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对'中原更加出彩'和'两个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和系统部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鲜明的时代感,为下一阶段河南发展的方向和任务谋篇定航,对指导新时代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7月5日,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宋虎振接受专访时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赋予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新方位、新内涵、新实质、新要求和新动力。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关键在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质上有新的提升,从根本上讲就是"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勾画了新蓝图,也就是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成熟定型社会"、"体魄强健国家"和"昂扬向上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蓝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16,(8):34-35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新的目标要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谋划和推动本地'十三五'发展的重要遵循和基本方向。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必须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全面小康示范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及"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党的十九大报告又作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近几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从历史、理论、价值三个维度解读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有助于厘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演进,有助于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18,(1)
共享发展理念是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对确保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特别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为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海南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增强新的动力,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海南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还面临着民生领域的短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等困难和问题。当前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确保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需要我们将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融入具体的民生政策实践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海南区域之间的差距;加快海南民族地区的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全面共享发展的成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作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海南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的战略目标,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县域小康社会的建设,而县域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没有农业产业化就没有县域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建设好县域小康社会,就不可能建成湖南乃至全国全面小康社会。因此,研究如何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来推进县域小康社会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与必要。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并且多次对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作出明确指示,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江苏以系统谋划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通过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又通过持久发  相似文献   

8.
《前进》2015,(4)
<正>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这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为引领,促进其如期实现。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定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提出  相似文献   

9.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是纲。纲举目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要深刻认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方涛 《桂海论丛》2015,(3):19-22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可靠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共同支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深刻把握"四个全面",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项敏 《政策瞭望》2017,(8):22-24
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慈溪要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建设创新活力之城和美丽幸福慈溪,向着成为长三角区域性中心的目标迈进。一、审视慈溪新型城市化演进,正处于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关键时期审视区位条件:全方位接轨上海蕴含重大发展机遇。慈溪地处'沪、杭、甬'经济金三角中心。  相似文献   

12.
孙肖远 《群众》2017,(1):31-32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新江苏定位引领今后五年的发展,提出“两聚一高”江苏方案决胜全面小康。东部沿海先发省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江苏所处发展阶段的特征及面临的突出问题出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在创新和富民这两个方面求大突破、见大成效,以决胜全面小康的过硬成果,为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江苏样本”。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目标。若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从其在时代境况向度、中国背景向度、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向度等方面所处的历史方位给予准确把握,则是一个重要的探究视角,因为在时代境况向度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反映了中国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正处于世界由自然经济形态阶段向商品经济形态阶段转进的关键时期;在中国背景向度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位置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引领下,而且直接关涉着中国以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向现代的转型;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向度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世界社会主义在新的阶段由低潮走向高潮中最为关键的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4.
彭京宜 《新东方》2015,(3):42-4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作出的新的战略布局。笔者认为,"四个全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飞鸟之"两翼",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总体目标。要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重要的就是要深化改革,破解体制机制方面的难点和障碍。改革开放以来,绍兴正是凭借着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国际金  相似文献   

16.
张发钦 《前沿》2014,(7):8-10
全面小康内含文化小康、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文化尺度,其主要标准为文化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文化支撑,主要包括文化要素支撑和文化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既要着眼"小康"提升发展水平,也要立足"全面"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避免短板弱项影响既定目标实现。湖南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决心,保持定力韧劲,奋力冲刺攻坚,从思想行动上对标看齐,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国之大者"装在心中、扛在肩上;从短板弱项上精准发力,抓实抓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工作;从组织领导上狠抓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相似文献   

18.
蒋建明 《人民论坛》2012,(33):71-72
要全面建成"四个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使命,也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我们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应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小康。既不能以县域总体达标代替乡、村、组、户全部达标,也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其次,应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小康。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应体现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有着186万人口的沭阳来说,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三农"工作水平的高低,将决定杭州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算大小、成色多少。杭州将科学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对"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坚定发展信心,找准问题短板,持续精准发力,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为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的基本目标。要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不仅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地共同奋斗,还需要解决好城乡发展失衡、区域发展失衡和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