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侠肝义胆     
6月13日,是施洋烈士的诞辰纪念日,我们从《劳工律师施洋》一书节选出其中第二章,以资纪念,题目为第二章标题。──编者1918年(民国7年)冬,施洋携带家中绿松石往北京售卖,作盘费,就便应考文官。在文官考试中,施洋批评时政,宣传进步思想,因而文官考试末被录取。施样离开北京回到了武昌城,开始了他的律师生涯。1918年春施泽在湖北高等审判厅登录律师名簿登录,并被指定在武夏(即武昌汉口)地方审判厅管辖区域内执行律师职务。施洋加入武昌律师公会,被同业选为武昌律师公会副会长。他人以作律师为谋生发财的工具,施洋作律师是他…  相似文献   

2.
乐欣 《中国律师》2014,(10):31-34
从大学老师、兼职律师到专职律师,再到律所主任、律师协会会长,王晓华一路走来充满着故事…… 埋在心底的律师梦 王晓华法律人生的选择,归结于少年时偶然的一次感情触动。那是他看了电影《风暴》后,片中大律师施洋仗义执言、挥斥方遒,那极具感染力的演说深深打动了王晓华的心。自此,成为像施洋那样的律师的梦想,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3.
本栏主持人:沉默/毛泽东灯下谈施洋/1936年的一个深秋之夜,在陕北保安的一间窑洞里,油灯闪着微弱的光,四十三岁的毛泽东大口地吸着烟,向不辞千辛万苦来红色根据地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讲述着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在谈到中国共产党初建的湖北时,毛泽东深情地说:“在湖北的党员有董必武、许白吴和施洋……”在毛泽东所提到的三个人中,董必武和施洋都是曾从事过律师职务的,董必武是于1917年与人在武昌合办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职务的。施洋则是两年后,在1919年春天在武汉开始律师生涯的。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劳工律师”.在…  相似文献   

4.
林海 《江淮法治》2014,(12):18-19
正身为中国首位劳工大法官的施洋,在26岁时才开始研习法律。但在短短8年的法律职业生涯里,他完成了从一名律师到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成长之旅,并展现出许多法律人终生难以拥有的勇气、正直以及对法律的信仰人物简介:施洋(1889~1923年),原名施吉操,号万里,字伯高。竹山县麻家渡镇双桂村人。1889年6月13日生于湖北省竹山县施家湾。为寻求革命真理,1914年考入湖北警察学校,期满毕业。次年,又考入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本科学习法律。1917年,毕业后加入武汉律师公会,即被选为副会长。他的收入大都用来保障人权,伸张公理,被广大平民称为"劳工律师"。  相似文献   

5.
走好律师路     
我做律师主要是受我四叔的影响,因爷爷奶奶去世的早,四叔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从我记事起,总听他提起“律师”这个词。他向我讲述,他在50年代初,看过的日本电影《暗无天日》,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个律师为一名被指控犯有杀人罪的人辩护,最终使其无罪释放的故事。这部电影中的律师给他的印象很深,他觉得律师很伟大。四叔说,给他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施洋大律师,施洋大律师为京汉铁路工人辩护的口才,有理、有力、有节的辨词深深地打动了他。他认为律师的职业是崇高的,律师本人无官位、无权势,但他能用特殊的武器──“法律”,来维护人民的…  相似文献   

6.
律师,这是一个崇高的称谓。我们就是在当年电影《风暴》中认识律师的,他就是施洋律师。施洋律师留给人们的印象太深了、太完美了,以致于近年来影视界竟再也没有创造出类似的律师形象来。这不由我们感到困惑和迷惘。当时的律师是社会正义的象征,那 21世纪的青年律师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呢 ?   老年律师和中年律师也是从青年律师过来的,只不过他们没有碰到青年律师今天碰到的社会环境和机遇,但他们对 21世纪的青年律师寄予无限的期望,期望他们能够继承老一辈律师的光荣传统,承上启下,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我们不必去和发达的西…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生活》2013,(19):50-51
身为中国首位劳工大法官的施洋,在26岁时才开始研习法律。但在短短8年的法律职业生涯里,他完成了从一名律师到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成长之旅,并展现许多法律人终生难以拥有的勇气、正直以及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8.
略论价格决策听证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价格决策听证会制度韦大乐于施洋1997年12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价格法》第23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  相似文献   

9.
王名扬先生是我国行政法学的奠基人。他在长期的行政法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行政法学的思想体系。王名扬先生的三部代表作《英国行政法》、《法国行政法》和《美国行政法》,是我国在外国行政法学研究方面三座令人仰止的高峰。他的全部光辉思想,也主要体现在这三部巨著当中。我们在深入钻研这三部著作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对王名扬先生言传身教的心得与感悟,对王名扬先生深邃的法学思想,进行挖掘、剖析和整理,以总结王名扬先生对中国行政法学作出的巨大贡献。^①  相似文献   

10.
五权分立的宪法思想是孙中山先生对于宪法的重要思想成果。它指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以及监察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一种模式。主要基础就是"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权能区分学说。在民国初期是凝聚着大智慧的宪法思想,对其之后的几部宪法都有启示性的作用。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五权宪法思想的一个粗略介绍;第二部分是论述五权宪法思想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三部分从正反俩个方面阐述五权宪法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他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领袖,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一生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而奔走呼吁,艰苦斗争。晚年,他在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民主等基本问题上都有新的认识,从此孙中山先生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进入了崭新阶段。孙中山的革命学说——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他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时值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本刊发表陈淑珍撰文《孙中山法治思想述论》,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2.
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我伴随这个历程走过了求学法律,做检察官与当律师的28年。对于律师的印象,最开始我仅是从课本上知道施洋大律师,后来电影《流浪者》中女律师丽达的动情辩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生活中第一次接触律师还是在大学期间。1981年是武汉大学法律系刚恢复招生的第二年.我满怀幢憬来到了美丽的珞珈山下.著名刑法学教授马克昌亲自给我们授课,他对学生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刘义臣 《法制与社会》2010,(11):293-293
清朝未年,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逐渐取代了维新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一思想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后来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5年5月28日,虽是初夏,福州的天气已经燥热无比。但在福州的左海大厦,宪法学界却在相对平静地诉说一个宪法学前辈的无悔人生和质朴的宪法学思想。这位前辈的名字叫吴家麟,这次会议的名称叫“吴家麟教授八十华诞暨宪法学思想研讨会”,会议的主办单位是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吴先生1926年6月生于福州,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宪法学家。在宪法学是一个危险学问的年代,先生没有逃遁;在宪法学沉寂的年代,先生没有退隐;在宪法学正一步一步迈向繁荣之时,先生安居在福州的小院里沉思。先生见证了中国宪法学半个多世纪的兴衰变迁。先生八十华诞之际,先生之同道、先生之学生在有福之洲济济一堂,聆先生经纶,贺先生永年。一秉先生平实的文风,将朴实的道理用平静的语调娓娓道来。本辑《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特辟专栏,以专文记述吴家麟先生生平, 并就同人所提交的论文择其中以关注中国宪法之具体问题者刊发,谨此表达对先生的敬意,亦彰示学术之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在领导资产阶级革命中,吸取中西思想之长,提出了五权宪法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五权分立、四大民权、权能分治三大思想,这些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深入研究这些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介绍五权宪法思想,首先是介绍五权宪法思想的三大内容,其次是介绍五权宪法思想的重要价值,最后是介绍五权宪法思想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先生之风     
鲁楠 《法律与生活》2011,(14):52-52
在哈佛,有两位先生对我影响最大。一位是法学院的格伦顿教授,另一位是历史系的前教授陆惠风先生。格伦顿教授是我“在朝”的老师,陆惠风先生是我“在野”的师傅。格伦顿教授是比较法学家,专治西方法律传统;陆惠风先生则是历史学家,研究中国思想史。两位先生一西一中,各擅胜场,各有千秋,却同样对各自的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之民权主义法制思想陈光中(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中山先生是中近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他所创建的三民主义学说,不仅是当时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而且在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发展史上占有辉煌灿烂的一页。本文仅就孙中山先生的民权...  相似文献   

18.
董必武同志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一所私立大学学习法律,他提出了“我们中国也需要建成一个有法度的国家”的主张,得到了正在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的首肯,他还提出袁世凯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违法,在日本带领留日学生掀起了反袁浪潮,中途曾回国参加革命活动,后又于1917年赴日本参加毕业考试。毕业回国后,董必武在武昌开律师事务所,以律师职业作掩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曾写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的诗句赞扬共产党人施洋大律师。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理论家。作为他宪法思想具体体现的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理论的提出,在中国宪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就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法以及权能分治理论的内容做出阐述,并对学术界争论的一些问题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哈耶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两大思想家。在国人心目中,马克思和哈耶克的区别极为巨大,可谓冰炭不同炉,薰莸不同器。但同为大思想家,两人实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我国,对马克思的研究已颇成规模,但对哈耶克的研究只是刚刚开始。在少数关于哈耶克的研究著作中,邓正来先生的翻译、阐释和评论最为人所称道。本文有两个目的:一是对马克思和哈耶克的思想进行比较,粗线条地说明两人思想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二是对邓正来先生的哈耶克研究做一点个人的评论。一大致说来,马克思和哈耶克的相似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两人都是博大精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