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具综合性和全球性的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重大的机遇,需要从长远、全局和战略层面着眼,制定对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国际政治研究》杂志编辑部于2009年9月17日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举办了“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际战略”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1997年9月9日—10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联合举办的“跨世纪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勺园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梁守德教授,副院长潘国华教授、方连庆教授,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部长加藤节教授出席开幕式,梁守德院长和加藤节学部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龚文庠教授、叶自成教授、林代昭教授、潘维副教授、许振洲副  相似文献   

3.
2000年9月10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中央统战部联合举行“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研讨会。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西藏》杂志社,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40人出席了研讨会。本次讨论会也是为了祝贺我国著名外交家、西藏问题专家杨公素教授九十寿辰。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10月14日,由北京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CCEES,PKU)和北京北方卓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东欧转轨二十年:经验与教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与会者来自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央编译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同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东欧转轨二十年:经验与教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山西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和媒体界人士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国际政治研究》杂志联合主办的“IPE与国际关系理论‘第四次论战’研讨会”于2006年3月31日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会议议程分“IPE与国际关系理论‘第四次论战’”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成就与挑战”两个阶段,分别由袁明教授和王缉思教授主持。与会者围绕着由秦亚青、苏长和、门洪华及魏玲翻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一书,就“第四次论战”的实质、IPE(即国际政治经济学,以下统称IPE)与国际关系学科导向、中国的IPE研究及学科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国际政治研究》2005,(2):149-150
1月 8日 ,为纪念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 10周年 ,探讨台湾“立委”选举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 ,从学术层面寻求解决台湾问题之道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太平洋学报》 ,联袂邀请海内外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 ,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新落成的大楼里 ,举行了一场富有学术成果的研讨会。全国核心期刊《太平洋学报》将在今年 2月份出专集刊登这次研讨会的成果。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前军事科学院政委张序三中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 ,《太平洋学…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16日至17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暨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一比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2002年1月25日-27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在北京主办了“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学术研讨会。黄宗良、李凤林(北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原驻俄大使)、张汉清、林勋建教授等主持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2月20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临湖轩举行仪式,授予韩国国会议员崔炯佑先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顾问教授称号。副校长迟惠生教授、我院院长梁守德教授、院党委书记张映清教授、副院长潘国华教授、我院各系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共30余人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21世纪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拓展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强化国际关系研究的文化底蕴,交流中外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总体研究成果,推动中国国际关系学在新世纪的创新发展和交叉发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北京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于2001年7月10—11日在北京达园宾馆召开“21世纪:东亚文化与国际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教授50余人与会,其中包括日本岛根县立大学校长宇野重昭教授、法国波尔多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29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组织举办的“十六大报告学术研讨会”在北大校内法学楼举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前所长杨成绪大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前所长谌取荣研究员、军事科学院彭光谦少将、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教授、秦亚青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1月26—27日,第九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外交与国际关系的新疆域、新趋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副主编张小明教授主持开幕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政治  相似文献   

14.
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中亚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10日、1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中亚所、甘肃省国际友联会、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公安部、总参二部、中联部欧亚局、北京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9·11’后中亚国家的形势与前景展望”、“美俄等大国对中亚的战略调整及其影响”、“中国与中亚关系”、“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中亚的民族和宗教”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2008年4月28—29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主办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对非合作”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中非欧政商学界近百人出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李进军,安哥拉前总理、全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洛波·多纳西门托,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大使,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国际合作部部长科尔布什等先后在开幕式上发言。  相似文献   

16.
1999年8月4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和平与安全研究中心(IIPS)主办的“科索沃战争与新世纪国际格局”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出席会议。研讨会由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IIPS主任梁守德教授和该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方连庆教授主持。与会单位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光明日报》和《瞭望》周刊。与会代表围绕研讨会主题热烈发言,进行了认真讨论。本刊现将会议综述予以发表,并选登了3篇论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0月30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成蹊大学法学部在日本东京,举行了题为《亚太地区国际组织的展望》学术研讨会。成蹊大学校长宇野重昭在会前亲切地会见了与会代表,并参加了会议的开幕式。成蹊大学法学部学部长加藤节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方连庆教授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词。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方连庆教授、张汉清教授、林代昭教授、贾庆国教授;成蹊大学广部和也教授、植村荣治教授、龟嶋庸一教授、宫本光雄教授、西崎文子副教授。有六位代表向会议提交了学术论文。本次会议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成蹊大学法学部联合举办的第五次学术会议,由于东道主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推动中日两国在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面按会议发言的顺序,将双方致词及学术论文刊登于后。  相似文献   

18.
“中美日关系的回顾与前瞻——哈佛大学、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学者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2—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罗斯、傅高义、密西根大学教授李侃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克蒂斯、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纳特、东京大学教授高原明生、京都大学教授村田晃嗣、日本防卫研究所神谷万丈,以及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张沱生、中央党史研究室章百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袁明、贾庆国等专家、  相似文献   

19.
1997年8月15—19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京郊平谷举办了首次《国际关系学新论》写作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外交学院的近20位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关系的新问题、新形势和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新课题、新任务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学术探讨。 1996年年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了以院长梁守德教授挂帅的《国际关系学新论》课题组,并成功地申请到了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课题资助,其《国际关  相似文献   

20.
“东亚合作与合作机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亚军 《国际政治研究》2002,(1):139-141,118
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北京大学、日本大学和庆熙大学(韩国)三校“东亚合作与合作机制”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18—1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与会期间,来自三校的有关专家学者就“东亚合作机制”、“东北亚合作”和“东亚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