线国家高端研发要素资源不断深入。逆向外包作为一种获取高端研发要素资源的有效模式,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研发合作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