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6):92-92
今年是孔子诞辰2556周年。9月底,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30多所孔庙同时展开。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2005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在中国内地的其他一些地方如广东德庆、浙江衢州、上海、甘肃武威、云南建水,以及台湾和香港也都举行了祭祀活动。韩国首都首尔(汉城)成均馆孔庙及243座乡校,新加坡莱芭城隍庙和德国科隆、美国旧金山等地,也同时举行了祭孔仪式。  相似文献   

2.
正"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曲阜的教育类古迹资源非常丰富,从西周时期的古泮宫,到1955年设立的曲阜师范学院旧址,见证了整个中国教育历史的发展。教育史上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官学、私学、书院制度,都可以在曲阜找到与之对应的历史古迹。同时,又因曲阜是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而备受历代帝王的优渥,这些历史古迹又具有了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入学泮宫,诸侯学校之制的见证夏商周时期,有"学在官府"之说。学校由官府设立,培养贵族子弟,而一般庶民和奴隶都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根据礼制和规模,这些学校分为塾(乡学)、庠序(州学)、泮宫(诸侯之学)、辟雍(天子  相似文献   

3.
晏华 《统一论坛》2004,(6):52-53
曲阜位于山东中部。公元前11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的故乡,他曾在此著书讲学。“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  相似文献   

4.
闵勤勤  张亮 《时事报告》2012,(11):40-43
10月的曲阜秋高气爽,怀着对先圣孔子的敬仰、对“东方圣城”的向往、对“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的好奇,我们踏上曲阜宝地。在蓬勃发展的新城区,进社区、入学校,寻访“彬彬有礼”教育阵地;在古朴静雅的古城区,走街串巷,找小摊主聊聊生意,和路人说说孩子,体察今日曲阜的人情风貌。落落大方、热情尚礼的曲阜人让我们由衷感慨:圣贤未远,儒风犹在。曲阜,这个不足中国国土面积万分之一的小县城,自古以礼仪闻名中外。3000年前,周公在这里制礼订乐;2500多年前,孔子诞生于此,创立儒家思想;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的例行聚会中,谈到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时,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思想;时至今日,“孔子热”、“国学热”在全球蔚然成风。提到孔子、说到国学,又怎能绕过曲阜?曲阜能否发挥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优势,  相似文献   

5.
曲阜幽思     
玉翎 《福建乡土》2008,(1):42-42
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个孔姓人口占五分之一的曲阜。这座有5000年历史的鲁西南城市,炎帝、黄帝、少吴帝和商王朝的南庚都曾定都此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孔子、孟子、颜回、子思及鲁班等名人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6.
<正> 孔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庙又称“文宣王庙”,这是因为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而得名,明以后孔庙又有“文庙”之称,则是相对关公、岳飞等“武庙”而言的.孔子逝世以后,他的子孙在其故里山东曲阜奉故宅为庙,将孔子的衣冠、琴、车、书等按孔子生前日常生活规律摆放,以此来祀奉孔子,这时的孔庙还只是家庙性质.到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过鲁以太牢祀孔子,汉恒帝永寿二年(156年),鲁相韩敏以官钱修饰孔庙,这才逐步改变家庙的性质,变孔庙为官设的庙堂.由于孔子的子孙世代继承家学,并自为师友学习礼乐文化的传统,在社会上具有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11)
正5月19日,台湾孔子后裔代表、台北市大安区谷风里里长孔宪娟一行6人赴山东曲阜参访交流。曲阜市政协主席、曲阜孔子后裔联谊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会副会长孔令玉与交流团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交流了孔子文化在海峡两岸的传播和对当今社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28日,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2547周年。全国政协委员、孔子77代嫡孙女孔德懋从北京又一次回到自己的故乡——曲阜。79岁高龄的孔德懋女士刚下火车,不顾疲劳,便心情急切地驱车直赴孔林扫墓。孔林占地三千亩,是孔子及其子孙的专用墓地,延续两千五  相似文献   

9.
《春秋》2016,(5)
正在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及周边地区,散布着多达7000余块历代的碑刻,其中仅孔庙一处就有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碑刻1000余块,包括御制碑、谒孔碑、修庙碑、祭庙碑、功德碑等等。曲阜碑刻从宋代就引起文人学者的极大重视,文学家欧阳修、金石学家赵明诚都曾亲自到曲阜探访研究,并收入各自的著述。明清两代考据学盛行,金石大家更是纷至沓来,对曲阜古碑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8,(4)
王先进教授出生于山东菏泽,离孔子故乡曲阜仅几百里之距,这种地缘关系也许是促成先生大半生从事孔子研究乃至卓有成就的原因之一。一先生青年时代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由于战乱,名牌大学毕业的他,曾辗转半个中国,先后执教于海南、河南、江苏等处学校,直到解放后,先生才来到曲阜师范学院,开始了他大半生从事孔子研究的生涯。为了表达他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亦或为了拉近与两千年圣人的距离,先生毅然取《论语·先进》篇名,改王东野为王先进。天时地利人和,先生在圣人之乡开始和两千年前的孔子对话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18)
<正>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8周年。据悉,日前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9月27日,2017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将在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举行。据济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山东省保留的两大节庆活动之一。由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济宁市人民政府、曲阜市人民政府承办。历经33年的传承创新,孔子文化节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  相似文献   

12.
傳統文化根基甚深的孔子故里,曲阜人世世代代把眼光投向久遠的過去,聖人的遺訓成了他們爲人處事的依據,以至到了近代,還把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拒之於大門之外。相傳清末修建南北鐵路幹綫要途經曲阜,孔子後人竟擔心火車的轟鳴會破壞聖人之家的“風水”,因而聯名上書清廷,於是火車改走兖州,使津浦綫在曲阜以西拐了一個大彎。一直到一九七五年,曲阜人仍拒絕國家  相似文献   

13.
孙雯 《政协天地》2012,(12):32-32
凡登泰山者必访曲阜,先贤孔仲尼与泰山齐名,成为支撑起这座历史文化名山的两根砥柱。而到曲阜,有三个点是游客必选的,那就是孔庙、孔府、孔林。在“三孔”,人们通过膜拜杏坛、倾听孔训、祭奠孔氏,重温孔子的“五常”、“六艺”,加深对这位“万世师表”的认识和认同,更领悟到弘扬孔子教育精神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曲阜,原本是一个极平常的北方小城,但它的名气却赛过许多中外名城.不仅因为这是儒学祖师孔子诞生和活动过的地方,更让人称奇的是,中国历史上被历代帝王封为圣人的仅有6人,他们竟都在曲阜有过一番作为,难怪有人把曲阜称作圣人之乡.  相似文献   

15.
2004年9月26日晚,曲阜杏坛剧场星光璀璨,歌声如潮。2004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在此隆重开幕。此次文化节意义非凡:今年欣逢孔子诞辰2555周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在曲阜举办;又恰逢中央领导对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作出重要批示;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批准向联合国组织申报设立国际“孔子奖”。本届孔子文化节突出了“纪念先哲,承扬文明,促进开放,创新发展”的中心主题。9月26日,由中央电视台创意、策划的大型文艺晚会在杏坛剧场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认为孔子的天道思想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把天理解成自然的天,另一方面又把天看成具有人格意识的天;一方面并不肯定鬼神的存在,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祭祀。事实上,孔子这种矛盾的天道思想并不奇怪,这一思想实际上统一在孔子的"神道设教"和"中庸"这两个思想下。"神道设教"思想使孔子立足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人生,因而回避鬼神之有无问题。"中庸"思想使孔子对祭祀、鬼神、天命等都持一种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态度,因而导致对孔子天道观的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17.
融文化、寻根、旅游观光、经贸交流于一体的’92国际孔子文化节将于今年九月二十六日至十月十日在轩辕黄帝诞生地、孔子故乡山东曲阜隆重举行。展示悠久历史之巨卷,追寻民族文化之渊源,是本届孔子文化节突出的特点。国家旅游局已确定,’92中国友好观光年“寻根朝敬之旅”首游式同时在曲阜揭幕。首次挖掘、编制、演出阵容宏伟、古朴庄重、优美  相似文献   

18.
万仞宫墙     
我们来了,孔子还在路上。旅行车驶入曲阜,迎面而来的是孔子周游列国大型雕塑,车辚辚、马萧萧,从头顶碾过去,回响在历史的天空。孔子属狗,少贫贱,自谑是丧家犬。不少人也嘲笑孔子如丧家之犬,到处游说而不被采纳,到处求官而遭拒门外。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孔子一生没有做过几天大官。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孔庙     
胡辶月 《台声》2007,(12):66-69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儒家创始人,倍受尊祟,从汉朝起历代帝王多次加封,成为“大成至圣先师”。从宋朝起,各州、府、县都建庙祟祀,每年春秋都要祭祀,地方官上任前必须先拜谒孔庙。台湾兴建孔庙,则始于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据蔡相挥《台湾的祠祀与宗教》(1989年),“明永历十九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郑经始于台湾建孔庙,次年,庙成,旁置明伦堂,为学院所在,延至今日,全台湾共有孔庙三十所”。这已是将近20年前的统计数字了,现今已有40余座。 孔庙大多建在学校,旧称书院,布局为前庙后学、左庙右学或右庙左学。主要建筑有大成殿、东西两庑、大成门、棂墨门、崇圣祠等几部分。曲阜孔庙是九进院落,其它地方多为三进,也有一些只有两进。主祀孔子,配祀孔门弟子和历代儒学大家,汉代起以孔子72弟子配祀,到民国时期,达到162人,有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等名号。孔庙中只有孔子牌位,没有孔子塑像,因为明太祖认为雕刻技术无法表现孔子神态,下令以牌位取代。 祭孔是中华文化的一项特殊祭典,是历代重要国家大典。孔子诞辰日为祭孔日,凡建有孔庙的州府县市,每年农历9月28日,都要举行祭典仪式,由当地最高首长主祭,依古礼进行,气氛庄严,典礼隆重,庙旁苍郁蟠踞的古树,更引人思古之幽情。  相似文献   

20.
陈筠编 《两岸关系》2006,(11):62-63
2006年9月25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在山东曲阜阙里宾舍会见了前来参加2006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活动的台湾祭孔文化参访团一行。他表示,两岸进行孔子思想文化的交流,对于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进一步密切两岸同胞的联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