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值得注意的领导者『搞平衡』现象□彦页“物不患寡,而患不均”。不知从何时起,这种均衡观念开始渗入许多领导决策之中,领导者“搞平衡”现象在不少地区和部门表现比较突出,甚或有愈演愈烈之势。形形式式的“搞平衡”任用干部“搞平衡”。某局老王与老张同为人秘科副科...  相似文献   

2.
彭之俊  丛昕 《党课》2014,(21):78-79
为杜绝干部考核中的“和稀泥”、搞平衡等现象,江苏省如皋市创新实施精细化考核,让领导班子副职“红脸出汗”“排位站队”,形成群雁竞飞、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不同主体“多维”评分。在干部年度考核中,由市委主管领导、条线分管市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基层工作人员及“两代表一委员”分别对班子副职进行打分,准确掌握不同主体真实意愿,并要求评分到人时,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的分差不得低于基本分的20%。  相似文献   

3.
不少地方第三梯队建设的工作,大都是封闭的,关起门来定名单,神秘得很。或者由领导机关(实际上是领导者)授意,组织人事部门去做具体工作,为这种“授意”搞例证;或者先由组织部门摸底排队,提出名单,再给领导者拍板圈定。这两种做法,尽管在形式和程序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少数人在有限的范围内“列名单”。名单一经确定,又会通过一些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渠道“透露”给干部本人和其周围的人,使大家都胸中有“数”,但彼此又心照不宣。这种做法效果不好。先从选人者方面看,还是个人意志在起  相似文献   

4.
最近听一位领导同志说.现在考核干部或讨论任用干部时.如果提到“这个干部不熟悉或不懂得经济”,这就麻烦了:在提拔使用上会犹豫。但若说对文化不太了解.就无所谓了:而更多的时候.“文化”是不纳入考核和是否任用的视线的?我以为这是一个缺陷。文化素质是应该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必备指标的。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干部制度改革指出:“要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上来。”明确把“实绩突出”作为了选拔任用干部的条件之一。这就要求在考核选拔任用干部中必须坚持注重实绩的原则。一、注重实绩原则的基本依据 实绩,是指实际工作成绩和贡献的大小,是干部在其任期、任职范围的社会实践中,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施展为人民服务的才能取得的实际成果。它包  相似文献   

6.
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颁发6年多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条例》办事,扩大了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抵制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了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监督,确保《条例》的贯彻执行,是贯彻六中全会提出的“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实际步骤,是进一步纠正和克服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不正之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些地方的组织部门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过分强调“实绩”的重要性,提出了“凭实绩用干部”的口号,有的甚至直接了当“凭实绩定升迁”。这种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第八章 领导者的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者的素养,是领导科学必须研究的又一个重要课题。这是由领导者在实现科学领导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说明,领导者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和工作的好坏。这里说的领导者的状况,无疑包括了领导者的素养。可见,领导者的素养是实现科学领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些干部早就为政不廉,仍在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等环节时却未能发现问题,导致其中少数人继续得到提拔重用。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带病上岗”。为什么不廉洁的干部在提拔使用时没有被过滤剔除出来,反而“带病上岗”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少数地方党组织选拔任用干部没有正确把握用人标准。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急于改变落后现状,在用人上片面强调大胆起用能干“大事业”、“敢闯”、“敢干”的“开拓型”干部,而对干部的“德”重视和考察不够,把一些虽然能力较强,但政治素质差,思想作风有问题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二是干部考察…  相似文献   

10.
不正常现象的种种表现 ——搞平衡。机关管理需要平衡。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但一些领导干部却把搞平衡作为机关管理的第一手段,时时处处搞平衡,特别是在评先树优、年终考核考察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先进轮流当,明年进我家”、“你得综合奖,我得单项奖,大家都有奖”的顺口溜,便是对这种搞平衡现象的讽刺。某机关岗位责任年  相似文献   

11.
注重群众公认,是我们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原则。如何体现“群众公认”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确定考察对象时,要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要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按照这一要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坚持走群众路线,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测验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选拔任用干部一般从民主推荐得票较多,而且排名靠前的对象中产  相似文献   

12.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严格按规定程序选拔任用干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是中央的一贯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在干部任用考察中,认真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意见,让拟任人选过一过“纪律检查关”非常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3.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领导者用人的一种流行观点。按照这种观点,领导者用人时,对被用的人要充分信任,“既用之,则信之,”若对其有怀疑,存有戒心,就干脆不用,以免后患。“疑人”真的不可用吗?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何谓“疑人”?从领导学的角度而言,是指领导者在用人时,对他人完成(或履行)所要承担的任务(或职务)的品德或能力表示怀疑,不可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人”就被称为“疑人”。显然,这里的“疑”只是领导者一种“主观判断”,实际上被疑之人存在着两种情形:一种是有充分的实事材料证明某人“不可…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这是我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治本之举,是强化党管干部的制度保证。 《干部任用条例》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选拔任用干部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全面规范。它的颁布实施,不仅为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且为加强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提供了基本规章。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全面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和选拔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大力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一、正确掌握四化方针 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干部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其中革命化是第一位的,在选拔领导干部时起着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衡量干部的德和才,应该主要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这是新时期选拔任用干部应把握的基本原则。虽然任用干部的具体条件和标准不尽相同,但看党性这一点是相同的,所谓党性就是看  相似文献   

16.
农村干部直接承担着发展农村、建设农村、致富农村的重要职责,村干部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优劣决定着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是当前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威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根据松江区委的部署,我们一直将干部的选拔、培养作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镇自2004年6月起,进一步加大了青年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力度,着重体现在构筑“三个平台”上:1、构筑选优平台。我镇在选拔后备干部工作中,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条件选拔任用干部,拓宽视…  相似文献   

17.
现代领导是处于法治社会中的领导。领导者(集团 )的领导行为与“法治”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 ,针对领导层目前的一些思想观念 ,探讨在领导活动中贯彻法治精神 ,完善领导方式 ,实现领导行为与法治要求的统一 ,这对领导科学的研究和领导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批判法律“虚无论” ,明确法治在领导活动中的意义“法律虚无论”、“法律工具论”是妨碍建设法治国家的传统观念和理论 ,这种观念视法制为可有可无 ,随领导者主观意志而兴废。或者 ,把法律仅仅看作是统治的手段 ,是阶级斗争工具 ,从而实质否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  相似文献   

18.
一个单位里,总有一些人处于不显眼、事不多的“冷”位置。这种受冷落的既成事实,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领导的因素,也有干部个人的因素。作为干部个人,要冷静分析,调整心态,做到“冷板凳”虽坐不“冷”,坐出感觉,坐出热度来。坐在“冷板凳”上对己不能“冷心”。“冷心”是不可取的人生观,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坐“冷板凳”。应该说,谁坐了“冷板凳”心里都不痛快,领导不重视、不关心,眼里没有你,什么事也不找你,忽视了你,把你晾在一边;同事呢,势利一些的连门都不进,连看都不愿多看你一眼,那是什么滋味?面对如此局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这样的一幅对联颇为流行:上联为“领导说你行不行也行”,下联为“领导说你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为“无可奈何”。且不说写这幅对联的人如何,但是从这里面多多少少看出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判断一个干部的好坏全凭个人的主观印象,在干部的使用上个人说了算等。于是一些善于观言察色、投机钻营、迎合领导口味的人被提拔了上来,可过不了多久,这些人就在金钱、美色面前倒了下去,群众反映强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出台,规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为选拔任用德才…  相似文献   

20.
林西 《湘潮》1990,(1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中,反复地证明了这么一个真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拔和任用什么样的干部,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盛衰成败至关重要。只有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用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和任用干部,坚决抵制“任人唯亲”的错误路线,才能使中国革命和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取得预期的伟大胜利。伟人的感召力“任人唯贤”在我们民族历史上流传了几千年,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汉高祖刘邦把他之所以能战胜楚霸王项羽的原因归结为一点,即用人得当。历代英明的统治者也无一不把“任人唯贤”作为自己的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没有一党一派的私利,它不仅坚持而且发展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