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纪检监察机关是专门的监督机构,在监督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那么,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呢?我认为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处理好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关系 纪检监察机关与同级党委、政府是被领导和领导的关系,纪检监察机关对同级党政“一把手”进行有效监督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这是不可否认的,由于上级党组织也很难经常地、及时地监督,这是形成监督职能失控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各级党政“一把手”监督失控这一问题,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焦点”,带有普遍性。“一把手”在一个地…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把手"违纪违法的主要原因是:上级监督不到位;同级监督和专门机关的监督软弱无力;群众监督无法得到落实;制度不规范、不完备.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对策建议是:加大上级对下级监督的力度;完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制约;要加强专门监督机关监督的力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试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加强群众和媒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是个系统工程,需方面下手,我认为给“一把手”减负是一个重要“一把手”是各级党政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中的主要负责人,对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工作处在“负总责”的关键位置。往往在工作实践中,不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同级班子成员,或者是被领导对象,一般都把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一把手得不到有效监督的原因1、一把手中有的政治素质较低,不愿接受监督。一般说来,一把手在广大干部队伍中政治素质是较高的,但也不能否认有些一把手思想政治素质较低。有的唯我独尊,搞“家长制”、“一言堂”,乱用权力,听不进他人批评,容不得不同意见,视上级批评、同志劝谏、群众意见为耳旁风。总认为上级的控制、群众的监督、法纪制度是对自己的束缚,不愿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2、一把手的特殊地位,使之不容易接受监督。一把手是某一地区或单位的最高领导  相似文献   

5.
“一把手”处于决策群体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是所在地区或部门的“统帅”,“一把手”的工作状况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或部门的发展和事业的成败.因此,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管好关键人物,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当前,干部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一把手”的监督还不够有力.“一把手”难监督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主动接受监督意识淡薄.有的“一把手”自身素质不高,特权意识较重,不主动、不愿意自觉接受监督;有的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凌驾于领导班子集体之上,独断专行,搞个人说了算.不要组织监督;有的对干部监督有偏见,认为是组织上对自己不信任,束缚手脚.二是班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地监督“一把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后,对各单位“一把手”的监督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是,“一把手”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吗?如何才能有效监督“一把手”?一、有效监督“一把手”必须从问题的原因入手“一把手”出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至少可以从制度规则、人的思想动机、经济发展的状况甚至文化等方面找到。这里,仅从“一把手”和非“一把手”两个群体之间比较的角度来探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把手”腐败的发生率要显著地高于非“一把手”?主要就是权力配置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成模 《大特区党风》2001,(9):14-14,13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权力运行的中心,容易成为上面管不着、下面不敢管的监督“死角”,出现监督“真空”。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沈阳市近期立案审查或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腐败官员中,就有16人是“一把手”。因此,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遏制和防范“一把手”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他们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  相似文献   

8.
潞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伟民撰文指出,对“一把手”的监督当前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致使一些曾经为党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导干部,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由于“一把手”的特殊位置,造成少数人民主意识差,搞“家长制”作风,特权意识浓厚,滥用权力,任人唯亲,挥霍公款、追求享受,甚至见利忘义,腐化堕落。这些都和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力有直接关系。有的“一把手”自恃特殊,不自觉接受监督。把自己凌驾于组织和职工群众之上,以至于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另一方面,对领导干部监督的法规和制度不够完善,使一些人有空可钻。有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党委班子里的纪检干部,敢当面监督批评同级的班子成员甚至"一把手"吗?近日,秦皇岛市昌黎县靖安镇纪委书记张立川在镇党委会上,针对露天禁烧工作履职不力问题,对乡镇班子成员进行了重点提醒,要求严格落实责任,组织做好宣传引导、巡查排查、督导检查等工作。在昌黎县,同级监督的底气从何而来?建机制"8+16"完善同级监督同级监督,在党内监督的长期实践中是个"老大难"。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对"一把手"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一直是个焦点、难点甚至是盲点问题.导致"一把手"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基于"一把手"自身素养方面的主观因素,也有基于权力的膨胀性与对"一把手"监控不力等客观因素.防治"一把手"腐败问题,重在防.为此,既要合理分解和配置"一把手"的权力,又要加大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下级对上级的监管力度,加大群众监控,通过推进信息公开为媒体与群众监督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1.
党内同级监督是指同级党委内部的监督,是党委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党委内部问题的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大都是班子成员,彼此情况比较熟悉,相互关系比较密切,如果同级监督开展得好,其效果要比上级监督、群众监督更加明显。但在实践中,一些单位部门仍存在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甚至监督失控、监督出现“真空”的现象。例如把实施党委内部监督最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征文选题参考范围中有一题: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这使我自然想到了委员会制问题。委员会制,又称会议制、合议制。委员会制作为民主制的一种形式,其本质是对独裁专制的一种否定。委员会是由选举产生,委员会按照集体领导的原则代表民意(多数人意志)作出决定、实施领导。然而在实践中,委员会制却不能够防止家长制和权力集中于个人的现象出现,以至于要研究监督“一把手”的问题,究竟根子何  相似文献   

13.
视野     
[短波] 杭州限制“一把手”权力据《南方日报》报道,近日出台的《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监督的规定(试行)》,对党政“一把手”的“人权、财权、事权”都作出了限制。在事权上,明确人财事由党政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七项  相似文献   

14.
《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受到海内外舆论的高度赞扬,也被广大人民群众寄予厚望。《条例》明确规定了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把手”。这个规定是基于现实的正确总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事实上,“一把手”成为监督的重点对象,不仅由于其往往拥有规避或突破各种约束的权力,而且因为其一旦“犯事”,产生的消极后果绝非一般人所能。去年年底被判处死刑、今年2月被执行死刑的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就是典型一例。王怀忠犯罪,暴露了制约与监督“一把手”现…  相似文献   

15.
与一位巡视员对话巡视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盛 《廉政瞭望》2008,(11):12-14
难点之一:盯住一把手,如何保持持久效力?《廉政瞭望》:实现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无疑是巡视工作的一大亮点。巡视机构是怎样实现这种监督的?大可:我总结为巡视的两大优势:管得着——其权力由上级党委赋予,使它区别于同级、下级监督的乏力与软弱,区别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离散;现场化——使它不同于上级监督。  相似文献   

16.
要加强领导干部离任前的管理近几年来,由于年龄的限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有一些领导班子的“一把手”相继离任,这本属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少数“一把手”在离任前却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如对长期工作在身边的同事和下级搞突击提拔,甚至搞超职级提拔。有的“一把手”在离...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18):50-56
与其说是社会患上了“‘一把手’依赖症”,不如说是得了“权力依赖症”。病因在权力授受和监督体制、“一把手”民主作风、运行机制设计和队伍考核监管上,要去除此症,药方是“体制改革四钱、约权监督三钱、选拔任用二钱、考核评价一钱”,配上药引子“群众观念”,长期煎服。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们党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制定的首个专门文件。《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围绕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同级领导班子监督、对下级领导班子的监督,对各级党委(党组)、纪检机关、党的工作机关以及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分别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职责任务,健全制度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分析国有企业“一把手”的腐败案件时不难发现,这些案件之所以发生,大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完善的、合理的监督机制和制度,因此,要想搞好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监督,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相关机制和制度的创新上,从而使这种监督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加强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监督,必须以选拔任用国有企业“一把手”方面的制度创新为前提和基础,严把“一把手”的任用关。选好、用好“一把手”,实际上是对“一把手”进行有效监督的首要环节。要真正把素质高、作风好的优秀分子选作“一把手”,就要不断提高对拟任人选的考察广度…  相似文献   

20.
张天兴 《学习论坛》2003,(12):24-25
干部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处于权力的中心 ,“一把手”能不能很好地执行党的纪律 ,对党风廉政建设关系极大。因此 ,要加强干部监督工作 ,尤其要突出对“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干部监督 ,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学习监督 ,构筑思想防线 ;二是加强自律监督 ,提高执纪的自觉性 ;三是加强制度监督 ,规范干部的行为 ;四是加强法纪监督 ,及时惩治腐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