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国家形象与城市文化创新战略研究基地"发布的《上海国际城市形象调查报告》显示:在国际人士眼中,"金融中心"的认知程度最高。"文化"是上海作为国际都市被认同的首要特征。在沪外籍居民实现了从"参观"到"参与"的身份转换,外籍新上海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正在兴起。互联网和电视是国际人士了解上海的最主要渠道,人  相似文献   

2.
《今日上海》2008,(12):11-11
“中国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2010中国上海世博旅游宣传口号及形象标识发布了,未来将用在世博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之中,发布者是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上海市政府。以城市为主题向全球发布旅游宣传口号和形象标识是我国在国家层面上的头一次。  相似文献   

3.
张莉 《时事报告》2013,(10):28-29
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这是新一届政府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所提出的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破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困  相似文献   

4.
上海纺织的企业文化建设始于80年代末。那时处于启蒙、学习、模仿、研究的起步阶段,影响力不大。 92年开始,上海纺织第二次创业的帷幕拉开,催生了上海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热潮的兴起。上海纺织开始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文化层面反思上海纺织的落伍,初步形成了以四大支柱为核心的上海纺织创业文化框架体系:即播种创业理念,用创业理念引导人;明确创业目标,用创业目标激励人;弘扬创业精神,用创业精神培育人;塑造创业形象,用创业形象凝聚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8月30日)沪府发[2016]6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制定本行动纲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谢医生,听你的口音是不是特别爱看台剧?"一位病人问谢国群。他乐了:"你说,我学得像不像?"谢国群是土生土长的台湾彰化人,如今是岳阳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我来上海28年,越来越觉得沪台间、两岸间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谢国群说。"建议提高陪护人员素质"今年是谢国群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的第3年,他带来"加强医院陪护人员职业化建设""关注医院职工职业压力"等多份提案。"从医生专业角度看,不少护工的动作很不规范。一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会对术后病人造成二次伤害。"谢国群在查房中发现这个问题。同时他也了解  相似文献   

7.
《群众》2021,(8)
正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谓风云际会、历经沧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座城市一直非常关注。他对上海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柳七 《今日上海》2008,(11):52-53
2008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在上海展览馆举办,那些天前后门聚满了各色人等,热闹程度出乎了想象。在上海,“玩游艇”的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9.
和风 《今日上海》2009,(11):60-61
上海时装周已诞生7年了,7年来通过各种活动向世界展示时尚的上海,展示中华老字号的积淀和本土原创力量的勃发,也将国际最新流行趋势带到中国。2009金秋十月,上海时装周携世博之情和风尚之魅再次登台亮相。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5,(6)
国家文化形象是整体国家形象元素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中国梦"成就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整体高度和阔度,就要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价值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际和交流,统筹政府和民众两方面有利因素,不断创新中国文化形象国际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9)
正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将正式开园迎客,迪士尼提振了上海的激情,整座城市都在为迪士尼而"动"。迪士尼乐园的建设就是卓越的课堂,为许许多多的参与者上了很好的一课,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学习与实践,我们学习了它们的运作模式、特许经营方式、各产业链的对接、动漫形象的产生,从理念到技术,迪士尼无疑都是很好的样本。人在行动,城市也开足马力启动了它的"第二次创  相似文献   

12.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上海的跨世纪战略目标应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并赋予浦东作为长江流域经济起飞“龙头”的历史重任。 上海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上海的发展也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上海必须把握前所未有的机遇,必须应付各种严峻的挑战,上海必须具有跨世纪的战略意识、战略眼光、战略思想。 一、上海长期发展的环境与有利条件 1.国际经济环境演变的趋势 国际经济环境的未来变化,对于中国长江流域和上海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其变化趋势的判断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金秋十月,全世界的目光投向太平洋西岸的明珠──上海,10月20日?21日,第九次亚太经台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此召开?本次APEC会议是亚太经台组织大家庭在新世纪的第一次聚会,也是中国迄今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国际活动?这次会议为集中?全面地检验上海保安队伍的战斗力,展示上海保安队伍的素质和形象提供了一次绝佳机遇? 自9月份以来,全市保安公司按照各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紧紧围APEC峰会和国庆52周年安全保卫工作这一中心,层层发动,精心制订?细化?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凡直接涉及本次APEC会议安全保卫工作的保安公司领导…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改革耕耘已经4个年头。期间,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不断探索各项改革开放措施,形成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及"扩大服务贸易"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为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起到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自贸试验区试点也逐步从东部沿海拓展至内陆中西部,形成"1+3+7"的雁阵格局。在经济新形势下,相对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上海》2013,(11):13-13
文化部主办、上海市政府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年10月18日晚在上海文化广场开幕。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人口服务与管理,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一、要清醒认识上海人口面临的形势和矛盾。实事求是地说,人口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已成为影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最大影响因素之一。目前,上海常住人口规模已达2340多万。特别是近10年来,上海常住人口共增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3,(12)
<正>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是一个以山见长、以水为辅、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自然人文旅游区。区内拥有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资源,风光秀丽,使人赏心悦目。天主教堂、佘山天文台、地震台、护珠塔、九峰寺、二陆草堂等珍贵的历史遗存,更添其文化底蕴。在"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开发理念下,近年来上海欢乐谷、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佘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上海天马乡村俱乐部、上海月湖雕塑公园、上海世茂佘山艾美酒店、上海东方索菲特大酒店、上海月湖会馆等一批体现现代旅游元素的、高水平的旅游度假设施项目相继呈现。  相似文献   

18.
金瑜 《今日上海》2008,(9):20-21
陆宏军现任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中国交通建设中交集团独立董事;同时,陆宏军还是中国人员测评工程奠基人、人力资源发展跨文化学创立者。  相似文献   

19.
上海简介     
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东海之滨,面积六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二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大城市之一.上海的水陆交通四通八达.以黄浦江为主要港域的上海港长达八十三公里,常年可供万吨巨轮航行、停泊,被称为中国通往世界的东部门户.陆路,有京(北京)沪(上海)、沪杭(杭州)等铁路通向南北;公路密如蛛网.航空可达北京、广州、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等地,并有上海——纽约、上海——多伦多等国际航线.上海城历史悠久.早在四、五世纪的东晋,吴淞江沿岸居民就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  相似文献   

20.
《公民导刊》2022,(4):36-38
试想这样一幅场景,人们用手机叫车,叫来的是一辆辆自带"数据库"的无人出租车.它们不仅能更快抵达叫车地点,还能帮你精准规划"最佳路线".未来,这一幕有望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全域实现. 2月1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3月1日起施行.自此,自贸区新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