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银兴 《群众》2006,(4):45-47
近日拜读了王荣等同志编写的《苏州之路》和《和谐社会理论与苏州实践》两本书。这两本书可以说是苏州地区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对苏州实施省委提出的“两个率先”发展战略的系统总结,反映了苏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贵探索和理论思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苏州走出了一条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当年苏南人在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创造了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今天的苏州又为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了新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得到了创新。  相似文献   

2.
罗一民 《群众》2007,(1):17-18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10年左右,苏中要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南通作为江苏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理应做全省江北全面达小康的先行者,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更多的贡献。咬定目标把握进程近几年来,我市以《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为导向,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开局良好,综合实现程度持续提升,截至2005年,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88.42分,各县(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达到80分以上,为“十一五”在江北率先全面达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十一五”,全市及各县(市)有条件也…  相似文献   

3.
黄文虎 《群众》2007,(1):22-23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号角,把“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确定为今后5年全省人民的奋斗目标,深得人心,令人振奋。为了使人们更为清晰地把握“全面达小康”的内涵和前景,李源潮同志在省党代会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三个不能代替”,即:我们所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要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不能以市域总体达标代替县县全部达标;多数城乡家庭达到全面小康的收入和生活标准,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多数老百姓认可全面小康的实际成果,不能以统计数据代替直观感受,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于波 《群众》2017,(1):8-8
江苏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应着力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江苏模板”。如果说当年小平同志以苏州发展为例证,系统阐述小康目标的内涵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是对江苏“点”的剖析和肯定,那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勾画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美好蓝图就是对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5.
陆峰 《群众》2013,(5):I0025-I0027
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江苏8000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从2003年提出全国第一个省级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到2010年全省从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我省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江苏应有何新作为?本刊组织编发一组文章,把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放在全国一盘棋中来观察,对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珉 《群众》2003,(10)
胡锦涛、江泽民同志在参加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明确要求,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最近,江苏省委又明确要求,苏州要在全省争当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排头兵,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要当好“两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新世纪初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初期江苏的新目标。必须再识“小康”。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张卫东 《群众》2010,(10):9-11
<正>2003年召开的中共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明确把"两个率先"作为新世纪之初江苏发展的总定位、奋斗前进的总目标、各项工作的总要求,并通过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和全面小康指标的指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拼搏和奋斗,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重要成果,2010年将如期实现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在"两个率先"的征程中首先实现"第一个率先"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9.
吴立生 《群众》2006,(4):6-7
昆山作为江苏“两个率先”的排头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先行区,短短20年中所取得的成就让全国为之瞩目。目前全省上下正在掀起学习昆山经验的热潮,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灌南县,学习昆山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加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已经跨入的“十一五”,是灌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结合县情实际,认真学习“昆山经验”,分析研究“昆山经验”,把学习昆山、加快全面小康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下一步工作的主攻方向,扬优展长,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全面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大地发生翻天覆地沧桑巨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正在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省统计部门测算,2018年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为97.6%,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六大类目标实现程度分别为:经济发展类93.9%,人民生活类100%,三大攻坚类98.7%,民主法治类100%,文化建设类98.8%,资源环境类95.0%。《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8》显示,江苏小康指数达109.52、列全国各省第二位;共有11座城市入围全国设区市小康前一百名,18个县级市入围县级市小康100  相似文献   

11.
陈国辅 《群众》2010,(9):76-77
<正>进入了加快实现第二个"率先"的新阶段。根据各市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苏州、无锡在2010按照省定全面小康标准,2005-2007年,苏南五市率先在全省相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全面小康社会指标,推动全省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制定和实施全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凝聚了人心,明确了目标,突出了重点,成为团结引领全省上下合力奋斗的一面旗帜,成为推动江苏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成为江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有力杠杆。制定全面小康指标是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总体要求。但对全面小康的具体形态和量化标准,国…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系统论述,意义重大。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传统理想社会的继承和改造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 《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里小康是小小安康的意思。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4.
嘉宾: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文兼武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市委书记王荣《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一套科学的标准来考量,那么,目前中国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进展如何?舒富民:全面小康的标准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社会和谐等内容。目前,就这个标准国家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媒体都进行了各自的研究。比如,国家统计局联合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早也有相关的小康体系版本。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也提出了自己的全面小康标准,这些标准总…  相似文献   

15.
孙肖远 《群众》2017,(1):31-32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新江苏定位引领今后五年的发展,提出“两聚一高”江苏方案决胜全面小康。东部沿海先发省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江苏所处发展阶段的特征及面临的突出问题出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在创新和富民这两个方面求大突破、见大成效,以决胜全面小康的过硬成果,为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江苏样本”。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江泽民同志对我省提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对江苏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两个率先”是本世纪头二十年江苏发展的总定位,奋斗前进的总目标,各项工作的总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全面实践“三个代袁”、全力实现“两个率先”统揽全局,使之成为全省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目标,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集中一切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国华 《群众》2006,(2):12-12
2005年,我们昆山市已经率先实现了江苏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今后,我们必须开启“两个率先”新征程,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徐一帆 《群众》2006,(6):14-14
县域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很有必要研究最发达县域经济的发展,把排头兵、领头羊的经验总结好。一、昆山市率先实现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对照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体系,2005年底,昆山全面达标。在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15)
正"共享与幸福导向型"《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拉萨样本》2016年7月正式出版发行自2014年起,《小康》杂志作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忠实记录者,开始按照30:1的比例,从全国2800个县(市/区)及290个地级市里选择不同类型的全面小康样本,编辑出版《中国全面小康(样本)发展报告》。计划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出版100个样本。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两会”的新闻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去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