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功能创新、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守底线、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关键环节,以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全面提升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能够有效调控需求侧管理所无法改善的部分经济问题和矛盾,有助于保持供需两端平衡并提升供给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主要着眼于去产能、去库存等紧迫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着创新投入和产出数量性指标增长迅速,但是质量却相对滞后,尚未完全改变落后的局面。对此,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主要着眼于提升技术创新动力、完善技术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在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正在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加快转变。  相似文献   

4.
铁岭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首个以市域为单位的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一减了之,实际上是一系列理念、实践的深刻变革。到2020年,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有效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渔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已由"增量"向"增质"转变。水产部门要在荆门"三大定位""三个率先"中体现担当,贡献出"水产力量",必须紧紧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要求,按照"突出特色显亮点,强化生态提质效"的工作目标,突出五个重点,提升五种能力,全面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突出特色养殖,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特色养殖是荆门市水产养殖的重头戏,也是渔业去产能、去库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国各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一批有益经验与做法。要总结经验、加强创新,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通过"一业一策"、"一地一策"实现精准发力,通过切实有效的项目建设实现攻坚克难,通过振兴实体经济和振兴资本市场实现双轮驱动,不断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7.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践行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具体实践。三农系统党员干部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必须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大责任,着力提升五种能力,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努力和贡献。一、提升顺势而为的能力农业农村作为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  相似文献   

8.
推进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重点产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内涵要义、科学方法。遵循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抓住产业发展这个重点,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构建外向型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绿色发展这个方向,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依靠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力;把握改革创新这个根本,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解读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内涵与基本要求,在严谨分析论证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创新四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指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短期任务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家庭农场优质农产品供给提出更高要求.但是,研究发现家庭农场提供优质农产品面临着对自身品牌经营不足、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有限以及优质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成熟的困境.经过分析得知,家庭农场优质农产品供给困境是由政府、市场双重失灵所引起的.本文提出运用规范性、激励性、服务性、惩罚性和道德性五种公共规制手段,以消除政府、市场双重失灵对家庭农场优质农产品供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规划提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于"供给侧",实质上是为了实现"有效生产"。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根结底是适应生产力的变革要求的,而非其它,所以必须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供给侧",逐步"去定势思维",转变经济发展的思路,最终实现提高"有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经济改革,更是政治改革,并非单纯地将国家调控从需求侧移向供给侧,而是在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利用供给侧的变革去挖掘社会深层生产潜能,增强市场的供给水平,实现供需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调整,其终极目标是让市场在供给端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故而,坚持市场导向,通过推进法治建设和政府改革、实行绩效问责和民主监督,推进政府供给侧的简政放权,实现供给行为的市场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诉求。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别于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侧重于结构性调整的改革。在传统侧重需求管理政策导向下,产业结构失衡、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和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经济结构转型滞后,进而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阵痛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变大。因此,2017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府应积极发挥其精准调控作用,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大基础科研的支持力度,从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工作主线。目前,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举措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难点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深入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关键一环,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问题倒逼下的客观要求。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背景、任务、核心、途径、目标等关键环节,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更好推进,加快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供给侧结构改革成了目前最热门的关键词。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由过去缓解劳动力过剩变成缓解产能过剩;由过去缓解商品短缺变成了缓解"资产短缺"。房地产去库存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五项重点任务中,处于重要的支配地位。目前化解房地产高库存的政策措施要精准发力,还需要其他更微观的政策相配合,同时也要给地方政府因地因时制宜的政策选择权。去库存不可能由中央运用全国统一政策,不可能通过价格不断降低来实现,而应该鼓励基层政府有所作为,让其与房地产商共同就具体楼盘设定降价去库存的底线,在动态降价促销中打破消费者的进一步降价预期。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侧"与"供给侧"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规划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线,必须从三个维度来正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维度来讲,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里根经济学",体现出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自觉自主性;历史维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征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各次改革中都有所体现;现实维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遵循了五大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引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理论与实践的"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策"与"供给策"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策"与"供给策"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