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前后,对外严密封锁消息,而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通过其驻南京记者、援引其他媒体的消息等多种方式对日军南京暴行给予了密切关注和大量报道。这些相关报道记录和证实了日军大规模轰炸平民和民用设施、屠杀中国军民、使用毒气、强奸中国妇女、抢劫等多种令人发指的残暴罪行,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宣传和舆论作用,而且在证实南京大屠杀暴行,驳斥日本右翼长期以来否认和歪曲历史事实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荐书     
正《美国外交文件中的日军南京暴行研究》这是国内首部从美国视角系统研究日军南京暴行的专著。全书通过大量外交档案、决策者日记等第三方一手资料,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各种暴行及其关联性。并且通过上述一手资料,作者  相似文献   

3.
经姗姗  经盛鸿 《唯实》2022,(3):89-92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中国妇女是受害最严重的群体;她们对日军暴行的反抗,也最刚烈,最感人. 一、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 对中国妇女的性暴行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在对中国军民实施40多天的血腥屠杀、抢劫与焚烧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对中国妇女大规模、持续多日、毫无掩饰与毫无节制的疯狂强奸、轮奸和奸后摧残...  相似文献   

4.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张纯如从3个视角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一是日本人的视角;二是中国人的视角。三是一群不肯抛弃南京的西方人的视角,他们创立了安全区,最终拯救了近30万名中国人。她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实施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  相似文献   

5.
康鹏 《党史纵横》2014,(6):48-53,61
正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获取在华利益、进而霸占中国,借保护侨民为由悍然攻占济南,大肆屠杀我无辜军民和外交人员,打死中国军民6123人,打伤中国军民170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因大规模屠戮自5月3日开始,故又称"五三惨案"。这是南京大屠杀之前,现代国际史上最惨无人道的一幕。"五三惨案"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战地政务委员兼外交处主任蔡公时奉命赴济南与日方交涉,面对强行进入交涉公署的日军,蔡公时为维护民族正义慷慨陈辞,据理力争,用日语斥责日军暴行,被日军  相似文献   

6.
陈金龙 《广东党史》2002,(1):61-62,64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比较重视日军在华暴行的研究,一批有关日军在华暴行的著作、资料、图片、论文相继出版和问世,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官丽珍副研究员独撰的《对和平与人道的肆虐——1937至1945年日军侵粤述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就是其中之一。初读这部凝聚着作者多年心血、充分揭露日军侵粤暴行的论著,既为侵华日军肆虐南粤大地、给南粤人民造成的灾难而愤怒、而难眠,也为作者严谨求真的历史主义态度而慨叹、而欣慰。日军祸粤的暴行,是不堪回首的历史,也是不能忘记、不应忘记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暴行齐福霖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过去50年了。历史对这场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痛苦的日本侵华战争,已经作出了公正的结论。日军在中国所犯的非人道、违犯国际公法的罪行与暴行,已被中外人士包括日本人民所公认,也已被大批参加侵华战争的日本官兵...  相似文献   

8.
1951年,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夫妇收到邀请,希望他们回到中国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两人闻讯后,即刻动身,辗转从美国取道波兰,经过49天的海上颠簸,终于抵达天津港.直到2005年去世,爱泼斯坦再未离开过中国的土地. 爱泼斯坦,1915年4月20日出生于波兰,1917年随父母移居中国,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16岁时,他从英文报纸《京津泰晤士报》《北平时事日报》起步,开始了新闻记者的生涯. 上海、南京、武汉、广州……1937年到1938年间,爱泼斯坦在中国各地采访,目睹了这些城市被日军轰炸沦陷的残酷景象.日军的暴行让他受到强烈冲击,也让他愈发坚定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张志荣 《理论学刊》2002,(6):122-124
20世纪 30年代 ,日本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极具野蛮性。这一野蛮性集中体现在日军侵华实施的种种暴行中 ,它完全违背了战争道德 ,公然践踏国际公法。日军侵华暴行在特征上表现为 :手段上的极端残酷性 ,形式上的多样性 ,时间上的持久性 ,地域上的广阔性。日军侵华野蛮性的产生是长期奉行军国主义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正120年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在断断续续200余天的战争中,日军犯下了种种暴行,尤其是旅顺屠城,惨绝人寰,使其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1.在旅顺屠城之前,日军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造成中国1000多名官兵牺牲。日本吞并朝鲜、西侵中国蓄谋已久。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  相似文献   

11.
经盛鸿 《唯实》2018,(1):84-88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对放下武器的中国战俘与手无寸铁的平民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随后,日军在南京建立了"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扶植了汪伪政府。南京成为侵华日军在中国的大本营与巢穴。面对着日军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中共中央对南京地区与苏南敌后广大地区的抗日斗争,进行了深谋远虑的战略部署,派遣新四军在江南广大农村建立根据地,发展抗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经中宣部、外交部批准的日军侵华暴行学术研讨会,于8月16日至20日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隆重召开。中外学者百余人和历史见证人20余名参加了会议。 这次由河北省党史学会、河北省社会科等院、石家庄市社科联,石家庄市党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13.
正抗日战争时期,地处福建东南的泉州虽然不是沦陷区,但同样遭受日军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各种侵略。面对日军的暴行,泉州人民奋起斗争,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给予了侵略者毫不留情的打击。一、日军侵略泉州的罪行日军侵略泉州的罪行政治上扶植汉奸势力,祸害百姓。抗战期间,日军在福建欲重演华北事变,企图假借闽人自治,因而不断加快对土匪、汉奸等势力的扶持,实施其"以华制华"的毒计。在1936年7月前,日军就派铃木三郎化名杉村,作为闽省  相似文献   

14.
孔令波 《世纪桥》2004,(3):30-32
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及八路军挺进热辽地区的部队,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战后推进民主革命进程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东北抗日战争歼灭了大量日军,延缓了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进程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战略意图,就是要先占领东北,尔后侵占全中国。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狂叫不出几个月便可占领全满洲,占领全中国,日军的侵略暴行,激起东北人民的  相似文献   

15.
李海流 《党史文汇》2013,(11):49-53
在台儿庄大战中,陆诒和当时的著名记者范长江一起到战事最激烈的战场采访,及时准确地报道了这次战役的经过,宣传了中国军队英勇抗战、人民踊跃支援前线的事迹,深刻揭露日军的侵略暴行,鼓舞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十气。今天,这场史诗般壮烈英勇的鏖战已经过去了整整75年,为此特披露战地记者陆诒当年在台儿庄战地采访的鲜为人知的一些史实。  相似文献   

16.
余音 《党史文苑》2008,(9):26-29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挑起了“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底占领北平、天津等地;11月11日,上海失守;12月13日,日本华中方面军攻占南京,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12月27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占领济南。两军得手后,马上将目光对准了中国南北大动脉津浦线和东西大动脉陇海线的重要枢纽——徐州,企图通过南北夹击攻占徐州。如阴谋得逞,那么,就像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那样,日军可以顺着陇海线攻占郑州,并进而侵入中国内地……危急关头,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临危不惧,决心在徐州门户台儿庄给日军迎头痛击,以彻底粉碎日军阴谋,鼓舞全国的抗日士气。与此同时,身在上海的夏文运闻风而动,冒着生命危险收集、传递日军绝密情报……  相似文献   

17.
林木 《党史博览》2007,(12):28-29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过6个多星期的血腥虐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9月18日,筹备一年多的"重庆大轰炸暨日军侵华暴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位于重庆北碚的西南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对抗日战争资料搜集的深入,这场战争的真实面目逐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中华民族在抗战中体现出来的韧性,让我们明白作为这个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有能力承受别人承受不了的压力。中国人在日军军营以一敌十在日本女教师松冈环所著的《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中提到过这样一个中国人:在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个晚上,发生了一件让日军非常震惊的事情——在一个日军军官宿舍里,11个小队长级的日  相似文献   

20.
张鹏 《党史纵横》2014,(6):42-44
正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虽全力抵抗,但不敌装备精良、作战彪悍的日军,经过三个月的血战,上海沦陷,之后日军兵锋西向,大举进攻,江南的苏州、无锡、镇江、南京、芜湖等城市相继沦陷。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开始第二次合作,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改编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马上挺进抗日前线,参加对日作战。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而江南地区,在南京失陷以后,政府崩溃,军队撤出,江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